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啊!先把男人杀光,割下他们的耳朵,回去再论功行赏!”金罡叫道。“呀吼!”两千骑兵呼啸着冲下高坡。车队的伊枝人没有逃走,也没有慌乱,只是手持长矛和弓箭,紧紧守护在车队周围。这让金罡更加肯定了车上所载物品的贵重。“杀!”金罡下了命令。骑兵如风般卷向车队,双方立时开始混战。一个太阳部骑兵劈开一辆马车的门帘,里面射出一枝箭来。那骑兵翻身落马。紧接着,号声大作。“怎么回事?这是王朝军的号声!”金罡发现事情不对。只见车帐中涌出许多王朝军士兵,每辆上竟有十人之多。两三百辆马车里,冒出的王朝军竟有数千人。变故突生,金罡立时下令停止攻击。从当中一辆马车上走出一个人,容貌俊秀,中上等身材,身着银龙骑将服制,发怒道:“怎么回事?”金罡忙下马上前行礼道:“小人正在追捕伊枝部的叛贼,不知道这是大人的车队。完全是个误会!误会!”他虽然看不起王朝军,但在没有通报太阳罕的情况下,他不敢擅自得罪这个强大的敌人。“你不知道,这些伊枝人是帮助我们运送士兵到布鲁克城的吗?”那将军满面怒色。金罡只能继续陪笑:“这真的是误会,幸好只伤了几个奴隶,我一定加倍补偿。请问,大人尊姓大名,我也好登门谢罪。”“好,很好!”那将军走过来拍拍金罡的肩膀,“看来你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金罡心中暗骂:“王朝的将军都是垃圾。”抬起头来,却发现那将军一脸恐惧之色,一手扶在他的肩上,一手按住腹部。“怎么了,大人?”金罡奇道。“你竟然行刺本将军!”那王朝将军吼了一声,随即一脸痛苦,眼看好象是重伤不支,痛苦地蹲下去。周围士兵的目光全被吸引过来。金罡完全懵了,忙伸手相扶。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将军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送进他的胸口。刀光一闪,其速度是他平生仅见……“我叫云镜南。”云镜南将匕首拔出,往自己身上抹了点血,在金罡的耳边低声道。两人离得极近,第三者根本看不到云镜南致命的一击。事情的变化只在电光火石之间,等到几个士兵上前扶住云镜南,他已是满身血污——当然,那是金罡的鲜血。“太阳部的人竟然行刺本将军,弟兄们,进攻!”云镜南脚步踉跄,似乎在勉力支撑“重伤之躯”。太阳部士兵本来只是看着金罡与云镜南谈话,两人刚刚还是谈笑风生,转眼间便双双中刀,士兵们根本反应不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太阳部的士兵还在疑惑之中,如狼似虎的王朝士兵已冲杀过来。两千人马失去了主将的指挥,很快被两倍于己的王朝军分割成几个小块,完全失去了斗志。不到十五分钟,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下数百具尸体,降者达千余人。“你没事吧!”全副戎装的水裳走上前来,问云镜南道。“没事,我是装的!”云镜南的面色还是很痛苦,他的腰间已缠上白布。“大人,这些俘虏怎么办?”一个骑将禀道。云镜南看看水裳,又看看伊枝部的族人,下令道:“就地处决。”惨呼声四起,鲜血将这一片草原全都染红。“父亲,我终于让敌人还了第一笔血债!”水裳跪下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云镜南没有停手,南袖城军队和伊枝部合兵一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血洗了太阳部落的北路营,解救了数百名伊枝部被掳去的部民。伊枝罕得到了此次战斗的盔甲、战马和武器,全族上下,对云镜南感恩戴德。而剩下的斩获,则充当军饷分给南袖军队。还是没留下一个俘虏。水裳初次复仇的兴奋很快消失殆尽,忍不住对云镜南道:“阿南,有些士兵没有参予屠杀我的部落啊!”云镜南正忙着给铁西宁和古思写信,平静地道:“难道,你要我一个个查出是谁杀了你的族人,再派刺客去一个个解决吗?”从那一刻起,水裳知道,这片草原再无法平静。云镜南为她掀起的复仇风暴才刚刚开始。
