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胜对着吕臣点了点头,朗声道:“你有此见识,我看……留你做近侍有些屈才。吕臣听封!”
吕臣忙低下头去。
陈胜道:“寡人封你为近侍将军,统领寡人的禁卫军,待退敌之后,另有封赏!”
吕臣顿首及地,口中应道:“多谢大王恩典。在下……末将定当在大王驾前用命,英勇杀敌!”
陈胜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意,搀扶起吕臣。
他拍着吕臣的臂膀,道:“走,吕将军。随我去见张浩和蔡洪。我们共商退敌之策!”
吕臣肃容拱手回道:“是!末将领命!”
忽然,吕臣想起了什么,他忙拉住正准备阔步走出房门的陈胜道:“大王,末将还未帮您更衣呢!”
陈胜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内衣白袍,哈哈一笑:“如此出去,真是失了寡人的体面。对!换衣服!”
※※本书****,支持好小说,支持原创铁血振秦!※※借着微明的天色,章邯王离联军的攻城部队共十五万人在陈县的北,西,南三面布置妥当。
攻城部队以一个扇形,将张楚都城包围了起来。
本着围其三面,独开一面的策略,章邯派出了一支以老弱残兵为主的近万人部队驻守在陈县的城东。
依照章邯和王离的商议,这支部队是摆明了要让陈胜出城攻击的。
而章王联军的南北两翼是精心配制的精锐。
这两翼的命令是将和与陈县成犄角之势布置的张贺与蔡赐所部进行决战,并战而胜之。最终将彻底断绝陈胜固守陈县的念头。
只要陈胜动摇,从东面撤出陈县。由章邯自领的中军将舍弃陈县,直接去追击溃逃的陈胜。
……
章邯走出营门,迎着凛冽的北风,深吸了一口气。
他看着东方欲曙天下高耸的陈县城墙,心中一阵感慨:
征战三月有余,终于打到了叛军的老巢。
一旦攻克陈县,必将引起天下振动。
陈胜的原有部属必将纷纷割据自立,他们和起事的原来六国的贵族必然会产生摩擦。
待杀掉陈胜之后,就可以腾出手来,一一消灭这些叛逆。
待天下复定,我班师之后,我就把兵权一交,拿着朝廷的赏赐,回乡归隐。
从此不再问这世间琐事,管他谁当天子。
到那时,就也不用再理会司马欣和董翳挑唆我自立的事情了。
如果他们有野心,就让他们自己出去闹好了……
王离也走出大帐,与章邯并肩而立。他心中是另一番盘算:
军中流传的消息称,当今陛下将在去雍都祭祖之后将皇位还予在河套苦守两年的扶苏太子。
如果消息是真,蒙恬蒙毅都将理所应当地回归咸阳。
蒙恬将稳坐左丞相的位置,而蒙毅必然因功进封御史大夫。
即便消息是假,此次东征,章邯立下了不世奇功。
以一帮乌合的“骊山徒”退周文,逼杀吴广……今日又领兵围攻陈县。
待回朝之后,他必然加官进爵,位在文武百官的前列。
那我们攻灭东方六国中五国的王家怎么办?
我祖父(王翦)早已病逝数年。我父(王贲)年老体衰,只能在汉中颐养天年。
到我这一辈时,王家男丁寥落,只有我一人在军中苦撑着王家威名不坠……
待拿下陈县,杀掉陈胜之后,我必须要和章邯分开行动。
我要领兵去韩赵魏燕故地剿杀叛逆,尽可能地多立战功。
王家几代英名不能让蒙家压过,更不能让章邯在大秦军中独美!
※※本书****,支持好小说,支持原创铁血振秦!※※陈县,演武厅。
门外一声中气十足的男音传来:“大王驾到!”
正在紧张地商议对策的张浩和蔡洪等人忙分成两列,拱手低眉,迎着陈胜走上厅来。
待陈胜站在大厅正中后,众将翻身跪地向陈胜施礼。
陈胜点了点头,大声道:“众将平身!”
待众将站起身后,张浩出列说道:“大王,臣等商议以后,认为我军应凭借陈县城池坚固,据险而守,等待援军。等援军一到,我们内外夹击,章邯王离可破。”
陈胜听得张浩毫无新意的禀报,鼻中冷哼一声,心道:让你们讨论这么半天,等来的就是这么一句废话。这种见识,还不如我的近侍吕臣!
陈胜摆了摆手,示意张浩入列。
而后,他向厅外道:“宣近侍将军吕臣进厅!”
一声通传之后,吕臣身着一身不大合体的铠甲快步走进演武厅。
吕臣走到陈胜面前,跪倒在地,口中说道:“末将吕臣见过大王。”
话音未落,厅中的诸将不禁交头接耳起来:
吕臣不是大王的近侍么?怎么突然成了将军?
是了,这吕臣不过是个能吹牛的小人物,他何德何能能一下成为将军?
跟在大王身边就是好,乌鸦翻身就能成喜鹊!
演武厅并不大,这些风言风语很快传进了陈胜的耳朵里。
陈胜一脸的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