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有担心飞仙宗察觉李一剑心志改变而下杀手的顾虑,而去了神魂国不但有利于同化李一剑,也有利于对他保护。
飞仙宗不会在神魂国大动干戈,至少眼前此刻不会。神武擂的事情本就够飞仙宗忙,如今郑国国难当头,以飞仙宗一贯的宗旨,必然会暂时以国家大事为重,宗派内的事情也会考虑对国家大事的影响而推迟处置。
七月从一开始就不会真的打算去神魂国追杀,只是例行要得到水仙确实消息而已。
而事实上步惊仙虽然希望李一剑能够心甘情愿的成为神魂国人,原本也没有不能得则杀之的祸心。他并不以为时间多了个李一剑就能左右未来的局势,自然也不认为有必要非杀此人不可。而且李一剑的性情,如果神魂国都不能将他同化,也不会有哪个国家能够将其收为所用,根本就不会成为神魂国必须消灭的敌人。
而水仙的事情,本在他意料之外。
李一剑的问题尘埃落定,步惊仙便不再多想。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一剑能否被神魂意志同化,那是他无法强求的问题。
他打开一份奏折,看着上面的信息,嘴角不由挂起抹满意的微笑。
郑国北州府,将押运一批税银来郑都。
神魂国在楚国,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些楚国官银押运的消息,成功劫夺了一些。而且留下的线索,全都显示与郑国有关。
只要在郑国继续制造类似事件,将查找的线索引往楚国方面。自然是件能够分化两国关系,破坏两国彼此信任的手段。劫夺官银用的本是两国的邪道武修者,假借的又是两国官府命令差使加利益yin*。
到了一定时候,将那些劫夺官银者送出去被捕,除非有人能够找到确实证据,否则众口一词,郑、楚必然彼此猜忌。
原本步惊仙打算的是先毁了郑国,再对付楚国。但因为郑王的信任,他如今早已改变了计划,决定暗自结合神魂国与郑国的力量,如水到渠成般将结果推动至两国联合攻伐楚国的形势。
第十三章群龙争斗第一百一十八节龙腾(二)
第十三章群龙争斗第一百一十八节龙腾(二)
先灭了楚国
楚高歌的精明,本就让步惊仙知道会是巨大的阻碍。
只是过去形势让他不得不先考虑灭亡郑国,当时也难以让郑、楚反目成仇,大动干戈。是如今,他是郑国摄政王,要制造这种局势,就变的极有可能了。只要有必胜的把握,纵然是暗中对他窥视防备的左庶长、凌落、飞仙宗及郑国文武,大多也都会支持对楚国发动战事。
步惊仙合上奏折后,走出凉亭,手捧着一颗黑色的咕噜果,将郑国近期官府押运的钱银信息说了。
三日后,咕噜果送来拜月转达的情报消息。
赵天带领的善商团探到情报,信侯府的人分别对两批数额较大的官银进行暗中保护,派去的都是神宗高手。
能够下手的官银就只有其中数额最小的一批。
步惊仙考虑之后,放弃半路劫夺的原本打算。
数日后,郑国发生震惊朝野的大案。
押送往郑都路上,在即将抵达郑都五十里的小城遭遇劫夺。攻击损失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一千三百万两。
经过查证,押运的兵马集体中毒昏睡,而负责押运的人中,有三十多个父母已亡,尚无家室的人员失踪。
案件被初定为内外勾结,劫夺国家钱财。
两日后,查探的官员发现失踪的其中一个人,发现他是在激烈搏斗之后被杀,身上伤口共有十三处,刀剑所伤。根据伤口推断,行凶者用的是楚国死士配备的神勇刀剑。
主持押运事务的各地官员因此被牵连的超过三百人。
摄政王为此震怒,并派遣使者入楚,就查探的线索要求解释。
郑国朝堂上,许多人以为只凭这些线索就断定与楚国有关,十分轻率。然而此事影响过大,那些官员纵然进谏,也没有能够劝阻郑王与摄政王的怒气。
远在楚国的楚高歌,接见过郑国使臣回去后,一时笑,一时气怒。
惹的宫中侍候的宫女太监各个畏避,直到楚国武尊白宫公主白铃被召入宫,才见楚太子情绪平稳了下来。
白铃奉诏入宫,拜见楚太子后,只听他说了情形,不由皱眉。
楚高歌冷笑气怒道“事情已经明白,果然是北君的挑拨之计。在楚国劫夺官银,故意留下内外勾结,劫夺者使用郑国兵器的线索,见我们楚国不拿此事询问郑国。他如今又在郑国留下劫夺者是楚人的线索,反倒利用摄政王的身份派使者来责问我们楚国”
白铃大惑不解的反问道“既然如此,只要将楚国发生的劫案情形告知郑国来使,郑国必然会防备北君,同时不也正打消了郑王的疑虑吗?”
楚高歌冷笑道“武尊错了,如此一来正中摄政王下怀。那时,他便会说楚国是因此而蓄意报复。郑国官银被劫之事,楚国就更是百口莫辩了”
白铃听了,眉头不由皱的更紧。
“如此说来,岂非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