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机会不难,九王年纪大了,经常生病,只要老迈多病的九王一旦不能理事,那就是最好的机会。而理由就更简单了……
有了这样的推测后,风劲节便写信安抚诸将,劝慰他们与蒙天成合作,又密嘱小刀,叫他脱离军职得以自由后,赶紧前往京中,持他的信物联络救护苏婉贞母子之人,告诉他们等到新君登基,政局稳定下来,就要注意九王那边的动静,只要一听到九王重病不起的消息,即刻让苏夫人宫门告状。
状纸写得好不好不重要,政据是否充足不重要,更不需要考虑,不用担心在宫门告状会不会被打死被治罪,不用操心,宫禁深处的皇帝是不是能得到消息,只要敢告,就一定会准。
而只要年轻强大阴冷的瑞王出了手,老迈的九王,必不能幸免。
风劲节甚至可以确信,三年之内,自己期待的这一切都将得以完成。
因为瑞王的宣传,卢东篱将在民间得到极高的声望,这声望对于卢东篱的家人,会是最好的帮助和保护,而瑞王在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忠良的爱护补偿,也一定会好好厚待苏婉贞母子。想来,他们未来的生活,倒是不必忧烦的。
至于卢东篱自己,看到自己被杀,悲痛欲绝自是免不了的。但他本来是心怀天下之人,想来总不至于终日沉浸于悲痛之中,更何况还有三四年的时间叫他淡忘。再加上要能看着九王一党的下场,以为冤仇已报,心情总是要慢慢好起来的吧。
身旁有娇妻爱子相抚慰,又还有为天下百姓谋福之大志,哪里还会有太多时间伤感悲痛。
风劲节觉得自己可以放心,他把一切都安排到最好了,如何救护卢东篱,如何劝慰卢东篱忍辱待机,如何安排他们一家团聚,如何在平反后,帮助他恢复身份地位。
一切一切,他都自觉思量周全,断无差错的,所以乍闻三年时光弹指过,第一句问的就是卢东篱。
此刻听张敏欣淡淡说来,他心中暗道:“果然如此。”想是一切,都照他的推测发展,便觉心间最后一缕牵念已去,终于可以一身轻松地去面对课题通过之后,无比光明的未来了。
当然,也不是全无遗憾的,比如瑞王相害之仇。
其实对瑞王,他也是留有后手的,只是……
一念及此,风劲节忽得微微摇头,苦笑了一声。
:
今天这一章也算是对一些事情解难释疑了。
因为看到好多贴子,说起卢东篱之死,又有读者指出我有,因为卢东篱即然立刻死了,前文中,为什么总会有多年之后,这样的字样等,所以我想还是早些释疑好。
另,今天看到好几篇长评,狂高兴,其中桔子那篇分析风劲节和卢东篱关系的,写得实在太到位,太好了,我觉得有许多话,就在我心里,我却不知道怎么说,却叫她用最合适最贴切的语句说出来了。
还有就是,我本周的精加完,暂时无法加精,只好等到下周,再把这么多好贴子的精重新补回来了。
这个最后的最后啊。笑咪咪,召唤月票中。
正文第四部《风中劲节》第八十六章受骗
更新时间:2008…7…2314:32:48本章字数:3692
网友上传章节第四部《风中劲节》第八十六章受骗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瑞王,这一点,只有风劲节自己心连卢东篱也因为并不曾见过瑞王,对他的性格城府俱不了解,想来,也猜不出真相。他最多也只是能推测出这件事,瑞王有可能牵涉其中,但绝不至于是主谋。
包括卢东篱在内,所有人因为不知情,所以也就不会有额外的痛苦。只要知道九王一脉受到报应,一切冤案平反,也许心中长年的苦痛就会平复,他们的人生都将重新回到平静而正确的方向。
所以,风劲节虽然最后还是写了一封信,说明整件事的真相,并对未来后事,做出诸般布置,却始终有些犹豫不安。
如果不知道真相,卢东篱也罢,定远关其他的将士们也罢,都会以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他们已经为死去的朋友争得了公平,虽然有憾,总算还可以安心。他们可以继续在新的君主的带领下,保卫国家,替百姓做事。
而一旦揭露真情,面对着他们理应效忠的君主,这会让他们置身于极之痛苦的两难之中。
更何况他所安排的一干后手,也必将掀起赵国的很多风波。利用那牵动赵国整个商业命脉的大小商家们所能造成的影响,利用已经在各地军中掌有权利,而动用属于国家的军队。利用卢东篱对他的感情和歉意,引导他走上充满血腥和阴谋的复仇之路,这一切,到底应不应该?
如果自己真的这样做,到底对得起谁呢?
那些庞大的商业力量,固然是他多年经营才形成的。但当初只是为了赚钱胡闹,并不曾真正想过要以之行权谋暗算,所以,并没有刻意向这方面安排或训练人手。那些商人们只是感激他的知遇提携,才肯尊从他的意愿。但那些富可敌国的事业,何尝没有这些人自己的血汗付出,平白利用他们的感恩之心,将他们拉进如此血腥可怕的风波中,合适吗?
定远关的将士们与他,也算是一场同袍兄弟,同生共死这么多年,却利用他们心中的愧疚不安,让他们把保家卫国的刀剑指向君主,平白毁了他们的荣耀,自豪以及光明远大的前程,这样,是不是太过卑劣。
至于卢东篱,忍死偷生,蒙尘含垢,还要时刻忍耐着因好友之死而产生的内疚和痛苦,这已经够惨的了,好不容易才能重见天日,重过幸福安定的生活,真的要去催毁这一切吗?
再说瑞王虽然阴狠,却比其他的君主们目光远大,看得清国家的问题,他若在位,没准还真能有许多利国利民之策。在国家已渐渐安定,百姓有可能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为一人之私仇,而掀起风波变乱,这也是卢东篱所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