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德巫道:“对,大王所言极是,两计齐出,双管齐下,李勤要么死在北宫伯玉手里,要么死在他们自己人手里,总之他一定活不过今年!”
刘九想了想,又道:“他们南人最喜欢官官相护,不过李勤的上司是不会护着他了,就怕凉州有人护着他,要是把咱们的信压下,那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好啊!”
大德巫思索了会儿,道:“据说那李勤会当上北地郡的校尉,说不定凉州他真的有人,但他只不过是个地方上小小的校尉罢了,洛阳一定不会有人。富官相护,那咱们就不把信交给朝里当官的,而是送给宫里当官的,听说富里有什么十常侍的宦官,最喜欢多管闲事,和朝里当官的对着干,宦官们是不可能帮着李勤的,那不如我们托人,把信送给宦官,让宦官们出手整死李勤?”
一说到宦官,刘九的心情立时变好了,他道:“对对,我早就听说十常侍最坏,专门派监军去管着地方武将,这就说明他们专门和武将作对,如果把李勤交到他们的手里,李勤想不死都难!对,就把信找人交给那些狗宦官,让他们那十只狗,去咬李勤这条恶狗,想必定能咬死李勤!”
大德巫道:“这事交给我去办,大王你就等着接消息吧,接李勤满门被斩的消息!”
刘九和大德巫两个人相视点头,都感觉这两条计是保险上面加保险,一定能把李勤给弄死,而且是满门都被弄死,仇一定能报得了!
他俩打算得挺好,想要整死李勤的计策竞有两条之多,可惜,有一点他俩不知道,李勤在凉州的官场上没人,反而在京里有人,他俩要是把信交到了十常侍手里,事情的结果不见得会象他俩想象的那么美好!
匈奴大军撤退了!
贾诩紧张地往远处望着,他的手不停地拍打着城砖,道:“英雄,英雄,希望那个匈奴王是个英雄!”
李勤却道:“乌蛋子,带人下去探探,一路跟着,一直跟出北地郡的地界,然后再回来报告,要是匈奴兵半路返回,你们藏起来便是,我这里不会放松警惕的,他们一回来,我自然知晓!“乌蛋子答应一声,挑出几个本领高强的骑兵,钟羽和刘迅都在其中,他们坐着大筐下城,又把战马绑在绳子上,费了好大的力气,这才把马吊下了城墙,骑上马远远地跟在匈奴大军的后面,去查探消息。
李勤又叫过两名骑兵,道:“你们顺着河道,去下流追赶裘县令,让他们暂时不要往远走了,停在河边,等我们的消息。”
把该派走的人都派走了,李勤和贾诩一起进了城楼,士兵们也都找地方避雨,可谁也没有离开城墙,都在继续紧张地等着消息。
两天以后,雨停了,蓝天白云,天气转寒,秋天到了!
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带回来好消息,匈奴大军的确是退走了,已然出了北地郡的地界,返回了草原!
李勤大喜,立即叫人打开城门,又派人去告诉裘盛,让他可以带着百姓回来了,他又赶紧给富平的汤介写信,给他报喜,又写信给凉州刺史,让刺史不必派兵来援,太具体的战报,暂时不用写,请刺史派人来查点战果,然后由刺史亲自写捷报给长安的司隶校尉,再由长安转送洛阳,这么做的原因,是李勤要分功给刺史大人,以报刺史”有先见之明”,提前支援给他大量的武器装备,而长安的司隶校尉也可以从中捞点功劳!
官场嘛,有好处大家分,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再有好处,大家都会想着李勤,才可以良性循环,让李勤得到更多的实惠,也避免了功高盖主,更可以避免其他同僚的嫉妒!
消息一传去之后,就如平静的池塘里,突然砸进去一块大石头,激起偌大的水花!
裘盛得到消息,当然是立即带着百姓返回,他简直难以相信,李勤的围魏救赵战术,竟然真的成功了,把草原上大名鼎鼎的匈奴王刘九,给吓得带兵返回了草原。廉县百姓更是欢呼不断,感谢李勤救了他们,也救了他们的家园。
消息送到了富平后,县令汤介看了,目瞪口呆,直叫不可能。
这不可能,李勤绝对不可能击败刘九;而可能的是,这是刘九故意派人送来的假消息,为的是引自己上当,派兵去支援李勤,那不等于是羊入狼口了嘛,可送信回来的,却是熟人赵正,那个得了金牌枪手之称的年轻扶角兵,不由他不信。
汤介知道赵正是不可能投降的,不可能帮着刘九来诓骗自己,可他实在是不敢相信,李勤竞能打败刘九,他早就得到了裘盛发来的求救文书,可他哪敢真的派兵去援,刘九大兵南下,他能守住富平都得称侥幸,还打败刘九,开什么玩笑!
可事情来了,又不能干等着,汤介只好派出自己的侄子汤仁,带着一队富平兵,跟着赵正去廉县。不几日之后,汤仁回来,确定了事实,李勤是真的打败了刘九的“五万”大军,他还见着了裘盛和张甭,亲口听他们说的。
汤介震惊得无法形容,立即启程,赶往廉县,要亲自去”犒劳”李勤和扶角军。
而李勤送往陇县的战报,在半路上就被带兵来支援的护羌校尉得到了,护羌校尉看了战报,也是震惊无比!这不可能啊,一支小小的扶角军竟能打败“八万”匈奴大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护羌校尉赶紧把战报送往陇县,交给刺史,他自己刚带着军队,加急赶路,去给李勤和扶角军以“强有力”的支持!
战报送到了凉州刺史那里,刺史也被震惊了,这不可能啊,李勤不就是张久曾提起的那个小人物嘛,自己还送了批军备给他的。那李勤竟能把刘九所部的“十万”匈奴兵给打败,还阵斩了刘九的两个亲弟弟,两个骨都侯,这不可能啊!
消息一传开,除了廉县的军民外,其它各郡县的人,第一个反应都是:这不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