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一个她找上这对双胞胎的原因是,她们俩也和卜哥上过床,念旧是卜哥最大的优点,同样也是他最大的缺点。
纳加小镇因为海外领地的事,而显得热闹非凡,同样在自由领也是如此。
此刻在自由领,管事的并不是马罗尼克这个懒汉,也不是埃德老头,而是一个让任何人都想像不到的人物──远征军团第三兵团的团长戈斯威恩。
现在的第三兵团连一千人都不到,却有六百多名军官,恐怕没有比这更加古怪的军队了。
虽然人人升官,但是待遇没有丝毫好转,所以第三兵团的人当兵也当得没有味道,看到别人在贸易之中赚钱发财,人心早就散了。
这位团长大人同样也是如此,特别是当正式总督到任之后,这种想法就越发强烈。
新来的总督是一个胆小却又贪婪的家伙,还不识时务。偏偏在特鲁贝尔,还有人捧他的臭脚,全都是那些后来涌进来的难民所为。
特鲁贝尔的当地人原本有六万,保卫战结束之后只剩下三万多,反倒是后来一下子涌进来七万难民,这些难民没经历过那场保卫战,所和当地原本就不是一条心。
当地的这三万多居民,差不多都跟着卜哥,已有一半陆续迁往自由领,在工厂,在商队,在码头干活。
这三万居民绝对是卜哥的铁杆拥护者。
新来的总督似乎也知道收买不了这些人,所以在那些难民的身上花了不心思,小恩小惠施了一大堆,弄得大部分难民都跟着他走。
不过在戈斯威恩看来,无论是这位总督还是那些难民,全都是白痴。
特鲁贝尔现在总人口名义上有十万,在沙漠之中算是一座大城,可惜这座大城市没有任何出产,连吃饭都需要靠贸易而来,哪里有强硬的资格?
或许是因为自由领发展的实在太快的缘故,特鲁贝尔当初的规划还未曾完全实行就已经过时,那条为了特鲁贝尔原来的居民所准备的居住区,已经成了昨日黄花。
自从那场政治风暴之后,法克上层不得不将特鲁贝尔城外,临近河边七块土地划出来作为领地,戈斯威恩就拥有其中的一块。
那是采邑领地,而不是后来缩水的那种海外采邑领地,在采邑领地之上,一切的经营全都是免税的。
自从划出了这七块领地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申请迁居到那里去住,而戈斯威恩和另外六个人,全都只允许特鲁贝尔原来的居民迁入,难民一个都不允许进来。
此刻的特鲁贝尔城早已经成了难民们的城市,而那个总督也只是一帮难民的首领。
就在一个月之前,一封有卜哥家徽的信,无声无息出现在戈斯威恩的桌子上。
信是卜哥所写的,送信的是兔子。
随着信一起的还有一张委任状,委任戈斯威恩全权代理自由领的一切事物,卜哥以自由领首席议员和终身议长的身分,签署这样一张委任状。只不过戈斯威恩和他不相统属,接不接受委任,就要看这位团长的意思了。
对卜哥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坎妮不在,马罗尼克又是一个懒家伙,托尔是个聋子……有能力又能信赖的人,可以说一个都没有。
寻找半天,似乎也就只有第三兵团的那些人,和他算是同路人。第三兵团现在受到统帅部的冷落,法克上层也不喜欢他们,现在也就只有紧跟着他这条路了。
所以才有了这封信和这张委任状。
正如卜哥所料,此刻的第三兵团已经无路可走,接到信之后,戈斯威恩和手底下的最重要的几个军官一商量,当天晚上就带着委任状前往自由领,和他同行的还有一百多个军官。
虽然这多多少少有擅离职守的嫌疑,不过保卫战之后,第三兵团的防区原本就涉及自由领和不远处的那座港口,再加上自由领这边有很多特鲁贝尔的居民,所以找一个藉口很容易。
戈斯威恩所带的这一百多名军官,并不是因为军功而快速提拔起来的士兵,而是真正的军官,最差的也曾经管过一个小队,可以说,他是把第三兵团的精英全都拉了出来。
一到自由领,戈斯威恩就按照卜哥的意思布置了起来。
自由领原本就有一套体系,负责人是埃德老头,对这套体系,卜哥只是插了一个坎妮进来。
戈斯威恩一到自由领,就把原来的体系彻底解散,原来的负责人全都被撇在一边,反倒是底下的小头目全都被请了过来。
这一套完全是军队哗变的前奏,在军队里面真正控制士兵的是小队长一级的军官,所以这些人是必须要拉拢的,这些人拉拢起来也容易,只要许诺好处就够了。
反倒是那些地位比较高的军官难以拉拢,所以在哗变的时候,只要不是亲信,那些地位稍高的军官都会被控制起来,或是软禁或是直接杀掉。
把所有的小头目召集到大会议室,戈斯威恩将卜哥签署的委任状念了一遍,随手又把卜哥的信摊在桌上让大家看。
卜哥在信上说的非常明白,密侦处的人马上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