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堕落在天堂第1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中,或者一些特殊的案件中。小偷大偷都是尽量不给自己添麻烦,没有说非得盯着一个

人不放,还为此制造事端,有点像盗取军事机密的架势了。

真实指数:本质真实,但形式艺术。

对策:临危不乱,服从指挥。

结论:

从反扒专业知识来看,冯小刚创造的偷技确实有很多艺术化成分,已经尽力抹去了

实质的偷窃方法,进行了很多加工。会让“儿童模仿影片而当贼”估计有点冤枉冯导,

倒是真可以警示咱们多些防范,毕竟影片中的几个情节概括了贼们常用的几种手法。

乱弹:假如天下无贼

这可能是个美丽的幻想。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会天下无贼。到那个时候就会发现

与贼有关的行业将会消失。

首先应该是锁匠失业和防盗产品相关企业的破产。锁匠祖传的修锁、开锁技艺从此

失传了。什么防盗门、汽车防盗锁都不需要了,我们随便把车一停,只要不阻碍其他人

就可以了,也不用给什么保管费。这是个方便的社会,人们不再因在外面或者车停在外

面而提心吊胆,不再费心费力地将自己的家安上层层防盗锁,然后将几斤重的钥匙往自

己身上扣。

其次就是保安行业的消失。就像电话接线员一样,原来庞大的一群职业人员消失

了。我们去探访朋友,不必再向保安出示身份证,记录出入时间。我们不必在有保安亭

的地方才敢拿出手机打电话,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和远方的朋友发短信、通电话,而不

必担心忽然“嗖”的一只手伸过来。

第三,人们的关系会更加密切,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有人来访,我们不必隔着那

个密实的防盗门,用怀疑的眼光盯着对方,直到他说出了我家的成员名字和关系才敢放

他进来。我们可以友好地迎接客人,尽管他真的是陌生人,我们也乐意接待他,与之交

谈,给予帮助。当有人向我们借用手机打电话时,我们不会再想也不想冷酷拒绝,尽管

他真有急事。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不必担心被骗。我们大可放心地背

着小包,不用担心被割被盗,在我们充分信任周围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挑

选我们喜欢的东西,享受购物的乐趣。

最后,我们的后代必须在想象和不可理解的情况下翻看贼的历史——贼是什么样的

呢?贼为什么要偷东西呀?贼怎么可以这样做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素质

的提高,使得一些当时很平常的东西现在看来就不可思议。就像我们看以前封建王朝的

太监,就像我们看以前妇女的缠足。当我们的后代看待贼也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时,“天

下无贼”的世界也就到来了。

第一章离家

【开篇有些闷;对于那些怀有YY爱好的读者;想不郁闷的。请直接从第二十八章开始看】

“砰……!啪……!”一里外的村口,不时的有几声爆竹声稀稀落落的远远传来,同时伴随着的还有一些笑闹和喧嚷。wWw;今天正是大年初三,以刘家村的习俗来讲,年初三这天是送牌位、姑娘回门的日子。其实这个习俗不仅仅只是刘家村有,很多北方的其它小村还都一直保留着这个古老的习惯。每到大年初三一早,家里有姑娘出嫁的人家,清晨就会早早的把祖宗牌位送走,以免得姑娘带着姑爷回门后,被姑爷看见牌位,记得长辈的名讳后将来两口子打仗时候骂长辈。

所以,按刘家村的这个习俗,在过年期,嫁出去的姑娘在大年三十是不能见娘家灯的,只能在今天才能带着姑爷和娃娃一起回娘家拜年。所以打今个一大早,整个刘家村有姑娘出嫁的人家都喜气洋洋的,全就做好了一切安排,先把祖宗牌位送走,再把屋里搞得稳稳妥妥的,然后全家就安心等着女儿带着姑爷回家吃饭。

姑娘回家的时候,不仅要带着姑爷,有娃的还得把娃一起带上,给家里长辈看看。所以,今天的村里要比前几天更热闹了不少,姑娘们带回来的娃和村里的娃都聚闹在一起,按年龄大小凑着群,在不大的村里东跑西串,每个人的兜里全装着鼓鼓囊囊的地瓜片和鞭炮,一手拿着燃着一头的棉线,兴高采烈的你追我赶,忙着打起了“炮仗”。

