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血沙第220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知道怎么进来吗?”

刘威坐了下来,摇了摇头。渚首开启密室的时候,他退到了一边,没有留意渚首是怎么打开密室的。

“由美的生日。”康太郎笑了笑,说道,“差不多了,我给你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刘威早就知道联盟的情况,只是康太郎介绍的时候,他仍然听得很仔细。

与灰背豺相比,康太郎明显更加了解“新日本联盟”的情况,也知道更多内幕。

虽然在联盟内部,成员真实身份严格保密,禁止在联盟之外擅自联络,但是随着联盟内部的派别斗争日趋严峻,两大派别的主要成员之间破坏了这个规则,不但私下联络,还成立了内部集团。

“少壮派”的头号领袖就是桥本康太郎。

在这个问题上,灰背豺没犯糊涂。“少壮派”的主要成员是战后出现的新兴势力,代表了一大批希望打破传统财阀体系,获得发展空间的后起之秀。对这些人来说,首要目的就是击败以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为代表的传统财阀,获得影响日本的能力与地位,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

不可否认,在这些人中间,绝大部分都是为了个人或者家族利益。

像桥本康太郎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具有长远目光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这些人都是桥本康太郎的“战友”。

用“相互利用”来形容,更加贴切一点。

“千万不要相信他们。”康太郎脸色苍白,看起来疲惫不堪。

“你没事吧?”

“没事,这点小痛还忍得住。”

“没用止痛药?”

“一天只能服用一片,多了有副作用。”康太郎长出口气,忍住疼痛,说道,“那些家伙都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可是都有利用价值。要想对付岩崎家族、击垮三菱财团,按照你设想的那样,由富士财团出面收拾残局,就得利用他们。”

“怎么利用?”

“造势。”

刘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康太郎的意思。

“岩崎家族不算什么,其实早在大战之后,岩崎家族的地位就远不如前,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时半会还有点影响力。关键是三菱财团。”康太郎稍微停顿了一下,等到回过气来,又说道,“三菱财团不但是日本规模最大的财团,还是产业链最健全的财团,更是日本核心产业的支柱之一。别的不说,日本的军火工业就有半数在三菱财团旗下。虽然财团内各大企业都独立经营,关联度并不大,从产业结构上讲,财团只是一个联合体,为各大企业创造较好的内部环境,但是财团核心的三菱东京银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关键就是如何消除这种影响力。”

“你已经想到了,而且正在这么做。”

刘威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把安田家族扯进来,使富士财团卷入这场风暴,并且由富士财团来收拾烂摊子,就是为了降低三菱财团解散后所产生的强烈震荡,让日本当局接受这个既成事实,而不是替三菱财团解围。

“你想得很周全,也抓住了重点。富士财团的核心产业就是金融业,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不亚于三菱财团。如果说谁能填补三菱东京银行的漏洞,只能是富士银行。只不过,富士财团也好不到哪里去。”

刘威叹了口气,他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

“没什么好惋惜的,富士财团侧重金融,规模远不如三菱财团。要想吞下三菱财团,必须借助其他力量。”

“还得考虑社会反应。”

康太郎点了点头,说道:“这才是真正的重点,这也是我叫你来的原因。三菱财团拥有数百万员工,这些人身后还有数千万家人。虽然三菱财团不可能倒闭,最多只能肢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不少人会丢掉工作岗位,还会有更多的人受到影响。阪神船工大罢工造成的影响还没消散,要是再出现类似的事件,当局肯定不会袖手旁观,所以必须维持社会稳定。”

刘威知道康太郎的意思,这就是“少壮派”所能发挥的作用。

“具体怎么做,你应该很清楚,不用我提醒。只是千万记住我开始的话,不要相信那些家伙。”

刘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康太郎的意思。

康太郎没再罗嗦,启动了终端机。

终端机采用的是独特的操作系统,桌面为3D立体映射。从显示的信息来看,与会者有一百多人,由黑色投降代表。系统最多支持五个人同时发言,某个人发言的时候,代表他的头像自动变亮,提醒其他与会者。

只有代号,没有名称。

显然,这些“少壮派”成员非常谨慎。

按照康太郎介绍,其中有不少社会名流,还有一些大企业的老板,只不过大都与康太郎一样,属于灰色地带。

这也可以理解,明治维新之后,财阀就已成型。

虽然二战之后,日本经济格局大洗牌,曾经助纣为虐的大财阀遭到清洗,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井财团,但是大战结束后不久,冷战爆发,美国修改对日政策,不但让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获得军事物资订单,帮助日本走出战后困境,还默认趁机抬头的财团势力,使得以三菱为代表的现代财团迅速掌握了日本经济命脉。

仅仅三菱财团就掌控了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家产能

算上三井、住友、富士、三和与第一劝业,六大财团旗下的产业,相当于日本国民生产能力的四成

更重要的是,六大财团掌控着金融、制造、化工、电子等等支柱型产业。

即便日本有不少中小企业,其中一些还很有名气,但是要么在狭缝中求生存,要么与财团结成联盟。比如由本田宗一郎创立的本田株式会社就与三菱财团联合,通过本田技研公司分享科研成果。

除了这两条路,六大财团之外的日本企业没有别的出路。

虽然在上个世纪六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初,也就是日本的“黄金二十年”期间,这种合众连横的发展模式,为日本企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劲动力,让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创造了一段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随着地产泡沫破灭,日本的经济神话被打破,由财团主宰的日本经济秩序失去了活力,成为了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日本在二十多年里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之一。

归根结底,由财团控制的日本企业丧失了创新能力,也就丧失了竞争力。

这一点,与美国的财团有很大区别。

不可否认,美国也是财团经济,只是早在二十世纪七零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美国财团就完成转型,主要控制金融业,通过金融调配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用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来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