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静静地站在雪地里。它知道冷,但不怕冷,飘落的雪花不时挂在它身侧的毛上,又跌落。它只一动不动,倾听着身旁女子凄婉欲绝的哭声。
酷寒难御,家人罹难,这在寻看来,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治病救人不是寻的长处,所以尽管袖手旁观,寻也未曾感到什么愧疚。只是女子这阵哭声,却令寻品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寻本来只想听一听,这阵哭声,到底在她心里多深的地方响出来的。一听之下呆在了那儿,忘乎所以,哭声钻入耳内,不断拨动某一根连寻自己也未曾觉察的长弦。
言为心声,哭泣便是无言之言。哭的是什么,旁人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但其哭也,发自内心,无可假借,无可伪饰。从可信度来说,眼泪流下与挤出个老少咸宜的笑容,不可同日而语。只不过对哭声的感受实在是因人而异,有的觉得吵得耳朵发聋,有的心酸欲绝,有的满脑子八卦窥私,这以上三种,寻都不是。
哭声所诉,是寻从未感受过的痛苦。辛酸如涩,凄神寒骨,缠绵悱恻,寻如醉如痴,浑若忘了身在何方,梦在何方,只茫茫然跟着哭声飘荡。
哭声里,寻听出了家人惨死的痛苦,听出了阴阳永隔的悲痛欲绝,听出了无依无靠的惶恐,更听出了情深意重的难舍,还有许许多多寻不能领会的曲衷。寻从未想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如此深邃,能容得下复杂得如此动人心魄的情感。假如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其精微之处,足以令听者思之不尽,回味无穷。只是寻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子去看待人家死了亲人的哭声,多少有些没心没肺。女人不是寻这样子天不盖地不载无法无天的猫,需要呵护,需要怜惜,她才能具备应有的光彩。赖以寄托的一切都逝去,她又如何承受天塌下来的重荷?寻只顾呆呆地听着,不防这女子恸哭无已之中,一头猛地撞上覆着冰雪的石头,立时香消玉殒。哭声戛然而止时,寻才惊醒过来。看着女子倒在血泊中,寻向来不知道同情和怜悯的心里,偶而有了一瞬间的苦涩味道。
天可怜见,寻方才在倾听女子哭泣的时候,也有过相助的念头,寻思着待会儿将她一砖头拍晕,带到人烟茂密的地方,这就有救了。人得以活下去的话,哪还惦记着死?不料自己还没决心下手,女子已经抢先了一步。
默默离开的寻,在风雪中长长叹了口气。人类就是人类,就它而言,毕竟有太多的不明白。
第七十三章我行我素自纵横(七
就跟战场上到处有啄食尸体的秃鹫黑鸦一样,难民过处,到处都有趁着混乱发财的家伙。他们想方设法榨尽这些孤苦无依的难民最后一丝财富,根本不怕有谁会在这种自顾不暇的时候出来谴责或是惩罚他们。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世界上只有人类。
寻看着这类灭绝人性的行为,耳边不知为何又飘动着那凄婉的哭声。越是看得多,寻越是咬牙切齿,终于看不过眼收拾了几个为富不仁的王八蛋。寻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做,它发现,自己莫名的对人类产生了多一丝亲切感。尽管良莠不齐,尽管不堪扶持,尽管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类实际上不算太糟糕。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其他种族难以企及。就是人类的感情令寻反复咂摸,意犹未尽。
人类不是所有人都在第一线对抗着严酷的自然灾害和种族斗争,也有很多人探索着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他们有着和煦如春日的温情,有着难以言状的醉人笑容,告诉别人活在世上有多美。擅长文字的,便写出文章与诗篇,擅长音律的,便编出乐曲与歌谣,擅长丹青的,便绘出画卷与图案……这些作品假若送上战场,自然是屁用没有,就算端上饭桌,也不见得填饱肚子。但人活着又不是为了打仗,刀光剑影的生活并不适合大多数人,人生中有了艺术,才有一个广袤的空间拓展自己的思路,寄托自己的情感。
寻迷恋了一阵子艺术,很快就浅尝即止了。不懂得的东西太多,寻打算把这些留着放在以后慢慢领会。就这阵子,人类颇花了些力气解决了难民的问题,重新站住了阵脚。其实难民问题的解决也很简单,之所以一直没解决,不外乎一帮借着受灾伸手要钱的还没打发。人类派出个会做事的,手头不缺钱,弄了点儿小恩小惠把难民集中在一块儿,分类分批送回原籍,就由得他们自生自灭了,落叶归根,自有家乡人伺候。
看着难民们欢天喜地接受安排,寻揉了揉眼睛,确认没有看错后,不由得对人类刮目相看。对付不熟手的东西,看起来窘态百出,笑得掉大牙,对付熟手的东西,却简直是十拿九稳,易如反掌。难民泼水难收,他们能靠着一句“还乡”重收覆水;难民意见不一,他们能靠一句“重建家乡”让他们心甘情愿回去辛苦劳作。寻虽然看得透筋节关键,却也不得不感叹,人类就是人类。只有人类,才能够随心所欲地操纵人类,才能够营造出凝聚力和上进心。寻自认搞搞小动作可以,真正能发能收的,还是只有人类。
众多难民很快各自上路。他们临时的集合地一片空荡荡,冰冷的感觉很快又在这里凝聚。寻走在这片空旷的大地上,目光如清泉,凝视着离去的痕迹。这些难民会在这里,是因为寻的伎俩;之所以会离开这里,是靠着人类的能耐。
人类的主人,始终都是人类自己。寻感慨着,转身踏上自己的旅途。
第七十四章天翻地覆尽无常(一
龙族负责通讯部门的族民龙腾近来实在是忙坏了。青龙长老那天阴着脸递来一堆信函,要限时送到每一位信函上署名的龙族友人处。平常的消息龙族总是一个群发电子邮件搞定,这些信函上有龙族的特殊标志,信里的内容不必说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让懒惯了的通讯部门着了火似的,闹腾得晕头转向。龙族声名显赫,朋友三山五岳,多不胜数,龙腾费尽了力气,终在长老指定的时间内把信函落实了个七七八八,只对着最后一封信函发愁。那封信上的署名,赫然是寻。
“兹事体大,不得轻慢!”青龙长老不等这位可怜的同族结结巴巴说完,勃然大怒:“误了期限,我把你送卧龙冈!”龙族俗语有言,生不入卧龙冈,死不下枉死狱。龙腾闻言一身冷汗,呐呐不敢再言,拜别余怒未息的长老,踉踉跄跄奔出了集会厅,差点儿一跤摔倒,惹了不少同族笑话。
“没点风度!”他们批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