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身后的响声惊动,妮莎静静看着菲舍尔的举动,直到菲舍尔做完这工作,妮莎询问:“先生,请问你为什么要把这纸巾收起来?”
菲舍尔推了推金丝眼镜,没有回答。罗亦安代他解释:“本能、潜意识,或者,你说是久经训练,都行!我们处身在一个史前时代,绝不能留下丝毫现代的东西破坏这里的历史。”
妮莎振作精神,欣慰地说:“啊,先生们,刚才你们说不是为财宝而来,现在我相信了,跟我来吧,我领你们进入史前世界,或者说,进入神的世界,须弥之城。”
罗亦安立刻下令:“检查装备,来,邓飞,这里有一套备用装备,你先检查一下:头盔、头灯、匕首、通讯器、电池、绳索、升降器、安全带、手电筒、萤火棒、食品、水,防水服、防水鞋、药物。”
菲舍尔与迪克将硕大的旅行包背在肩上,两人又从肩带里抽出手枪,检查着枪支情况,罗亦安则从脚腕处接下一支小巧的柯尔特m64左轮手枪递给邓飞,说:“这个,你用来防身,除了枪膛内的子弹外,还有一个备用弹鼓,但这12发子弹,火药都是特制的,弹头是贫铀弹头,可击穿钢板,非万不得已,请小心使用。”
虽然罗亦安刚才解释了半天,但邓飞此刻仍满脑子问号,想来想去,邓飞还是决定保持沉默,反正秘密就在眼前,即将揭开,也不着急这一会功夫。
“阿利亚哇罗吉帖梭啦,菩提萨埵哇甘比然伯拉芝泥亚巴拉密打查哩庵查拉玛诺,唯亚哇罗吉帝斯玛,般扎斯干达阿萨打”,罗亦安朗声用梵语念诵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念完,罗亦安看到妮莎已没入黑暗中,急忙下令:“出发!”
第八十二章疑问
\t俾格米人整理着队伍,他们的狩猎活动又开始了,日复一日,每天如此。
罗亦安望向茫茫的森林,久久无语。
罗亦安的无语等于回答了胡恩的疑问,他试探的建议说:“你认为我们是否有必要现在与组织联系一下?”
罗亦安摇摇头,轻声说:“组织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时它这么着急一定有什么其它原因。说实话,从你们一到中非就遭受全面伏击,这绝不是时偶然现象。我怀疑其中一定有什么别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有别的势力插手。
回想起来,那个无线电信号被众多的人监听到,发送信号的地点,对所有人来说不是秘密,如果有心人打算阻止你们前去,看看他们能够动用的力量,看看你们所遭受的伏击。我怀疑那个秘密营地现在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我们跑过去,以现在的实力远远不够。至于组织为什么不与我们联系,我怀疑也是有原因的”,罗亦安说着拿出了卫星电话晃了晃,说:“我的女友都能找见我,组织如果真想与我们联系,会找不见我们吗?”
胡恩问:“你的看法呢?”
罗亦安推断说:“说实话,我一直没能深入到组织内部,甚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只是一个组织外围人员,由于一连串的变故,除了组织高层有少数人知道我的存在外,很多人并不知道还存在我这样一个人……”
罗亦安扫视着窝棚,用下巴点点窝棚里的哈克与汤姆,继续说:“说实话,我的势力都是自己建立的,这些人也是由我私人关系召集。而我来到非洲纯属偶然,至于你,是一次追杀行动的幸存者,谁能知道,你还活着。现在,我怀疑这一切都是一个局,一个让我看似不经意间卷入这一事件的局。从组织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我已经推测出来,是何等势力能够让组织如此忌讳。以此推测,我判断,即使我们现在发出讯号,也不会有人理睬我们。”
胡恩腾地站起来,不甘心的说:“不试试怎么知道?”才走几步,胡恩又问:“究竟是什么势力,能够让组织这么戒备?”
罗亦安站起身来,懒洋洋的回答:“你想想,有什么样的势力能够有能力全球监听?甚至从监听的说话声中,比克林姆林宫的私人医生,都提前判断出俄国的总统有没有患感冒。还有谁,有能力迅速煽动起中非部落对你们进行拦截打击。”
胡恩一言不发,脸色铁青的钻入了窝棚,架起发报机开始呼叫他的上级。罗亦安没有拦阻,他招手喊过一名出猎的俾格米妇女,用才学到的俾格米语与对方叮咛:“红豆,我要,巧克力,交换。”
罗亦安说的红豆,不是相思豆,而是咖啡豆。全世界总共有三十四种咖啡品种,而中非就有20种咖啡豆。实际上,世界各地的咖啡品种,大都是从中非以及中非以东的埃塞俄比亚地区引种,从而散布开的。
传说中,大约在公元六世纪时,有位阿拉伯牧羊人赶羊到伊索比亚草原放牧,看到每只山羊都显得无比兴奋,雀跃不已,他觉得很奇怪,后来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这些羊群是吃了某种红色果实才会兴奋不已,牧羊人好奇地尝了一些,发觉这些果实常香甜美味,食后自己也觉得精神非常爽快,从此他就时常赶着羊群一同去吃这种美味果实。后来,这种神奇的小红豆因此流传开来了,这就是咖啡豆。
到了13世纪时,在阿拉伯半岛的摩卡城,阿拉伯人已懂得将生咖啡豆晒干加以烘焙,用臼杵捣碎后再用水熬煮,因而得到较质纯的咖啡。这就是后世著名的“摩卡”咖啡。国内咖啡店内常标注的“摩卡咖啡,产地伊索比亚”,说的就是在摩卡城加工的中非及埃塞俄比亚咖啡豆(“伊索比亚”也译为“埃塞俄比亚”)。
罗亦安向袖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