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黄巾兵听了,无不大吃一惊,有个黄巾兵叫道:”我知道这叫什么,这叫烧冷灶,趁着元城那边没热乎起来,提前归顺,万一以后事成了,那好处可就太多了,比归顺洛阳好处多得太多了!”
管亥和其他黄巾兵一起点头,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这年头保密工作向来做得不到位,尤其是黄巾军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什么保密不保密的,这些黄巾兵根本就不知道,只要有点啥事,立即就传得沸沸扬扬,张角写信的事,信还没等送出城呢,就有黄巾兵知道了,只不过紧接着发生了求雨的事,所以还没来得及传开罢了!
管亥叹气道:“既然如此,那咱们还造什么反啊,张夭师他自己都想着要投诚了,咱们还何苦如此!”他看向屋里的黄巾兵,就见黄巾兵们同时点了点头。
一旦对张角彻底失去信心,那剩下的事就好办了,几个黄巾兵立即出去,打算偷偷溜出去见李勤,替管亥把诚给投了,而剩下的大多数黄巾兵则出去联系自己的同乡亲友,只留下两个黄巾兵照顾管亥,可管亥只又待了片刻,感觉气力恢复了些,就让黄巾兵扶着,逃出了屋子,想要逃走,他可不想真的被烧死!
扶角军大营。
开完了军事会议,贾诩感到有些头疼,可能是昨天晚上着凉了,李勤给他号了脉,开了剂药,让亲兵给煎了,给贾诩服用。
将领们已然离开,帐中只有李勤和贾诩,两个人在聊天。
贾诩道:“阿勤,黄巾军这里,不难处理,那黄巾军虽势大,可张角并非是有大气魄的人,如果他有些军事头脑,就不应该留在巨鹿,而是四处流窜,那时咱们才会真的拿他没有办法,要想剿灭,没有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那都是不可能的!”
李勤点了点头,真实的历史上,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流窜各地的不是张角,而是他的手下,张角是准备了半辈子,可却在当年造反,结果当年就病死了,要说命运,他算是衰到了极点!
这时,帐外有人道:“王爷,巨鹿那边有人过来,说是来投降的,不过却是替别人投降,就是替那个今早被放走的管亥投降,乌将军问过了,说管亥要被张角当成祭品,烧死后献给老天爷,这样才能求下雨来。王爷要不要问问他们?”
李勤和贾诩同时一愣,贾诩叫道:“要烧死管亥?好Ⅱ网,有没有烧死?”
李勤道:“要是烧死了,还能派人来探口风么!把他们带进来吧!”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尽头
乌蛋子亲自押着几个来投降的黄巾兵,把他们押进了大帐。。
李勤看着几个黄巾兵,没有立即开口询问,只是在心中暗道:“实在看不出他们是当兵的,就算是农夫,也是饿得久了的农夫,没兵器也就罢了,连揭竿而起的竿子也没有一根,当兵当到这份上,实在是没什么必要了!”
可贾诩却不客气,他对着几个黄巾兵哼了声,道:“看看你们的样子,跟着张角混有什么出息,一个个歪瓜裂枣的,还活着干什么呀,你们怎么还能好意思活在这个世上?赶紧自尽了去见你们的老天爷吧!”
这几个黄巾兵心中怒骂,这个狗官饱汉子不知七我汉子饥,谁想这么过活,谁想没吃没喝还被人瞧不起?不是你们这帮狗官逼的,谁能造反,现在还好好地在家过日子呢!
心里头痛骂,可嘴上却不敢说出来,几个黄巾兵脸上神色悻悻然,跪在地上,等着贾诩接着骂,爱骂就骂去呗,大不了就当是狗放屁了!
李勤摆了摆手,道:“你们说说管亥是怎么要被当成祭品的?详细说来,不要拉下一星半点!”
几个黄巾兵这才把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甚至连张角派人去找元城的太子,连这个消息他们都说了,以此表示替管亥投降的诚意!
李勤和贾诩听完,一个大惊,一个冷笑!
李勤是大吃一惊,他可没有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张天师,竟然会被自己逼得要投降朝廷,虽然是去烧冷灶,但被自己逼得想要投降,也是很让他惊讶的事情!
贾诩是冷笑,他没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只是就事论事,以现在的情况看,张角一错再错,固守巨鹿,说明他没有军事才能,只有忽悠的才能,而手中握有几十万黄巾众,竟然还想着投降,未免在气魄上太小家子气了!
李勤看向贾诩,道:“不见得是想真投降,极有可能是缓兵之计,先联系上元城那里的人,得到援助,帮他缓过一口气来,然后他再见风使舵,以图后效!”
贾诩道:“张角事先不和手下人商量,自己就做出了决定,而且还要把管亥当成是祭品,岂不是让他手下的人寒心,还有如果他和元城那边通信的消息传出去,那么巨鹿必将大乱,我军趁此机会,挥军进攻,可以一击必胜!只是问题是,仗打完了,如此多的百姓该怎么安置?这才是真正的大难题!”
李勤摆了摆手,道:“这个好办,立即派人回洛阳,让官员们自愿来此,告诉他们现在巨鹿方面有了困难,如果他们能在这里为我扶角军排忧解难,那么以后必会官运亨通,这也算是我对他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