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位皇子显得十分赞同这个决定,但是不知为何,许海风就是隐隐感到他们心中的些许不满,也不知是他六识过人,还是过于敏感。
进入大殿,朝中的几位大臣已经到达,见到方令天等人,同时上前问候,二位王子亦是表现出一副和睦相处的样子。如果许海风不是知道他们已经在暗中斗得不可开交,还真以为他们是一对好兄弟呢。
大厅中最惹人注目的当属背了个酒坛的秦勇,只是其凶名远扬,负责守卫的将官迟疑半响,终于放弃了上前盘查的打算,至于其他人当然是视若无睹,假作未曾看见。
在这种场合下,许海风和秦勇二人官低位卑,与这些当朝权贵相去甚远。但在场之人却没有一个敢小觑他们。
三日前,秦勇大闹校场,当他想要毙程奎安于铜狮子之下时,就连在场的四位大内一品奉供都不敢上前阻止,在他们的眼中,这只人型恐龙甚至比宗师级数的绝顶高手还要可怕。
同样在那天,黑旗军镇定自若的表现将其余的兄弟部队全部比了下去,如此严明的军纪和士兵素质同样让人赞叹不已,至于一手缔造出黑旗军的许海风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在这些权贵的印象中,许海风再也不是一个靠裙带关系,攀上了方家的这颗大树才得到高位的投机分子,而是确有真才实学,智勇双全的青年才俊。
四大世家之所以能在大汉帝国历经数代而不倒,除了本身的实力根深蒂固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从不插手皇室的家务事,他们只忠心于当朝天子,至于下面的皇子则一视同仁,从不偏袒或明显的支持。所以许海风一旦与方令天确定了父子关系,二位王子就只好将之放弃,不再考虑。
然而正因为他们在校场上的杰出表现,使得本来已经不打算招揽他的二位王子同时心动,又开始寻找机会与他接触。
第二部扬名京师第六十四章殿试(一)
许海风在方令天的带领下周旋在众人之间,过了半响才算应付完毕,方令天看着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有些精神不振的许海风道:“风儿,如果你以后立志在仕途发展而想有所成就的话,那么有些应酬还是不可避免。你还年轻,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多学着点。”
“是,孩儿知道。”许海风感激地望了眼方令天,只听他这句话就知道他确实是将自己当作子侄看待了,旋又想起蒋孔明所教导的演技功夫,顿时心中了然,若有所悟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孩儿已经学过了。”
方令天一怔,停下了脚步,嘴角微动,反复地低声吟诵这二句话。终于悚然动容,道:“好一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想不到风儿你看得比为父还要透彻啊。”
许海风老脸一红,道:“义父过奖了,这二句话是孩儿的一个幕僚所言,他经常在孩儿耳边絮叨,想记不住也难啊。”
“唉,你小子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方令天暗自摇头,怎么也想不通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人异士为他效命。
除了一身怪力的秦勇,能在千米之外取人性命的哲别,二位难得一见的一品高手,还有那位神秘莫测的幕僚。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极其难得的人才,其他势力想要招揽一个都是千难万难,就算千辛万苦的找到了一个,也是如伺候大爷般的供养起来。
但许海风却是明显把他们当作普通属下看待,而他们也是心甘情愿,毫无怨言,更难得的是对其忠心耿耿,决无二心。
方令天的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许海风的这些属下被二位殿下中的一位招揽了过去,那么这个皇位估计也就不用再争了。怪不得二位殿下明知道许海风与方家的关系却还是要来尝试一下。
就在这时,门外走进数人,许海风一看竟然都是老熟人。在当朝丞相闵治堂和大元帅古道髯的带领下,程英豪等人鱼贯而入。
他们几人的身份亦是非同小可,虽然闵治堂这个丞相在实权上要受制于其他三大世家,但名义上总是百官之首,因此上前见礼的人确实不少。
这边的寒暄还没有结束,眼尖的许海风就看到门外倩影一闪,然后一张让他魂萦梦牵的绝世容颜出现在眼中。
一身盛装打扮的唐柔儿在其父的带领下缓步进入演武厅。她的到来仿佛一道清泉流入干涸的河道,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演武厅中本来不乏贵妇淑女,但唐柔儿的到来,却使所有人为之失色,她的一颦一笑都显得优雅而美艳,她的美丽已经超出了性别的局限,无论是男是女,都被她的绝世芳华而吸引。
在唐柔儿的身后,跟着一位劲装打扮的年轻剑客,面容英俊,步伐稳健,在无形中给人以一种坚忍不拔的印象,由此可见此子亦非凡俗之辈。
“哼……”一声冷哼从许海风的左侧响起,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五王子吴王刘政启。
方令天轻扯许海风的衣袖,以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五殿下自从见过唐柔儿之后,便惊为天人,一心只想迎娶她为王妃,将其视为禁脔,以致于至今未娶。只是唐柔儿从来未曾假以辞色。”
许海风心中莫明其妙地一宽,突然想到了陪着她一同进入的那个英俊青年,于是问道:“跟在后面的那个人是谁?”
“程家年轻一代中的第一高手程英涛,武功之高,据说离一品之位也只有一线之隔,他也是本届的擂主之一,是你今日殿试的最大对手。”方令天郑重其事地介绍道。
就在他们二人窃窃私语时,唐柔儿的目光顺着大厅一圈转了过来。许海风虽然嘴上与方令天说话,但眼睛却一直偷偷注视着唐柔儿。他的这番表现并没有惹人注意,因为此刻起码有一半的人在做同样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