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大臣一想,不少人感觉确实是这么回事,官场上现在是站队的关键时刻了,要么站在王允和何进的一边,其实也就等于是站在了太子的一边,要么站在张让等十常侍的一边,说白了也就是站在皇子刘协的一边,反正就这两个队,站对了门第不倒,豪门还是豪门,说不定小豪门还能成为大豪门,接着辉煌,可要是站错了队,那就是万劫不复,家破人亡了!
要说意见,只要人一多,就没有统一的时候,官员们都要为自身的利益考虑,争吵不休,可是如果一旦涉及到站队的大问题,那么争吵立即就结束了,十威里面有九成的大臣当即上马,追赶王允去了,让他们投靠十常侍,那是不可能的;而另外的一威,在原地犹豫了片刻,也都上马,却不是去追赶王允,而是回城去了,待进了城门,这一成的大臣又分做两群,一群进宫去巴结十常侍,给张让报信;而另一群大臣则回了自己的家,这些人等于是放弃了上进之路,不求升官,只求稳当,两个队都不站,不搀和朝政,这叫明哲保身。
王允一路疾赶,拼了老命地赶路,快马加鞭地一口气赶出了百十来里,直到座骑累垮,他才停下。王允从座骑上下来,直感两条腿的大腿里子疼痛无比,估计是在剧烈的奔驰中,大腿里子被磨破了!
他坐在道边,往后面望去,却因大道有弯,他没有看到有同僚追来,心中失望,直骂同僚胆怯,都是无用之辈。
正在休息中,却见前面的大道上奔来一队人马,看样子是扶角军的斥候,领头一人长得尖嘴猴腮,犹如猿猴,看军服却是个校尉,明显是扶角军中的高级军官。
王允连忙站起,叫道:“诸位将军,可是扶角军,可是李郎的部属?”
来的这队人马,正是扶角军的斥候,而领兵的正是斥候首领乌蛋子,李勤带着大队人马走不了太快,也没有必要走得太快,但大军进行,斥候却是一定要派出的,乌蛋子亲自带着一队人马,在大军前方哨探,正巧在这里被王允给堵住了!
见是个穿着官服的,乌蛋子立即勒紧缰绳,放慢马速,小跑着过来,脸上堆起笑容,问道:“不错,我等正是扶角军,是李郎的直属斥候,请问这位大人,如何称呼啊?”他的表情还算有礼,可行为上就差了些,并没有下马。
王允心想:“这些扶角兵个个跋扈,见到了我,连马都不下,由此可见那李勤得跋扈到什么地步!”
心里不痛快,可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连笑容都不敢有半分的减弱,王允道:”下官侍御史王允,奉了何大将军之命,特离京百里,迎接李郎,不知李郎离此还有多远?”
王允这么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给足了扶角军的面子,为了迎接李勤,他堂堂侍御史大人竟然迎出百里,这面子给的可是相当地大了。照着他估计,这个斥候头子怎么着也得感动一下吧!
可他料锚了,乌蛋子不但不感动,反而脸上仅有的一点笑模样消失了,他大声道:“怎么,既然是来迎接我家李郎的,怎地只有你一个人,那何进未免太过目中无人了吧,竟然连我家李郎也敢怠慢!”
王允大吃一惊,怎么会是这种反应,我迎出了百里啊,百里,这还叫怠慢,那不怠慢得啥样?他忽然想到,是不是扶角军的前锋派人和李勤说了什么,所以这斥候头子才是这种反应的?
乌蛋子刚说完这句话,偏了偏脑袋,忽地笑道:“嗯,不是你一个,你后面至少还有好几百人,这还象点话!”
王允微微一怔,他回过头,却仍1日没有见到后面有大臣追来,不过既然对方是吃斥候这碗饭的,应该是有人追来了!
一个斥候兵跳下马,趴在地上听了听,起身道:“三百五十骑以上,四百以下,都是轻骑,却又跑得不快,应该是文官骑马,和他一样!”他一指王允。
乌蛋子冲着王允笑道:“你是张让派来的人?有什么话和我家李郎说?”把手一摆,那下马的斥候立即扑了上来,竟然开始搜查王允,看他身上有没有带武器。
王允心想:“看来扶角兵跑得比我快得多,李勤应该得到信了,知道我传了张让的命令,让先锋赶去了战场,不过想那李勤尚不知我在说谎。”
还没等王允说话,后面传来马蹄声,大臣们终于追了上来,从人数上看,正好和那斥候估算得一样,不到四百人,只不过其中不光是大臣,还有他们带着的一些随从。
等到大臣们到了跟前,王允大声道:“这位将军,不瞒你说,我并非是张让的人,而是忠于皇上的臣子,皇上现在病危,已下旨让太子继位,可张让为了把持朝政,竟然带着爪牙封锁了皇宫,还把何大将军下了大牢,他要改立皇子刘协为帝,连皇上都被他软禁了,我们这些大臣来,就是要问一问李郎,他受过张让的好处,可是要助纣为虐,帮着张让祸乱我大汉?”
乌蛋子大吃一惊,叫道:“什么,怎么会有这种事?”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说实话
王允说的这番话,不但是乌蛋子听着震惊,就连刚刚到达的大臣们也都惊骇无比,他们想不明白,王允怎么会说出这种谎话来,这种谎话是完全不能保密的,只要一经查证,立即就会被戳穿,而戳穿后的结果非常严重,不管是李勤或张让,都会对王允进行报复的,这种报复甚至会灭掉王氏全族!
看着乌蛋子吃惊的表情,王允回过身一指气喘吁吁的大臣们,道:“如果将军不信王某所说之言,可以问问他们,我们这么多的朝廷命官,总不至于一起说假话,危言耸听吧!”
乌蛋子点了点头,看向大臣们,而大臣们全都呆住了,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们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而在官场上,没有事先通过声气之前,大臣们往往不直接评论事情,好歹也都要先观察一下,思考一下才能发表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