第12章拔剑3
六天后,古思从固邦到了布鲁克。杨不凡远远地迎出城来,古思既是他的顶头上司,又是明镇皇面前的红人。古思进城时脸色沉得象一块黑铁,连马都没有停,杨不凡只好跟了上去。“古思大人,您到布鲁克来也不先打声招呼,是有什么要事吗?”杨不凡问道。古思对杨不凡道:“太阳部对王朝动手了,杨大人一点消息都没得到?”杨不凡大吃一惊:“不会吧!”前天晚上,太阳部的使者还刚和他喝过酒。“什么不会?南袖的云将军在城外遇刺,都已经打起来了。”古思显然不满于杨不凡的情报系统。“不会的,不应该啊!”杨不凡觉得事有蹊巧,况且是发生在臭名昭著的云镜南身上。“噢?”古思站定,转问杨不凡道:“杨大人为何如此肯定,是掌握了什么消息吗?”“没有没有!只是最近太阳部骑兵在布鲁克城外还算安份。”杨不凡总不能说自己我刚收过太阳部的银票吧。万一真的发生战事,光凭这一点就足以问他个通敌之罪。“凡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虽然王城对太阳部宣战的旨意还没下来,但作为边关重臣,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先做准备为好。”古思意正辞严地道,“杨大人,你赶回固邦主持事务,这段时间布鲁克的事先由我来处理。”“是!”杨不凡巴不得把这个烂摊子丢出去。古思打发走杨不凡,回到指挥府,这才嘘出一口长气,瘫坐在椅子上。他已经连续几天没有睡觉,直到现在,仍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云镜南给他的飞鸽传书中,详细地写了整个过程,包括借行刺之名讨伐太阳部。他的诚实,让古思又爱又恨:“阿南怎么敢擅自挑起战端?为了私人仇恨去牺牲士兵的生命?”但事情毕竟已经发生,古思面临着抉择。其实他已无路可选,难道告发云镜南?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更何况,他对王朝的厥奴政策也极为不满。安抚厥奴人是对的,草原是只属于这些游牧部落的。可也不能一味安抚,面对日益独大的太阳部,早就应该防一手了。“阿南不是一个不顾国家利益的人,他虽然在信里没有说,但肯定是想到了这一点……就算没有想到,他潜意识里一定是这样想的。只不过,他的做法偏激了一些。”古思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朋友想象成忠君爱国的典范,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下定绝对支持云镜南的决心。接下去的几天里,王朝军大举出城,巡察方圆数百里内的草原。草原上,被洗劫后的神族部落比比皆是。古思也动怒了!起初,王朝军只是威慑,将太阳部军队远远赶开。到了后来,大大小小的战斗发生了,但是都有充分的理由——古思是不允许骑将们无端生事的。初期的战报还有些象样。“有一个神族人指认,那个小股军队中有人杀了他们的族人,我们只是上前询问,他们就先动手了。我们在自卫中杀了几十个太阳部人。”摘自二四二骑兵团报告。后来,就有点……“昨天,我们在离城仅三百里处发现了武装骑兵,亲眼看见太阳部士兵肆意污染草原环境。士可忍,孰不可忍,在劝说教导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有节制地动用了武力。备注:关于在草原上设立公厕的必要性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二一三骑兵团战报。“我们到了那儿三分钟,他们还不消失,这明显是挑畔嘛!所以,弟兄们就教训了他们。”三五零骑兵团的龙骑将据说是黑帮出身。最后,古思已不想再看这些战报。他搜集的情况足以表明:太阳部对王朝怀有敌意,并正在策划一场大规模的侵略行动。一封举证详尽,列满了数据的报告,由军方专用快骑送往王城。云镜南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报复行动已被古思提到了“太阳部亡国论”的理论高度。这就是文化素养的区别,古思读的书是云镜南的一百倍。
