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国如今还能找到第二位明君么?不能太后明白此事,故而才忍着不共戴天之仇默许了郑王请北君入郑的决定。郑国基业,比起个人私仇,孰轻孰重太后非常明白清楚郑王是位难得的明君,太后认为有这样一位君王让国家富强,让基业得以安守,比起不报仇恨重要的多。”
凌落说罢,口气又添上明明白白的责问。
“师妹觉得太后不明事理,可知道太后为何总指责师妹是武人、不足以为后的理由?武人、大多血气方刚,快意恩仇,意气用事。太后所指,实则是指责师妹身为一国之后却不能将国家大事,郑国基业的未来放在最高的位置而今日,师兄也要说师妹的确没有如此做到否则,郑国满朝文武都能明白的道理,明白的事情,为何偏偏师妹一人不明白?”
凌落说着,抬手作势制止越绯开口,自顾继续说下去道“师妹以为我这个当师兄的从来没有想过帮你,只因为如今君王易位便只知道忠诚于君王之命,而不知为国为民。这更是大错特错。师兄一直要帮你,然而始终等不到师妹冷静下来,今日这些重话过去又从不忍心说的明白了。”
凌落说着,眼眶微微发红,神情颇有些难过的正正望着越绯。
“师妹,我们不仅仅是武人。快意恩仇,只能是我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于事无补啊——正因为师兄忧国忧民,才至今当着相国。如果因为反对北君而不能实现就抛弃国家大事,不理走后的局面,自顾清静。那还算什么为国为民?如果因为君王的决定错了,那就弃君而去,或以死相谏。让君王变的更孤立无助,那还谈什么忠君?如果明知不可能杀死北君,只凭意气用事的陪师妹去寻北君决斗,不过击败而眼睁睁看他逃脱,一干人等全被郑王盛怒治罪。那又何谈是在帮你?”
自从步惊仙遇难之后,越绯从来没有见过凌落眼前这般、流露出压抑不住的悲伤模样,知道是她的那些想法和话刺痛了他。听着他这些话,禁不住也对自己的激怒和想法产生了诸多疑问。
“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北君为所欲为?”
“师妹又错了”凌落神容冷静的眺望夜空残月,双手交叠背后,语气高亢的道“正因为局面复杂。因此我们更必须竭尽全力的为国为民做事,竭尽全力的做好准备,小心谨慎的做足防备,让北君无隙可乘正因为心藏丧君大仇,心知北君是郑国大敌,我们才更不能让他的盘算如愿。师妹总说要报仇,师兄今日就告诉你报仇之法,就告诉你唯一能够杀死北君的办法”
越绯听了禁不住又惊又喜、满怀期待的紧紧望着凌落,急问道“师兄快说”
第十三章群龙争斗第一百二十一节龙腾(五)
第十三章群龙争斗第一百二十一节龙腾(五)
凌落注视着越绯迫不及待的神情,一字字道“欲杀北君,则必先摧毁其心,其心若不死,则其身绝不死。”
越绯听了,十分困惑,想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北君是神魂意志追求者,更是个立志于今生实现神魂意志一统天下,建立永垂不朽神魂国体制理想的君王。这信念促使他能够面对任何失败和挫折,只要还有一丝可能,他就绝然不会丧失斗志,都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将可能变成现实。”
越绯静静听着,虽然仍旧不知道这与杀死北君的办法有何关联。
“因此,要想消灭北君这个大敌,只有粉碎他的希望。而此事,说来难,说来也不难。如今天下局势,看似神魂国日盛一日。而北君是郑国摄政王,如今设计挑拨郑、楚关系,有心引两国交战。一旦让他成功,神魂国统一天下数年内就能够实现。然而,如果能够让他失败,如果能够让局面变为郑、楚齐心协力,不灭神魂国誓不罢休。一旦神魂国败亡,郑、楚军民仇恨神魂意志之心必然导致天下共对神魂意志追求者斩草除根,北君也就再没有可能东山再起,神魂意志统一天下的信念必将成为泡影。如此……北君也就死了。”
“如此……北君就死了?”
越绯犹自觉得糊涂。
凌落见状,不禁默然哀叹,眉目间满藏悲伤。
“师妹不明白,这并不奇怪。因为师妹对三师弟了解不多。三师弟就是一个以实现神魂意志为理念的人,更视此为毕生必须实现的责任。因此我知道,如三师弟、北君等这类神魂意志追求者,一旦意识到理念根本不可能实现时,对他们而言,生命再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那时不要说是师妹动手,纵然任何一个人要杀他,北君也会满不在乎的坐以待毙,死亡反倒成了解脱之事。”
越绯听了,不禁犯疑道“师兄莫非是在说笑,莫非是在拿此事骗师妹振作精神?”
“师妹此言无异于是对师兄的侮辱。此事的确看来十分艰难,更需要坚持不懈的隐忍和努力,也绝非三五日、一两月就能实现办到。然而比起凭借武力杀死北君而言,却现实又快的多。师妹如果不能这么做,不能如此这般的与郑国文武、与师兄一起努力。只想凭借武力杀死北君,不是师兄夸大其词,在北君的身体没有衰老之前,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相较之下,哪条路是捷径,哪条路更现实,师妹难道还想不明白?师妹难道还不明白师兄一直以来的相助之心?”
越绯怔怔思索半响,不得不相信面前这位大师兄的人品,更不得不承认这些话确是实情。然而她犹自觉得难以置信的道“倘若神魂意志统一天下不能实现,北君果真会任人宰割?”
“不错。师兄敢以项上人头为此作保。”
越绯最后一丝犹疑也彻底打消,便思虑着反问道“可是如今还有什么办法呢?纵然抓到北君马脚,但郑国不是在推行神魂国制了么?善商团不是已经形成可怕的势力了么?”
“神魂国制要推行。但郑国需要的是属于郑国的神魂国制,而不是属于神魂意志追求者的神魂国制。我与父亲及郑国改革派所推崇的也都是属于郑国的神魂国制。神魂国的制度,不能照搬用于郑国。因为郑国的军民不是神魂国般的神魂意志追求者。北君入郑日久,却不敢不处处小心,因为一切功劳都被郑国文武歌颂为郑王所有,他休想能在郑国收买军民、朝臣的人心。看似他贵为摄政王,然而实际上郑国让他无从下手。”
“北君并非不知道这种情形的难以打破,故而才处心积虑的试图挑起郑、楚战争。如果郑国上下,因为北君的手段对楚国仇恨,又以为能够灭亡楚国变的更富强时,纵然知道北君是敌人,朝野也会支持对楚的战事。而如此一来,却正中北君下怀。神魂国所以至今与郑国显现友好姿态,那只是因为知道不是郑、楚联合的对手,神魂国内长期不断的有关于如何灭亡郑、楚的议题讨论。郑、楚两国唇亡齿寒,尽管如此说来似乎太过危言耸听,然而实际情形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