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名特种兵没有立即断气,却发不出声,因为切口在腹腔隔肌上方,肺部压力骤间,无法向外吹气,也就无法喊出声来。
在他们的注视下,刘威丢下东洋刀,三下五除二的肢解了已经开膛待击的突击步枪。
动作之熟练,让两名特种兵意识到刘威是个高手,也许是传说中的K1成员,可是现在才知道,已经迟了。
这家伙挺锋利的嘛。刘威拿起东洋刀,忍不住打量了一番。
一把很普通的东洋刀,上面的切削痕迹表明是现代工艺产品,只是肯定加入了很多稀有金属,不然不会如此锋利。
刘威倒也忘了,以他的力气,就算是一根铁棍,也能把人横着扫成两截。
回去拣起西格玛手枪,换上一个满弹匣,刘威走到武器室门口,敲响了房门。
因为里面有一个用来检验枪支的小型射击场,所以武器室的隔音做得很好,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响动。
房门一开,刘威就将枪口顶住那名特种兵的胸口,连续开了两枪。
没等那人倒下,刘威一把抓住他的领口,推着他进入房间,用脚关上了房门。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有人肉盾牌,就算另外三名特种兵迅速做出反应,拔出了手枪,刘威也没给他们半点机会。
第二个弹匣的子弹打完后,剩下的三名特种兵全都倒地毙命。
射向刘威的子弹全都落在人肉盾牌上,加上特种兵都穿着防弹衣,根本没有伤到刘威。
因为射击很仓促,视线又受到阻挡,所以刘威拔出特种兵身上的格洛克手枪,在每具尸体的脑袋上补了一枪。
不是他吝啬ACP枪弹,而是他没有带多少备用弹药。
进入秘密监狱之前,他压根没想过要使用西格玛手枪。
日本军警没有装备使用ACP枪弹的手枪,刘威也没有花时间在武器室里寻找弹药。
为西格玛手枪装好最后一个备用弹匣,刘威卸下了消声器,将手枪揣入枪套。
消声器有很多好处,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影响威力。ACP枪弹的初速为每秒三百七十米,刚好超过音速。使用消声器之后,枪口速度降到每秒二百四十米,相当于把威力降低了一半。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缺点:精确性降低。
即便采用最佳工艺生产的消声器,也会使枪弹的散布范围扩大一倍以上。在近距离瞄准人体大小的目标时,还不是大问题。可是要想在稍微远一点的距离上打中人的脑袋,那就是个大问题。
右手握着东洋刀,左手握着用大砍刀改造的丛林砍刀,刘威走出了武器室。
并行的那条通道稍微短一点,只有二十多米,两旁是数个囚室,以及厨房、厕所与物资储藏室。
四名特种兵分成两队,做交互式往返巡逻。
只是通道并不宽敞,加上外面还有十名同伴与数名警卫,所以这四名特种兵的警惕性并不高。
两名特种兵刚走到U型通道的转角处,刘威就杀了出来。
看到刘威的时候,两人突然发现整个世界旋转起来,接着就看到两具正在喷洒鲜血的无头躯体。
那是他们的身体,而他们的脑袋已经飞了出去。
刘威没有停下,而是快速向正位于通道另外一端的两名特种兵冲了过去。
为了加快速度,刘威没有刻意压低脚步声。
回头看到刘威,两名特种兵立即抄起挂在身前的突击步枪,紧接着他们就看到了一幕无法相信的场面:那个速度比豹子还要快的家伙,竟然像《黑客帝国》里的救世主,完全不受万有引力影响,爬上了墙壁
他是超人,还是蜘蛛侠?
刘威既不是超人,也不是蜘蛛侠。
情急之中,两名特种兵并没注意到,刘威爬上墙壁的时候,用的是手,而不是脚。
到“华盛顿”号营救漠北狼的时候,刘威就发现,他的双手能产生静电,依靠静电的吸附力托起躯体。
这个时候,正好排上用场。
惊恐归惊恐,两名特种兵还是扣下了扳机。可惜的是,他们的瞄准速度根本跟不上刘威的运动速度。
无法瞄准,也就别想打中刘威。
近到跟前,刘威双脚着地,像弹簧一般跃起,双手在通道顶部用力撑了一下,加快了下落速度。
等他再次落地,两名特种兵已经被锋利的东洋刀与丛林砍刀劈成了两半。
这次不是从腰间横着劈开,而是从脑袋顶上竖着劈了下去。
刘威也够狠,两刀劈到底,才收手。
枪声惊动了囚室里的特种兵,其中一人走到门口,拉开门上的小窗户。没等他看清楚外面的情况,东洋刀就扎穿了他的脑袋。
见到从同伴后脑勺上露出的刀尖,剩下的那名特种兵下了一跳,赶紧拔出手枪。
这家伙没有带自动武器,显然是这支秘密部队的指挥官。
可惜的是,死在刘威手里的指挥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像是被卡车撞了一样,砰的一声,铁板制成的房门、挂在门上的尸体飞出好几米,落到了囚室另外一端的角落里。
“老子就说过,你们都得死,而且会死得很惨”
听到周誉龙的叫嚣声,指挥官赶紧回头,将枪口对准了他。
乒——
枪声响了,中弹的不是周誉龙,而是那名指挥官。
子弹打在他的手腕上,ACP手枪弹的威力确实惊人,直接削掉了他的手掌。
等到指挥官感觉到疼痛,刘威已经进了囚室,正朝周誉龙走过去。
“狗日的,为什么现在才来?”等刘威解开他身上的枷锁,周誉龙又说道,“害得老子吃了不少苦头,这家伙留给我。”
“还他**嘴硬,为了救你,老子连晚饭都没吃呢。”刘威笑了笑,把西格玛手枪递给了周誉龙。
指挥官已经倒地,正朝那把仍然被他的右手握着的手枪爬去。
周誉龙上去踢开手枪,将枪口对准指挥官的脑袋。“老子告诫过你,你惹不起我们,你偏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