第12章拔剑4
铁西宁也收到了云镜南的传书。他没有古思那样深谋远虑,因此也没有在内心焦虑过,只是骂了一句“这个阿南,还让不让人过节了。”每年三月,是明镇王朝最盛大的花节,是大部分国民不工作,而杂货商人们把嘴笑裂的时间。他知道,云镜南的正式军报要过几天才会到军机处。他也知道,自己在这几天里应该做些什么。至少,关于厥奴内乱的消息不能只是一个小豆腐块。当晚,数十个难民模样的人奔赴各大报社,都声明自己有独家新闻。自去年冬末固邦之战以来,战争的阴影还在国民心中未能消散,在这个关口上又有发生战事的可能,这肯定会成为亮点。各大报社连夜加班。“王朝边患再起,太阳部骑兵进犯边城。”“厥奴内乱波及王朝,近十万难民已进入南袖。”“伊枝部花季少女哭诉:大草原,你不要再流血。”“唇亡齿寒,王朝何时拔剑?”……街头巷尾传遍了“太阳部亡国论”,铁西宁与古思的做法殊途同归。“太阳部落开始进犯王朝了,听说他们个个从出生起就在马背上长大,吃喝拉撒都在上面。那你说他们的骑术厉害不厉害……”“你吹牛的吧!吃饭在马背上我相信,可拉屎撒尿怎么可能呢?”“你傻啊?你知道马桶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吗?”“……”韩布革职之后,被铁西宁收归靡下,在此次行动中展露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几天内,王城居民都感到了时事的紧迫,疑问从街头传到贵妇耳里,再传到军政要员枕边。正在明镇皇也听到后宫嫔妃的议论时,古思与云镜南的战报精确地同时送到。云镜南并没有提及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把重点放在“遇刺事件”上,并附上一份数千目击证人的签名。而古思则旁征博引,列举细节,分析出“太阳部图谋北进”的结论。云镜南收留伊枝部,使得反对太阳部的小部落向王朝边城靠近。于是,各边关重镇难民涌入的报告接踵而至。众口铄金,明镇皇开始隐约感到太阳部的威胁,但心中还是狐疑不定:“上个月太阳部的使臣刚到过王城,表达臣服恭顺的意思,怎么可能这么快翻脸呢?”明恒及时进言:“兵不厌诈,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而且,据古思的战报看,太阳部确实已侵犯到边城附近,特别是王朝与兰顿帝国之间的神族牧区。那里一直是两国的缓冲带,如果被太阳部控制,不会是什么好事。陛下是仁德之君,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依你看应该怎么办?”明镇皇帝垂询道。“让边城的将军们稍稍呈示一下我朝武威,并无不可。”明恒的用词很有分寸。“嗯,但是要节制一些。对我朝来说,直接管辖南方草原是不明智的。牧场对我们没有意义,我们的国库收入还是要靠部落的纳贡,打击太阳部应适可而止。”“陛下圣明。”明恒喏喏而退。(水裳与云镜南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笔者也曾就此委婉地问过云镜南先生。云先生笑道:“阁下不相信这世上有友谊这两个字吗?”这个回答过于圆滑,笔者抱着为作品负责的态度,冒死询问了水裳女士。水裳女士居然没有动怒,她悠悠说道:“你还记得我是因逃婚才到固邦找云镜南的吗?父亲要我嫁的人,其实就是……”她用手指在我的掌心上轻轻划了两个字。我只记得那绝世柔荑,却忘了那两个字是什么。)
第13章初战1
云镜南严格遵照伟大的明镇皇帝的旨意,他的行动很有节制,三万南袖军只动用了一万。除了冬季,太阳部没有固定的营地,数百人到一两千人的游骑到处追袭小部落,在遇到云镜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