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满,认为这是轻视刘备,可现在却不这么认为了,认为是天降大任之前,必须要经过的磨炼,两人在政治上还没有什么太多的见解,只是为刘备封了侯,又得了三千铁骑,心中高兴罢了!
刘备进了行宫后,董太后自然要先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好生地勉励他一番,之后便让曹操和袁绍备忙备的去,她留刘备用饭,这是超乎寻常的恩宠了,以前在洛阳时,莫说刘备,就算是何进都没享受过这种待遇,刘备自然是感激得眼泪威行,再三表示要誓死效忠太后和太子!
董太后趁机和刘备说了封侯时曹操和袁绍的态度,让刘备小心这两个人一些,不管怎么说,对于臣子们,她还是更加信任宗室子弟,但她说了这些话后,却只想着能更加拉拢一下刘备,却忘了这会让武将们互相之间不满,扯起皮来,那可是会让战争失败的,要是失败了,她这辈子都别想再回到洛阳了!
吃罢了饭,表了忠心之后,刘备告退出来。他一出门,关羽和张飞便立即迎上前来,关羽问道:“大哥,太后留饭了?她说了些什么?”
张飞却道:“大哥,咱们这就去挑兵吧,然后提兵西进,打败李勤,大哥可是皇室宗亲,那李勤都能封王,你又有何不可,要是能封个王,那可就太好了!”
刘备回头看了眼,说道:“太后和太子的恩情,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至于挑兵一事,怕是不能如愿,公孙将军是我同门,他自会分我精兵,可曹将军和袁将军嘛……唉,如要真的能让我挑兵,怕是愿意跟我走的,不止三干人啊!”
关羽和张飞一起道:“大哥为人宽厚,兵将们自然愿意跟随!”簇拥着他一起去找公孙瓒了。
过了一日,曹操和袁绍办事倒也痛快,真的各自分给了刘备一千骑兵,而公孙瓒更是挑出一千精兵,送给刘备,同学到底是同学,关键时刻还是很给力的,真正是做到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刘备大喜过望,他立即把分到的士兵集合起来,几乎算得上是挨个士兵的看了,三干多的士兵他挨个的问话,问家乡在哪里,问家里还有什么人,有什么理想,等等!再然后便是大练兵,他亲自带着军队在元城附近的开阔地带撒欢,跑来跑去的,练习各种阵法,虽然没练习出啥花样儿来,可如此这般的一番“同甘共苦”一起吃,一起睡之下,倒是很得士兵的拥护,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曹操和袁绍冷眼旁观,并不干涉什么,而别的诸侯见刘备这么能折腾,却气得咬牙切齿,都不明白这编草鞋的假皇亲,怎么竞能混得如此风声水起,这可真是奇了怪了。甚至有些姓刘的,或者原本不姓刘,到了元城后现改得姓刘的,都跑到行宫外面,请求面见董太后,想混个一官半职的,而那董太后竟然来者不拒,谁想见她,她都肯见,竟然还兢兢业业,大肆拉拢“人才”,她竟然有意编一只临时的羽林军出来,可惜没有哪路诸侯愿意提拱粮草和兵备,所以她只能是先把这些人拢络到一块,以备后用。
又过了将近一个月,答应来的诸侯已然全部到齐,算上刘备,共计一十八路,合兵约十五万,真正能上战场的有大概十万人,仍以新兵为主,剩下的五万老弱之兵,马马虎虎地都当了辅兵。
诸侯到齐,便由袁绍主持会盟,众诸侯杀青牛,歃血为盟,发誓共讨国贼李勤,喝过血酒之后,便即出发,由刘备任第一路先锋官,吕布任第二路,袁绍居中,曹操断后,十五万人,号称八十万,浩浩荡荡地从元城出发,西进去讨伐李勤和他的扶角军!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虎牢关
刘备当了先锋,而且还是第一路先锋,自然要提前出发,临出发前,他去见吕布,吕布是第二路先锋,他们算是配合的伙伴,事先要通一下气的。!
来到吕布的帐篷外,刘备让士兵进去禀报,他等在帐外,身后站着关羽和张飞,他们三个人都以为吕布能亲自迎接出来,不管怎么说现在刘备是元城侯了,又领三千铁骑,不论是爵位,还是军事实力,都超过吕布,吕布一个山贼出身的货色,岂有不出来迎接之理!
谁知,那小兵刚进去,片刻就响声吕布的说话声,声音极大,就听吕布说道:“那贩草履的家伙要见我?”语气还挺惊讶的。
帐外的刘备和关张三人听得清清楚楚,三人同时大怒,这吕布好生无礼,竟然称刘备是贩草履的,这不就是骂刘备是个卖草鞋的吗!
张飞怒道:“他吕布算是个什么东西,竟敢辱我大哥,岂有此理!待我进去打他一顿!”他就想进帐去揍吕布,却被刘备拉住。
刘备冲他摆了摆手,示意张飞不要进去,关羽也道:“大哥,如果今日忍了姓吕的,以后不知要有多少人会学他,如果一个一个的都来欺辱咱们,谁能忍受得了?”
他们在帐外说话,说得声音还不小,帐内的吕布自然听到了。吕布刚才说出了贩草履的,是因为他突然听到刘备来见,很感意外,他对刘备的加官进爵很是嫉妒,两人又没什么来往,刘备突然来见他,他惊讶一下是很正常的,这才脱口而出一句贩草履的,他倒并没有真想得罪刘备,也犯不着得罪这么个新贵啊,他又不傻,没事得罪人,又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可外面的关张二人一说话,吕布就知道得罪人了!
吕布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坏了,我一时没管住嘴,这不把刘备给得罪了么,他可是太后跟前的红人,以后万一在太后和太子的面前,说我的坏话,给我小鞋穿,他可是专门卖草鞋的,编小鞋的本事必大,那我可是受不了的!”
背后是不是要下黑手,那是背后的事情,可当面却不能,该赔礼道歉,还得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