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零四章计除项梁(上)
南阳郡宛城,天气出奇的阴霾。!
再过几日就是新年,可城中的气氛如此地肃杀,丝毫看不出任何迎接新年的欣喜气氛。
原因无他,城外有一群新近击败章邯麾下十几万大军的项梁、刘邦共计5万余人的联军。
……
前些时候,项刘联军在陈胜旧部吕臣的苍头军的策应下,突袭了陈县。
他们打着为张楚陈胜王报仇的旗号,轻而易举地攻下了这座张楚的都城。
在陈县百姓的一片群情激昂之中,残杀陈胜的祸首、叛投秦军的庄贾被当众枭首。
项梁和刘邦领衔主持了对陈胜的追思祭奠大礼,陈县方圆百里的百姓见反抗暴秦的旗帜依然在高举,纷纷进城投奔联军。
联军在短短几日内迅速壮大,项刘联军从不满3万人转眼扩张到五万多人。
章邯在得知陈县失守的消息之后,率兵星夜奔袭。
章邯本人对这群死灰复燃的江东反叛势力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但他手下的将士们却因为自打出函谷关以来的连战连捷而对这些“乌合之众”不以为然。
在围攻陈县的第一夜,章邯的数万大军因为懈怠竟被吕臣不满两千人的苍头军劫营得手。
骊山军的粮草物资被一把大火焚烧殆尽,城内的项刘联军则趁乱杀出城来,对章邯的大营进行冲击。
在人称“疯子”的董翳的死命抵抗下,章邯军一夜之内败走四十里。
在第二天拂晓收拢残兵之时,原来5万人的章邯先头部队在一夜之间折损了3万多。
项刘联军以有心算无心,使章邯的部队遭遇了自出关以来的最惨重失利。
章邯在和刚刚收拢起残兵的王离商议之后,决定以防守态势各自退往阳翟和宛城,以犄角之势防御气势还在上升之中的江东义军。
如今,江东军尾随章邯不舍。章邯派出向身在阳翟的王离求援的信使却迟迟没有回信。
眼看兵器、人员与物资的补充都将陷入窘境,章邯思前想后,决定写一封信派人连夜向西入武关进咸阳向朝廷求援。
章邯的算计很是精到:无论谁当家,总不能眼看官军吃瘪,而不伸手救援。
章邯也心知肚明:如果不能在朝廷送来物资之前狠狠打击一下江东义军的气焰,是很难守得住宛城。
虽然自己没有什么野心,但眼睁睁地看着这几十万从关中带来的这些经历生死磨难的兄弟身处绝境,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
章邯背着手,冷冷地盯视着司马欣与董翳两人。
章邯待二人细细斟酌了一番反攻计划之后,开腔说道:“计划就是这样,有没有问题?”
董翳向章邯一抱拳,扯着憨憨的嗓门说道:“谨尊将军号令!”
司马欣看了看董翳,随即将眼光投在章邯身上。
他是向章邯示意之后说道:“将军算无遗策,属下愿全力执行。”
章邯点了点头,面色笃定,说道:“好!此一战,关系到我骊山军十几万人的兴衰荣辱。唯有一心一意击退强敌才能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章邯顿了顿,毅然决然地说道:“开始吧!”
……
项梁项羽刘邦三人端坐在马上,遥望着对面阴霾天空下的宛城,三人个个精神抖擞。
刘邦特地命人寻了一套缴获来的秦国都尉的铠甲和头盔,美滋滋地穿在身上。
并马而立的项羽看了看身旁刘邦的这副打扮,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中总感觉别扭。
项梁看着宛城,眼神中有无限的憧憬:楚国的大旗重新立了起来。遭暴秦迫害致死的故楚怀王的孙子已经被我推举为楚王。关东六国的贵族纷纷云集相应,愿意在大楚的旗号下共襄义举。
我军在陈县一战击溃了章邯的精锐,如今气势正盛。
而广大关东百姓踊跃投军,资助粮草,兵器的义举更让我看见了彻底打败章邯,攻进函谷,推翻暴秦的希望!
“报!秦军有异动!”一声士兵的通传声将项梁从对未来美好的规划中惊醒。
“所为何事?”项梁在马上微微俯着身子问道。
“宛城东门洞开,近千名秦军杀将出来。现在已经被项庄,项伯领兵打了回去。”
项梁捋着胡须,眯眼笑道:“看来秦军是要突围了。他们不走西门向西潜逃,偏偏大开东门,明显是障眼法。”
项梁微微侧过头,对身后的侄儿说道:“项羽,你怎么看?”
项羽皱着眉头思考了一阵,说道:“末将以为,秦军未必是要突围。反倒有可能是想引诱我们入城。”
“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