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渴且登基称帝的只怕到时太子便再无顾忌,对康王加以毒手,倘若康王不早做防范,到时难免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杨子潇说到这里时,赵构十分配合地长吁短叹。
“故而,康王殿下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对么?”周吕旺听了个明白,问道。
赵构点头道:“本王也不想兄弟反目,让百姓们看笑话,但是,太子他咄咄逼人,本王自然也不能束手待毙。哦,当然,本王积蓄自己的力量并非是对皇位有什么非分之想。”
周吕旺暗笑,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这种宫廷内争见得多了,象他这么虚伪的倒也不多见。
“我明白了,只是,康王殿下,如果周某向你效忠,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没有好处的事,周吕旺不会干。
对周吕旺如此直接的问话,康王颇感不快,道:“周大人现下的处境,为大宋所不容,加上蔡京和高俅等人的迫害,可以说,在大宋已无立足之地了。如果周大人帮我,本王不能保证你能坐上蔡京的位置,但高俅的位置本王还是有把握的。”
周吕旺心下冷笑,你一个不被赵佶重视的皇子也敢打这样的保票,就算是太子赵恒本人也不见得敢说这种大话,把我当三岁小孩么?
周吕旺不愿再跟他废话,拱手道:“那好,周某答应了。如此,周某这便立刻前往梁山,以做应对。只是,康王殿下,须知增强实力,必须有足够的经费,眼下周某一穷二白,请殿下支援些银两才行。”
不敲他竹杠是傻子。宋朝的皇子是很可怜的,他们在太子没有登基大宝前,是不允许私自出京的,就象是被当作猪一样养着,更不能私交外臣。估计他此趟出京也是有公事在身,这里也定是不能多耽搁的,故而想要再结交其他势力也是一件难事。所以自己自己这个棋子,他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痛快!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爽快,银两我有,这里就有十五万贯,你只管叫人来向先生取便是。”赵构很是痛快地答应了,居然这里就备好了钱,看来,他对自己投靠于他很有信心嘛!周吕旺嘿嘿一笑,只是钱太少了,他老爹在民间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计其数,十五万贯真的是很说不出口的。也罢,就当是侄子孝敬叔叔的好了。
赵构匆匆忙忙地走了,又不知去什么地方搜刮民财去了。召来众人,把赵构“恩赐”的军费取了去,便向杨子潇告辞了。
“后面有人跟踪没有?”走出了二十多里地后,周吕旺问安排在后面的斥候。
“回主公,没有人!”
“那好,改变方向,进山休整。”周吕旺一声令下。
众人均是不解其意,王进伟问道:“休整做什么?我们不赶快去梁山么?”
周吕旺哈哈大笑,道:“梁山当然要去,不过,狼牙山毕竟是我们的发源地,这十五万贯能做很多事了,听我的,先躲两天,等后面的杨老先生过去了之后,你们打道回府,把这些钱送回去,梁山我去就行了。”
众人见他说得有理,也不再多问。进山的第二天,杨子潇一行人晃晃悠悠地过去了。又等了半日,周吕旺已将回程的人安排好了,狼牙山缺人,却不缺将,又由于华联村那边并不认得花荣与董平,所以他们就不必返回了,其他人全跟着王进伟回去。目送王进伟他们离开后,花荣有些担心地道:“主公,就我们五个人,路上会不会不安全呢?”
周吕旺身边,花荣、董平、千羽樱和丁丁,五个人而已。确是少了些,但是,除了不知底细的千羽樱外,哪一个不是高手?还怕什么?
“花兄弟,你怕什么?有你不下于进伟的箭术,还有勇猛无双的双枪将,当然,还有我们的丁丁小姑娘,走遍天下也不怕!”周吕旺笑着道。
众人均是点头,只是千羽樱却不高兴了,颇不服气地道:“周大少爷为何只提他们,却不提我呢?小樱的剑术也很厉害啊!”
【昨天只更新了一章,所以今天更新三章。请大家继续支持石头吧!】
第一百六十章宋朝的传教士
第一百六十章宋朝的传教士
周吕旺故意道:“是么?原来小樱的剑术也很厉害啊,那这一路上还要靠小樱姑娘保护我们了。”
众人均是微笑,其实董平与花荣连丁丁也不信,只是看她与自己主公的关系暧昧不明,不便多说罢了,两个小姑娘,能有什么本事?花荣起先的担心,便正是由此而来,一路上必定是遍地盗贼的,虽说身无多少财物,强贼看不上眼,但只是这五匹坐骑,都是难得的良驹,更加上那丁丁胯下的囚牛,似马而非马,就是北地千里驹也不能与之相比,只怕是会惹来麻烦。以三人保护两女,也不知道能否守护得安全。
只是瞧周吕旺信心十足的模样,两人才安下心来。
这一路上,所过之州县几乎便是一片荒凉,好多百姓都因交不起税而被迫下海做了强盗了,大宋百姓十户中便有两、三户在聚义的旗帜下梦想着大口吃酒吃肉,大称分金银的生活,只是,连生产都荒废了,何来的酒肉可吃?又哪里来的金银?
周吕旺等人忧心不已,这样下去,只怕过个一年半载,大宋便要爆发更大规模的动乱了,原本还有五年的方腊起义,还有施大爷虚构出来的河北田虎、淮西王庆,虽然难以稽考,但也不代表就一定是假的。这些大规模的起义也许就此提前了亦未可知。方腊更是打下了六个州,五十多个县,威震东南,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的统治,北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
诚然,这些起义者是因为走投无路而选择了反抗统治者,如果他们成功了,那就是历史上的正统,就好像宋朝和明朝一样,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赵匡胤也好,朱元璋也罢,若是他们没能推翻统治者的话,历史上也就是草寇一名,方腊如是,清朝的太平天国如是,只是不知为何,现代人喜欢推崇这些历史上揭竿起义的人,别的不说,只说这方腊,若是没有他的起义,动摇了宋朝的根基,北宋朝或许就能抵抗住来自金国的吞并,甚至于后来的南宋也或许,只是或许,能把蒙古人驱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