今天二蛋家也不例外,和其他人家一样,二蛋的大姐和二姐都在上午就回家来了,家里的父母和还未出嫁的三姐、四姐,外加回家的两个姐姐、两个姐夫,和各自的三个娃,早就把小小的南屋给挤得水泄不通,热热闹闹的闲扯着。

按理说,能看到大半年没能见着的大姐和二姐,二蛋的心里很是高兴。特别是大姐,从打一小就十分疼他,总是塞给这个最小的弟弟好吃、好玩的东西。所以,二蛋也和她的感情最好,对她非常的依恋和亲热。如果以他平时的性格来说,今天非得凑在一起,好好的和她聊聊不可。要不,就年龄差不了几岁的几个侄儿去村东口,和那些村里的孩子一样,打“炮仗”去耍了。

可是,二蛋今天非但没在家呆着,也没和其他孩子一起去打“炮仗”。只是先和家里人打了个招呼后,就一个人心事重重的跑了出去,来到村头,跳上那废旧的老石墩上盘腿坐下,手里捏着一封信,两眼直愣愣的看着南方,发起呆来。

二蛋的大名叫刘丹,是家里最小的娃,今年只有十四岁,不过别看他才十四岁,因为农村的孩子干活的原因,他已经长的高高壮壮的,结实的身体,黑里偷红的脸庞,如果不是面孔上还带着稚气的话,和城里十岁的娃比起来根本就没什么区别,已经能算是个半大小伙子了。在他上面还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如果按这样排下来的话,他应该是老六。可刘家村排辈是算男不算女,按老辈的话来说,女娃总是别人家的货,不能入谱的,所以从祖谱上排,他是老二。

村里的习俗,一般娃没讨媳妇都叫小名,因为他排老二,哥叫狗蛋,所以他的小名从小就叫二蛋了,叫的多了,除了上学的时候老师点名称呼几下他的大名外,所有的人,包括同学之间也只是用这小名叫来唤去。

虽然现在是腊月里,天气还很冷得很。可他手里的那封信却已经快被他捏出水了,皱巴巴的一团捂着,就连封面的字迹都快让他手心里的汗水浸得快看不清了。

这封信是二蛋的哥哥狗蛋过年前寄来的,狗蛋要比二蛋大了五岁,今年已经十九了。这几年,因为某些原因,从前些年开始,村里的耕地就越来越少,再加上现在的收购标准,使得种庄稼的收入也越来越低。所以自前年起,狗蛋中学一毕业后就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商量,考虑到既然呆着村里种地也出不了头,更是赚不了钱,为了多赚点钱,也为自己将来脱离农民身份着想,决定一起结伴南下打工。就这样,两年来,狗蛋和伙伴们跟着地方上的建筑队一起去了南方,S市、H市、G市等南方发达城市里,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这封信就是狗蛋从G市寄来的,信里的话不多,只简单的告诉家里,因为工程的进度原因需要赶工,今年就不回家过年了,所以用信来替代远在南方的儿子,向家中的父母拜年。

一封很普通、很简单的信,当二蛋拿着它读给不识字的父母时候,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可当他抽出夹在信中的几张照片时,一看只下就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光盯着照片,再也不移动了。

这几张照片是狗蛋在G市拍的,照片上那憨笑的狗蛋正穿着漂亮的衣服站在繁华的市区里,背景和周围全是二蛋从小都没见过的高楼大厦,整齐的街道,来来往往的人群,闪耀的灯光和霓虹灯……。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从小在刘家村长大,最远也只不过去过张家集的二蛋深深的痴迷起来,他感到了从懂事以来从未有过的惊异和震撼。虽然他从学校的课本上曾经知道,在和乡村不同的大城市里有高楼、有汽车、有大商场等等东西,可这些只不过原先只停留在表面认识而已,在自己的脑海里只不过是有了这些词语,却无法和具体相联系起来,所以一直不以为然。

曾几时,他最大的理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