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仙子谱第129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简良听了,笑道:“黄老英雄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随又诧异道:“不知蛇山出土了一样什么宝贝,竟惹得许多江湖人物都来抢夺?适才在路上,见有四个人相称‘大洪山四杰’的,为了劫夺此物都负伤败退了。”

黄严闻之,一惊道:“大洪山四杰也插手了,并且都负伤败退了!那六合双刀朱维远果然厉害!名不虚传!”黄寅与黄成义、黄兰兄妹也自惊讶不已。

简良道:“不和是何宝贝?竟连黄老英雄都出马了。”

黄严道:“简大侠是刚刚路经此地,故有所不知。武昌蛇山出土了一样东西,被那蛇山居士敏凤君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得了手去。此事说起来有些离奇,数天前,正值傍晚时分,不知何故,整座蛇山忽然地动山摇,当时黄鹤楼上宴席间的杯中酒都洒了出来。就在蛇山的东南方向震塌出了一处洞穴来,内放毫光,当时围观者甚众,都认为洞中必有奇异之物,然而此洞穴深不可测,一时间无人敢下去。后来蛇山莲花轩的主人,也就是蛇山居士敏凤君,他有一个弟弟叫敏凤忠的,生性勇猛,胆量过人,闻迅赶来,吊以长蝇,探穴寻宝。那敏凤忠进入洞穴好长时间,方负了一只古色古香的盒子出来,观其形状,里面似藏有一件短小的古代的神兵利器,当时好多人都这么认为。说来也怪,敏凤忠取了那盒子出来后,洞穴内隐现的毫光便不见了,那盒子里究竟藏有什么样的神兵利器或宝物,自令人猜测不已,一时间议论纷纷,消息很快便传开了去。当天晚上就有人潜入莲花轩欲盗走那盒子,自被敏凤忠挡了回去。那敏凤君自知时间久了,单凭敏凤忠一人之勇难挡八方盗贼,故急请了高手来护宝盒。如今有了六合堂介入,尤其大名鼎鼎的六合双刀朱维远亲自坐镇,一般人当会知难而退。不过奇物诱人,那莲花轩日后可不会有安静日子过了。”

简良听罢,不由摇了摇头道:“就算那是一件旷世神器或者什么稀罕宝贝,也自是一件不祥之物,谁得到它,都要有麻烦的。”

黄严闻之,点头叹道:“简大侠言之有理,老夫活了一大把年纪,却也动了贪念,险些误了自家性命。”

这时,黄寅一旁探问道:“宝物当归强者,以简大侠的身手,要取那宝物易如反掌,不知简大侠可有兴趣?”简良闻之,摇头笑道:“我又不会什么武功,要那宝刀宝枪的有何用。若是什么稀世珍宝,则更会有麻烦,还是离这类东西远些的好。”黄寅、黄严等人听了,皆生敬意,但却不信简良不会武功,以为谦词。

这时,那黄伦已经苏醒过来,黄兰上前抵声告知了一切,黄伦惊讶之余起身身简良拜谢。黄氏兄弟感激简良大义相救,更是敬服他的本事,大摆宴席酬谢。席间,黄严慷慨许诺,简良日后有求必应,白兆山定鼎力相助,简良一笑谢过。

当夜,简良便在白兆山住下了。第二天一早,简良向黄氏兄弟辞行赶往武昌,以在黄鹤楼摆设棋局。黄氏兄弟自是苦苦挽留,然而听说简良要去武昌,不知就里,还以为简良暗中对那宝物动了心,欲去夺取。黄氏兄弟于是不再强留,欲赠送重金,简良坚辞不受,一笑去了。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五十五回释棋白兆山3

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为历代名胜之地。此楼为方形五层攒尖顶,高五十余米,宽三十余米,四重檐角高翘,宏伟轩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极具气势。登楼远望,但见长江巨流滚滚东去,雄伟壮阔,激人胸怀,自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抒情,寄以忧欢。

此时的黄鹤楼也是一座著名的酒楼,进出者多为公子王孙,豪客雅士。在中部大厅巨幅浮雕的黄鹤屏下,蛇山居士敏凤君正在宴请六合堂的朱维远等人,坐陪的有敏凤君的两个弟弟敏凤山、敏凤忠二人,还有当地的几位名士。

这时,敏凤君起身敬了朱维远一杯酒道:“朱堂主,敏某先敬你一杯,感谢前来相肋,不但在随州客栈吓走了白兆山的毛贼,又在路上击败了大洪山四杰,令敏某转危为安,实在感激之至。”朱维远举杯笑应道:“你我为故交,敏先生大可不必客气。”随后让了让座中诸人,一饮而尽,那敏凤君忙又把酒斟上。

朱维远连饮了三杯,应下了那敏凤君的一番盛情后,便自转了话题道:“此黄鹤楼天下闻名,唐人崔颢曾赋诗一首,竟成千古绝唱!”接着,朱维远清吟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好!”敏凤君等人立时鼓掌喝彩。敏凤君笑道:“朱堂主文武全才,实令我等佩服之至。”朱维远摇头道:“此诗自从那崔颢笔下一出,便已流传天下,识得字的人哪有不会吟诵的,尤以其最后一句‘烟波江上使人愁,’吊古怀乡之情,染人心胸,实为此诗的神韵所在。”敏凤山与那几位名士闻之,暗自点头。

敏凤君又笑着起身敬酒道:“古人多是多愁善感之辈,我等高朋满座,尽兴开怀,何愁之有?来敏某再敬朱堂主一杯。”朱维远一笑举杯应了,随后道:“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诗,被宋人严羽说成是唐人律诗的压卷之作,此言不虚的,就连当时大名鼎鼎的诗仙李太白也对该诗赞服有加。”

敏凤山道:“不错,当年李太白游至黄鹤楼,登高远眺,诗兴大发,提笔欲作,忽见了壁上的崔颢之诗,便留了两句‘心中有诗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随后投笔一叹而去。”

朱维远道:“看来景物感于诗家之意境都是一样的,那李白离了黄鹤楼后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