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一只老鼠的艰苦奋斗史第76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有一种体长约3厘米,油黑发亮的大黑蚁,也筑巢于小树的根基处。这种蚂蚁专门捕食筑巢于地下的大白蚁。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它们“蛰”了,被一只大黑蚁“蛰”会有头晕,同时被三个“蛰”便有死亡的危险。

巨蜘蛛是全球最大的蜘蛛,巨蜘蛛很凶猛,它们的嘴上长着一对尖尖的钩子,袭击时以钩子刺向猎物,同时注入毒液杀死猎物并将肉分解成液体吸食。巨蜘蛛的食物主要是啮齿类和有袋类等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猎食其它动物,比如蛇。不过,巨蜘蛛也并非没有天敌,一种巨大的马蜂就专找它们的“麻烦”。这种马蜂的个头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东亚飞蝗。它们用尾部的毒针将毒液注入巨蜘蛛体内。巨蜘蛛受到进攻后身体麻木,任凭马蜂将其躯体拖入马蜂事先挖好的洞中。马蜂随即将卵产入巨蜘蛛体内,卵在发育过程中吸收巨蜘蛛的体液作为营养,而巨蜘蛛在这一期间一直不会彻底死掉,而被迫充当马蜂后代繁育的活的饲料库。

箭毒蛙通体蓝色,嵌着金黄花纹的箭毒蛙则只有在潮湿的南美雨林才能见到。而且,和其它同类动物相比,箭毒蛙在食性,繁殖和生存对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特殊性。箭毒蛙不捕捉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昆虫,却专门猎食地面上体形微小的蚂蚁和螨。这些蚂蚁和螨常生活在倒塌的大树下,所以在那里最容易发现箭毒蛙。和许多以隐蔽色逃避天敌的动物的生存对策相反,箭毒蛙以警戒色避免杀身之祸,它们在绿色的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原来,箭毒蛙的皮肤分布有毒腺,剧毒物质能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毒腺分泌的毒液对食肉动物来说是致命的。于是,鲜艳的颜色和花纹成了恐吓食肉动物的信号。箭毒蛙就是凭介警戒色和毒腺使整个家族存活至今。印地安人可以巧妙地提取毒液用来狩猎。他们用提取出来的毒液被涂在箭头和标枪上,用这样制成的箭猎取猴子,会使动物顷刻间毙命,这也就是箭毒蛙名字的由来。

除了这些意外,谈到毒物,当然少不了蛇了。亚马逊森林里有很多种蛇,逐渐地,见的蛇多了,便学会了如何鉴别有毒蛇与无毒蛇。其实,有毒蛇与无毒蛇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主要分两大类:蝰科和眼镜蛇科。蝰科蛇头部呈膨大的三角形,尾部骤然变细;眼镜蛇身体一般有环纹。不过,更精确的外形分类标准还在于它们体表的鳞片结构和形状,蛇一生中可以多次蜕皮和变换体色,但其鳞片结构是一成不变的。

有小青这样蛇类的王者——蛟龙在,毒蛇对于我们来说,反而不是问题。我倒是对于一种叫“空中彩虹”小蟒蛇感兴趣。这种蛇之所以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名字,是因为蟒蛇的棕色身躯在日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其体表还嵌着大大小小的暗黑色圆环,正仿佛雨后的彩虹。小青就抓了这样的一条蛇,来当了我们在亚马逊森林行程期间的宠物。

除了这些毒虫毒物外,我们走进亚马逊森林里第二天的时候,我们还遇到了很多鸟类。

其中有和现在身为火鸟的太阳和月亮羽毛很相似的鸟类——金刚鹦鹉。在鹦鹉家族中,金刚鹦鹉是体型最大的一个属,包括三个种,其中与太阳和月亮羽毛相似的就是红色金刚鹦鹉,在亚马逊森林分布范围也是最广的。这种鹦鹉通体红色,仅喙和两颊为白色,双翅的前缘呈天蓝色,远远望去,仿佛一团火焰在熠熠燃烧。传说金刚鹦鹉寿命可达50年,而且喙的力气极大。森林中许多棕榈树上挂着硕大的果,通常这些果实的种皮极其坚硬,人用锤子也很难砸碎;而金刚鹦鹉却能轻巧地用嘴将其外皮碾开,吃到种子。

不过,太阳和月亮的羽毛虽然是与红色金刚鹦鹉相似,但体型要大的多,体型方面可以与亚马逊丛林里最大的鸟类——天皇秃鹫相比了。秃鹫是猛禽中体型最大的鸟类家族,常被人们称为“百鸟之王”。而分布在南美的天皇秃鹫翼展可达3-4米,可谓猛禽中的庞然大物。天皇秃鹫的外貌很丑,头部和茎部裸露,只被有锦羽,雄性秃鹫还长着鲜红的肉冠和肉垂。这类猛禽通常只吃腐肉,不主动进攻活的动物。

亚马逊丛林里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鸟,名字叫音乐鸟。它的个头差不多麻雀般大小,也是棕色,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但这种鸟的无与伦比之处是具有天生丽质的好嗓子,鸣唱起来余音袅袅、婉转悠扬,大致为C调的5113165655132。不过,不知是过于歉虚还是胆子太小,这些“歌手”拒不接受“歌迷”的接近,只要有人稍微靠拢,音乐鸟就会急匆匆地远走高飞,因此我们常常是只闻其声,难见其踪。

我们在亚马逊丛林里,还遇到了我这只老鼠的近亲犰狳。犰狳又称“铠鼠”,因为它的体态和形状仿佛是只身披铠甲的大老鼠。犰狳身上的铠甲由许多小骨片组成;每个骨片上长着一层角质物质,异常坚硬。于是,这幅铠甲便成了它们最好的防身武器。每每遇到危险,若来不及逃走或钻入洞中,犰狳便会将全身卷缩成球状,将自己保护起来。虽然犰狳的整个身体都披着坚硬的铠甲,但这却不妨碍它们的正常活动甚至快速奔跑。原来犰狳只有肩部和臀部的骨质鳞片结成整体,如龟壳一般,不能伸缩;而胸背部的鳞片则分成瓣,由筋肉相连,伸缩自如。

此外,有一种世界闻名的奇异动物,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就是树懒。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头朝下度过的。树懒细长的爪子被着弯曲的爪,象结实的钩子一样紧握住树枝,头朝下一动不动地长时间悬挂着。树懒当数动物王国的睡觉冠军,它们平均每天睡眠十七、八个小时,即使醒来也极少活动,故此被称作“懒”。因为这种动物是极端的叶食性,而雨林里一年四季充满了树叶,所以它们是绝对不必为吃发愁的。而且由于树叶水分多,环境又湿润,树懒也用不着下地饮水。树懒有极巧妙的伪装术,当绿藻、地衣等植物孢子落到树懒毛上,由于树懒身上散发的蒸汽和树懒呼出的碳酸气的影响,便在树懒身体的毛上滋生着。尤其是在雨季里,它们的毛发上长满了绿藻,有时甚至生活着小昆虫。绿藻和昆虫从树懒皮毛的分泌物中汲取营养,也为寄主涂上一层隐蔽色。

树懒在南美热带雨林里的密度很高,但我们在森林里却极少能见到它们,这无疑是隐蔽的结果。我是靠幸运才遇到这照片中的白喉树懒,它可能刚刚从地面爬上来,正“挂”在一根藤上睡大觉。我在它前后左右拍了一张又一张,相机咔咔地响,它竟无丝毫察觉。后来,我好奇地用手指轻轻弹弹它的脑袋,它才慢慢睁开眼睛,看看我,又没事儿似的睡去了。

我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