('
笥扎上百里,甚至几百里都是有的,可这种情况是在统一指挥的前提下,整个军队里只有一个声音,这样扎营才会保险,事实上这属于长期作战的扎营方法。
可是,现在他们是联军啊,除了他和曹操之外,剩下的每路诸侯不过数千人,甚至连一两千人的部队部有,让这些人把营扎得离虎牢关太近,那是不可能的,诸侯定会不干,那么只能是他和曹操扎得最近,那倒霉岂不也是最快!
袁绍心想:“曹操定不肯扎得最近,只能我上,而他会以后路不稳为由,扎在后面,美其名日监视吕布。如此,一旦开战,我先拼光了,而李勤又岂能一口气香下几十里长的大营?曹操实力不损,等洛阳张让起事,那追杀李勤岂不成了他曹操是主力,然后进入洛阳……他想得挺美,当我是傻子吗?”
见袁绍迟疑,曹操道:“张让那里,由我来写信,劝他早日起事,而军中如论兵力,你第一,我第二,但你是盟主,需当坐镇后方,所以这第一营便由我来扎,你看如何?”
袁绍啊了声,道:“孟德有此心,我心甚慰!不过,你的军中骑兵不多,万一李勤来袭……”
曹操道:“说得也是,那不如让公孙瓒扎第一营,我扎第二营,你看如何?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乃是骑兵精锐,不比李勤的扶角军差多少,就算李勤来袭,也可一战,何况还有我在后面支援!”他看着袁绍的眼睛,心里有点紧张。
袁绍皱了皱眉头,这是要从自己手里分兵Ⅱ吼公孙瓒虽是一路诸侯,却算是自己的部属,而且还领着整个联军里最强的骑兵,如果这么个扎营法,岂不是等于把公孙瓒变成了曹操的下属,万一公孙瓒和曹操一起挡住了李勤,而李勤没攻下他们,却返回了洛阳,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公孙瓒再做自己的部属,却是不可能的了,那么进入虎牢关后,自己和曹操的实力可就差不多了,说不定曹操还能反胜自己,这还是把自己给闪了啊!
可想了半晌,袁绍又只能答应,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如果想要打败李勤,自己这个盟主不割肉给曹操,怕是不行的了,而拿自己的肉喂饱了曹操,会不会在打败李勤之后,曹操反把自己给吞了,这个也只能是后话了!
袁绍点头道:“好吧,就依孟德此计,不过,你既扎第二座营,前线之事,就得多拜托你了!”
曹操松了口气,他不信袁绍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可看得出又能如何?他还不是得乖乖入我彀中!
(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让曹操哭
曹操和袁绍商量好了扎营之计,便去找公孙瓒,他向公孙瓒说了此计,要公孙瓒尽量把军队往虎牢关压,能压多近就压多近,如果压得不够近,给了扶角军骑兵腾挪的战场,那时骑兵对骑兵,公孙瓒和白马义从要考虑的可不是怎么能打胜仗,而是怎么能有命活着回辽东了!
公孙瓒听了曹操的话,当然曹操说得很客气,而且把公孙瓒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无法取代的高度,给足了面子,可公孙瓒却仍是恼火得七窍生烟!
公孙瓒不知这计是曹操出的,曹操要扎第二座营,表面上可是和他共患难的,他想挑曹操的毛病也挑不出,可他对袁绍却是恨之入骨,袁绍心肠太过歹毒,这不是把他往火炉子上架吗,要烤死他啊!
公孙瓒怒气冲冲地道:”曹将军,不知我怎么得罪了袁盟主,他怎地竟然把我往最前面派,我虽在元城时和他有过一些不快,但也不至于往死里整吧,我这就去问他!”
说着,他就要去找袁绍,好好把话说一说,要是话不能好好说,那就怪不得他不给面子了,干脆拉了队伍,回辽东算了,谁爱和李勤拼谁拼去,反正他不淌这汪浑水了!
曹操一把拉住了公孙瓒,道:“公孙将军息怒,要说这事的原委,竟是操连累了你,操这厢给你赔罪了!”他对着公孙瓒深施一礼,脸上表情很是痛苦,似乎受了什么大委屈一样。。
公孙瓒停下脚步,奇道:“菖将军这是说得哪里话来,怎么是你连累了我呢?”
曹操直起了腰,重重地叹了口气,道:”要想对付李勤的骑兵,咱们联军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唯有尽量把军营往关下压,不给李勤的骑兵以腾挪的战场,可咱们联军要说兵力,袁盟主的最强,操次之,而往关下压军营的事,自然不能袁盟主去做了,他得指挥全军呀!”
公孙瓒嘿然道:“想必那就只能曹将军往前压军营了!”
曹操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可我的军队以步兵为主,我麾下又缺少猛将,便向袁盟主推辞,这个倒也不是操胆怯,只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一时之间不能说得清楚,我那里长辈的家兵太多,都是要照顾的吗,所以操的顾虑也多些!”
顿了顿,他又道:“袁盟主见我推辞,便让我不要害怕,他把你安排了第一营,说可以保我无忧,所以说……唉,操现在也元话可说,只是还望公孙将军在临战之时,多多照顾,多多照顾D网!”
话要是直来直去的说,有时候会很讨人厌的,可要是拐个弯说,那效果就会好不少。曹操没有说袁绍有多不好,可句句都在编排袁绍的不是,还一个劲地在说自己需要公孙瓒的照顾,听起来很有倚仗公孙瓒的意思在里面,对于武将来讲,这就很让人舒服了,至少公孙瓒现在的心情好了不少。
公孙瓒听了曹操的话,便放下了去找袁绍理论的心思,他本来和曹操没什么来往,相反对曹操还有些恶感,认为曹操就是个官宦子弟,凭着出身才能混到今天的地位,可现在听曹操这般“推心置腹”的说话,心里那点恶感顿时就烟消云散了,相反还和曹操有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感觉。
曹操见公孙瓒态度软化,他便道:“事已至此,如果现在去和袁绍理论,怕不但不能让袁绍收回成命,还要大吵一架,我等前来扶助太子,是为了大汉江山,并非为了一已之私,所以明知他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为了大局着想,我们还需忍下这口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