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诸人见方国涣棋上一战成功,令李如川人棋两废,立时欢声雷动。
于若虚见李如川此时气若游丝,脉微欲绝,始信棋上杀人之事,不由摇头叹道:“公公,你这是何苦?”言罢,扶了李如川欲走。忽听一人大喝道:“将这太监留下,卜某要替一位故人和尚报棋上杀身之仇。”却是卜元举了霸王弓扣弹拉弦对准了于若虚。
于若虚见是卜元,先是一怔,而后肃然道:“李公公纵有千万不是,今日落得如此下场,也该了结了。”
卜元道:“这太监棋上杀人太多,这般下场也是他自找的,现在还没有死透,想一走了之,哪有这等便宜事。”
于若虚闻之,凛然道:“也罢,今日一场血战是免不去了。”说完,左手臂抱了昏死的李如川,右手长剑一抖,傲然直立,全无惧色。朱维远等六合堂十多名堂主各亮兵刃呼啦一声将于若虚、李如川二人团团围住。
于若虚摇头苦笑一声道:“于某先前左手用剑,乃是为了防身,今日但用右手,实是为了护命。”于若虚剑术独步天下,有第一剑客之称,但恐施剑时霸道,伤人太过,故用左手以缓势,这是江湖中人人皆知的。今见于若虚右手持剑,已然有誓死一拼之意,十几位六合堂堂主脸色不由俱变。
方国涣见经此棋上一战,李如川已人棋两废,显是活不成了,期盼许久的心愿已偿,自知于若虚武功高强,不想再生它事令众人有所闪失,于是上前道:“各位,如今李如川已在棋上得到了报应,我们的愿望已经实现,于大侠也是忠心护主,勿要再难为他,就由他们去了罢。”
众人见方国涣发了话,便都退下了。卜元见了,也只好收了弓,摇头一叹。于若虚感激地望了方国涣一眼,抱了李如川转身欲走。
方国涣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连忙道:“于大侠且慢。”于若虚闻之一惊,以为方国涣改了主意,要将李如川留住,神情不由大为紧张。
方国涣这时道:“李如川曾答应棋败之后将那册《地煞棋经》留下,方某要把此书毁掉,防止再有人学了去,像李如川这般害人害己。”于若虚闻之释然,忙于李如川身上摸出一册书来,递于方国涣道:“方公子所言甚是,看来棋上果有此杀人之术,就请公子毁了它罢。”
方国涣接过来,见封面上果有《地煞棋经》四字,知道不假,摇头一叹,翻也不翻,随手递于一旁的罗坤道:“贤弟,将这不吉之物毁了罢。”
罗坤一笑接过,将此书一折,然后双手压至掌心,稍一动力,而后向空中一扬。随见这本《地煞棋经》变成了无数碎纸片,雪花般四下飘落。旁边众人见了,齐声喝彩。于若虚见状,心中一懔,知道单是罗坤一人阻拦他,他今日也是不易脱身的。
方国涣这时畅然道:“妖书已毁,邪法不存,天下棋道复归雅正!”接着又对于若虚道:“李如川以鬼棋杀人,罪孽深重,他现在已经人棋两废,也是他自作自受的后果。方某虽与他有深仇大恨,却也不想再难为他,也是敬他好棋一场,不幸误入了邪途魔道。于大侠忠心护主,至死不弃,令人佩服,这就去罢,不过楼外杀机重重,自当小心了。”
第七十二回棋战黄鹤楼(下)
方国涣一席话感动得于若虚无言以对,自朝方国涣深施了一礼随后左手抱了李如川,右手长剑开路,飞身从窗口一跃而去。孙奇等人对方国涣此举皆自叹服,此时各自惊喜地围了过来。
简良高兴地笑道:“方大哥终于在棋上制住了国手太监,可喜可贺!”方国涣感慨道:“这件棋上事总算结束了……”话音未落,忽闻楼外喊杀声大起,惨叫声不绝。众人俱是一惊,忙拥到窗前向楼外看时,只见于若虚左臂持了李如川,右手长剑挥舞已与人激战上了。邰希本、董守义二人此时自率了官兵远远避了,冷眼看众人搏杀。
那些围攻于若虚的人,见他左臂抱着的李如川面如死灰,昏不知人,胸前吐的全是血迹,已是明白了李如川是在棋上反伤之故,皆自惊异。然而这些激愤的人已不管李如川生死几何,都以手刃于他为泄恨之事,虽被于若虚的长剑刺倒了几名汉子,却是围攻得愈急。
一名大汉喊道:“留下太监,让你走人,何故为他如此卖命……”话未说完,胸前已中了于若虚一剑。那大汉惊骇之下,抽身退去。
于若虚长剑挥处,又连伤两人,暴喝道:“公公性命已危,你们还想怎样?”持着李如川,仗剑而走,自是不想舍下。此时武当的涵虚子、清虚子、太虚子三名道士欺身上来,三柄长剑招招直逼李如川的身形。
于若虚一时应顾不暇,性急之下,手中手剑忽地舞起一阵剑风将自己和李如川的身形罩住。三名道士见状,忙从三个方位挥剑猛攻,自将于若虚缠住,一时间寒光闪动,剑气纵横,混杀成了一团。黄鹤楼上的方国涣、简良等人见了,各是摇头不已。孙奇心中异道:“于若虚不是说约了帮手来吗?为何还不现身?”
于若虚毕竟抱着一个人,有所拖累,身形大受限制,在三名高手的围攻下已然处于下风。清虚子见于若虚露出了破绽,心中一喜,一招“流星探月”刺向于若虚颈后。于若虚忽感脑后有寒气至,身形急缩,微微顿了一下,发簪即被清虚子的长剑削掉,头发立刻披散下来。
忽见于若虚大喝一声,似疯了一般,连刺数剑,立将三名道士逼退。此时清虚子手中的长剑被于若虚狂怒之下击飞出去,涵虚子的道袍也被削去了一大块,三名道士大骇,抽身隐退。于若虚护李如川心切,疯狂之中连出杀手,已无所顾忌,但听得几名抢上前来拦截的大汉的数声惨叫,各是身首异处。于若虚持着李如川且战且走,剑光至处又连杀数人,自令一些人心惊胆寒,不敢上前拦截了。
这时,忽听一人厉声道:“将这太监留下!”随见十余名白衣人围攻上来,为首之人正是白光耀。白光耀挥动手中的一双银钩,荡开于若虚刺来的一剑之后,另手银钩反削。他二人曾经交过手,各创重伤而退,此时一个报仇心切,一个护主心焦,手上自毫不留情。白光耀一心想亲手击杀李如川,所以一双银钩招招攻击李如川的要害处。
于若虚发现是白光耀时,先是一怔,继而舞剑死拼,有时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替李如川挡住白光耀的银钩。白光耀见于若虚如此拼命,也中也自感叹。数招过后,白光耀一钩将于若虚左肩头削去了一块皮肉,鲜血立时流了出来。然而于若虚仍然不放下手臂间夹抱着的李如川,低吼一声,死命向白光耀身上扑来,长剑挥处,自在白光耀胁下刺了一剑。
白光耀想不到于若虚竟然使出了同归于尽的剑法,骇然之下,往后急退,十余名弟子则一拥而上。于若虚已是杀红了眼,剑剑杀着,连听数声惨叫,白光辉以后几名弟子倒在了血泊中。旁边诸人见于若虚疯了一般,各自惧怕,一时间再无人敢上前。于若虚乱发狂舞,仗剑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