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轲忙道:“先生容禀,这位公子姓赵名苏,邯郸人氏,躲避秦兵而来燕国。今日和我等相识,其文彩实在了得,我等一见如故,所以先生相邀时,也冒昧将其一同请来,先生勿怪!”
扶苏赶紧施礼道:“赵苏久仰先生大名,今日能得一见,实是三生有幸,望请宽恕冒昧之罪!”田光炯炯的双目在扶苏身上打量了一下,露出一丝赞赏的笑意:“无碍的,老夫平生最喜结交英雄人物,公子既是荆轲等人之友,也便是老夫的坐上客。请坐!”
众人入座,侍女们献上酒菜,然后便退在众人身后,美丽可爱的喜儿则静静地站在爷爷田光的身后,看着荆轲的目光中充满情意!扶苏见状,心中不禁一动!
便听荆轲问田光道:“不知先生今日请我等前来,有何事指教?”田光笑了笑道:“无它,只是心中繁闷,欲和荆卿等一谈心中所思罢了!”
荆轲眉梢一动,询问道:“先生可是在为燕国前途担忧?”田光面露赞许之色:“荆卿心思还是那般的细腻过人啊!不错,老夫身为燕人,深爱燕国。如今秦兵陈国中山,对我燕国虎视眈眈,老夫颇有夜不能寝之感啊!”
荆轲感叹道:“唉,如今赵国已灭,秦军兵锋直指燕国,恐怕此次燕国是难逃一劫了。我奔波一生就是为了击灭暴秦,恢复卫国,没想到一晃十年过去了,仍是一事无成,复国之事还是幻影一场啊!”
高渐离也摇头道:“渐离也实在是想不通:秦国虽然强大,但齐楚之威并不逊色多少,赵国也曾有廉颇、李牧之雄,如果联起手来,未必便怕了秦国。但为何六国君主就是做不到起点呢!”
‘屠狗者’闻言大笑道:“渐离对曲艺一道一向追求尽善尽美,但岂不知世间之事和乐理完全不同。音乐是死物,只要你对其一心付出,它必会与你回报。而六国不同,各国君主各怀私心,同床异梦之下岂能真心同谋?如此下去,六国必然会被秦一一所灭!”
田光点头赞同道:“屠卿所言甚是,灭六国非秦也,实乃六国互灭之!对了,赵公子对此有何看法?”
扶苏想了想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周平王东徙雒邑以来,国势日弱,控制不住诸侯,诸侯自相并吞征伐,到现在已五百年有余,也该是天下要合的时候到了。所以扶苏认为,无论六国如何挣扎,但秦统一天下之势已难以改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田光闻言动容道:“未想公子有如此见识!老夫也听说如今的秦王政英明而神武,士卒归心,再加上借六世之余烈,国势之强不可阻挡。由此看来,虽然老夫心中不愿,但秦王政统一天下实已是必然趋势啊!”
扶苏闻言动容:想不到田光这一代豪侠,对时势竟也有如此深刻明晰的见识,真是不简单啊!
便又见田光对荆轲道:“荆卿想恢复卫国,实乃逆流行事,志虽可嘉,但吃力未必讨好,成事希望也极其渺茫,还要三思啊!”
扶苏从田光所言中立时感觉到:田光目前虽然余威犹在,但壮志、锐气几乎已经消磨殆尽,渐有避世之心了!此人已不足惧!
便听荆轲慨然道:“虽知不能成事,但为心中所愿,虽死无憾矣!”
就在此时,便听田光身后屏风之后有人大赞道:“说的好,大丈夫理当有此雄心壮志!为了心中大义,虽千万人而我独往矣!”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喝彩,顿令除田光外,诸人都大大吃了一惊!
第四章燕丹
话音落处,屏风后转出一白衣人,身后跟着三名黑衣武士。
田光站起身,向扶苏和荆轲等人微微一笑道:“这位便是我燕国太子丹殿下,此次专为见荆卿等而来!”
众人顿时吃了一惊,没想到此时此地会见到燕太子如此重要人物。扶苏上下打量了一眼燕丹:便见这位太子生得修长身材,面白未留须,悬胆鼻,单凤眼,唇若涂丹,虽然已年近卅,但猛然看上去,仍然是个傥美少年。
此人以前虽留咸阳数年,但和扶苏却是从不相识,所以扶苏倒也不慌!
见到荆轲和高渐离等都纷纷向太子丹行礼,扶苏无奈,也只得硬着头皮强施一礼。
便见太子丹大笑道:“诸卿请起。我多年质于秦都咸阳,数年前方才能逃返回燕,竟不知燕国有荆卿等如此英雄人物。前日宫宴中听鞠先生谈起,方才知晓,所以今日特来一会。望诸位原谅丹冒昧之罪!”
荆轲忙道:“小人等皆为市井草民,怎敢当得英雄二字?太子殿下过誉了!”太子丹大笑道:“当得,当得。仅适才诸卿那切中时弊的一番妙论,就知诸卿皆是当世之英才!”
说着,太子丹又转向扶苏拱手道:“这位赵公子适才所言也颇为发人深省,不想我今日又多见了一位英雄!”
扶苏微微一笑道:“在下粗鄙之人,蒙太子殿下如此过赞,实不敢当!”
田光见众人兀自只在客套,笑笑道:“诸位有话不如坐下细说!”说着,便令仆役为太子丹增添一座。
太子丹坐下后,田光见其眉色间隐有忧色,问道:“太子殿下还在为秦兵临边而烦恼?”
燕丹闻言嗟叹道:“是啊,先生。如今秦军兵进中山,正与我燕代联军对峙中。燕国目前已危在旦夕,丹如今是日夜不能安枕,苦无退兵之计啊!”
荆轲闻言长叹一声道:“赵国以前有李牧、廉颇足可拒秦,但我燕国却一直无名将,这十分可虑啊!”
太子丹双拳紧握,仰天长叹道:“天道不公。我燕国不仅没有李牧、廉颇这样的名将,就连王贲、李信、蒙恬这样的勇将都没有!难道是天真的要亡我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