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话一出,帐内顿时寂静无声,应龙的双手握成了拳头,常先的脸色古怪异常,大鸿则是满脸的不悦,而原本半醉的众人那还有什么醉态,个个紧盯着肖羽,让肖羽心中暗骂:“这帮家伙,原来都在装醉啊。那还演戏给谁看,特地给我准备的?”
见众人面色不善,肖羽却斟满一杯,自顾喝了下去,然后抬头说道:“我们皆是首领亲信之人,能不能去害首领?”众人不解其意,纷纷摇头。肖羽继续说道:“首领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若首领愿意,我们自然当遵从;倘若首领不愿,我们众人一齐劝他,你说首领当从不当从?”
常先听完若有所思,大鸿却问道:“从又如何,不从又如何?”肖羽站起身来,走到中间,正色说道:“众人齐劝,首领若从,必然违逆他的本意,我们这些下属逼迫于他,于心何安?如若不从,岂不是扫了大家的脸面,定让首领为难。所以这件事还要小心为上。”
应龙忍不住叫道:“照你这么说我们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了?谁又知道首领的想法。”常先却睁开双眼笑道:“应龙,我们今日少请两人。”应龙一愣,肖羽却笑着向常先点头,这解释自然由他去做,不用劳烦自己。
三日后,众人齐聚中营,公孙轩辕还未开口,风后抢先禀报道:“首领,炎帝无德,不能庇护各部落,实在无法再担当天下共主的职责,恳请首领召开会盟大会,重新商议天下共主。”公孙轩辕一阵惊愕,看见众人皆是赞同的神情,心中顿时明白,也不说破,便道:“风后说的有理,那就派遣使者通知各部落明年春天来此处商议,不来者当合力讨之。”
一百二十三名使者翌日就匆匆出发了,赶赴各大小部落通知此事,当然也包括那个沮丧的炎帝。公孙轩辕却在七月主持了祭奠大礼,亲自致礼阪泉大战中亡故的六千余人(战死四千多人,重伤不治近两千人),请来祭祀主持安魂仪式,又从部落中拨出食物来抚恤家属,总算聊慰了一桩心事。
待到秋后,各地使者纷纷返回,一百二十三个部落除三个部落因迁徙而未能通知,其余全部答应参加。炎帝起先不愿参加,但在听说不参加者将受到其余诸部落的讨伐,无奈的答应了。
于是,轩辕部落为准备这场会盟大会开始忙碌了,首先是准备这些首领和随从的驻扎之地,再准备上足够的食物、物资等等,然后还要修整道路,布置会场,忙的众人不亦乐乎。
从晚冬开始,便不断的有部落首领来到轩辕部落的营地。公孙轩辕亲自一一迎接后,将他们安置在新设的营地内。这些部落首领或是惶恐,或是卑屈,对公孙轩辕表达着自己的拥戴之意景仰之情,任谁都明白这次的会盟大会应该发生些什么。
而炎帝和另二十八位部落首领来到时,气氛就不那么融洽了。当公孙轩辕迎上前去,准备和炎帝唏嘘一番,炎帝的脸色却如十二月的天那般冷冰冰的,朝公孙轩辕略略颌首便大步向内走去,而身后的二十多位部落首领也仅仅作了一揖便紧跟上去。公孙轩辕淡淡的扫了身后一眼,将愤懑不平的几个生生逼退,然后神色平常的又去处理事务了。
肖羽跟随众人四处转悠,不断和那些部落首领寒暄周旋,这时的他还不想做出头鸟,便暗暗的尾随在应龙等人的身后,礼节性的向各首领致礼。应龙等人自然是想趁机劝说众人支持公孙轩辕,但看到炎帝的势力尚未完全瓦解,跟随而来的二十八个首领的实力也不容小视,原本决定投靠的部落首领们便见风使舵,个个打起哈哈来,任凭威逼利诱,只是绕着圈的说话,到最后也没有几个明确表示支持的,气的应龙等人跨出他们的住处就暴怒,要不是公孙轩辕早下令不得惹事,估计便要寻这些墙头草的晦气了。
奇怪的是风后却一直没有出现,按理他是公孙轩辕手下的重臣,这种重要的场合不出现难免会引起别人的揣度,但风后自从第一批部落首领到来之后就没有出现过,他的行踪也无人知晓,宛若凭空消失一般,让肖羽苦思了良久。虽然最后还是不得其解,但可以肯定是为了确保这次的会盟顺利而去暗中行动去了。
等到次年开春,一百二十三个部落不但来齐了原本的一百二十个,连未能通知的三个部落也打探到消息而赶来,可谓济济一堂,盛况空前。但让肖羽感到有些不安的是炎帝和许多部落首领频频来往,交谈甚欢,许多部落首领开始中立甚至暧昧的透露出某些令轩辕部落联盟极其不爽的态度,看来这次的中原会盟是注定不会太顺利了。
在正式召开大会的前几天,公孙轩辕召集下属商讨了一番目前的局势,应龙等人既愤慨又担忧,怂恿公孙轩辕先下手为强,采取点“必要的”措施来确保盟主之位不会旁落,虽然最后被痛斥了一番,但肖羽却感到公孙轩辕也颇为担心这种不受控制的变化,只是想必他早有安排,不然风后的行踪又作何解释。公孙轩辕只是告诫了众人切勿在此期间闹事之后,便草草结束了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