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读者,因为知道我生病,特意写了评论来支持我。
还有,因为看到一些男性读者攻击性的贴子,很多读者站出来支持我,维护我,为我,为小楼说话。
一切一切,令我极为深感。月票也好,收藏也好,推荐也罢,对于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肯定。每一篇长评,每一句认同,每一声支持,对于写文的人来说,都是继续下去的动力吧。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起点到目前为止,应该仍是男性作者或读者战主导的网站,很多男性读者,不接受耽美,不理解耽美,也是很自然的事。
对于一些走错道,点错文,不小心看到小楼,因而心理不适,因而需要发泄的读者,我个人也并无敌意,当然也不觉得自己需要为此负责。
我想,对于女频写文,特别是写耽美文的女生来说,这种敌意和攻击是必须习惯并且漠视的。
遭受这一类攻击的,并不止我一个,而被攻击得最厉害最猛烈最多的,也绝不是我,所以,这一类,只针对耽美与否,是否变态的谩骂或责难,是不会对我有任何伤害的。请所有为我担心的读者放心,也希望读者们不必为了这一类的贴子而生气。感激每一个支持我,为我辩白的朋友,不过,其实这一类的贴子是可以不必理会的,所以并不希望大家为此而去争吵而去花费精神,
真的,非常非常感谢。
正文第四部《风中劲节》第七十三章疑团
更新时间:2008…7…2314:32:43本章字数:4065
网友上传章节第四部《风中劲节》第七十三章疑团会死,是因为这个吗?
风劲节冷眼望着四面八望,忽然间涌出的无数陈军。
历次做战,漠沙族都配和他们不断袭扰陈军的粮道。一支军队横穿沙漠,补给线绵长且在风沙中极难维持,这么明显的弱点,任何一个兵法家也不会放弃打击的机会。
这一次陈军以八万人马来攻,人手绰绰有余,在吃过那么多次亏后,要再不加强补给线的防卫,那才真是怪事呢。
故意以粮车设陷阱,引诱劫粮者出现,任何一个足够聪明的将领都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吧。
抬眼望处,到处都是陈军的旗帜。到处都是浩浩荡荡的军队,黑压压的战马呼啸而来,而喊杀之声,把大漠的风沙都给压住了。
看起来,足有上万人马吧,可惜啊……
风劲节微微挑眉,环视四周将士,这样的阵仗想要留下我的性命,似乎还远远不够。
三千铁骑,环绕在他的身旁,眼看着无数陈军逼近,不要说人,就连战马也没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
所有人的神色都是沉稳镇定的,刀已出鞘,箭早上弦,他们等待的,不过是主将的一声命令。
他们是定远关最精锐的军队,最勇悍的战士,他们是由战神之称的风劲节,亲自教导出来的士兵,他们有足够的战争经验,足够的勇气,足够的信心,以及足够的准备,迎接任何艰难的战斗。
风劲节微微一笑,对小刀点点头。
早已按捺不住的小刀,猛然扬手,一道异彩直飞九天,转瞬间便在天空迸出无数灿烂的火花。光芒耀目,数里可见。
同一时间,风劲节信手一挥,三千铁骑便如三千道旋风,直冲向敌军最多,包围最厚之处。
双方刚一接触,已是血流成河。
生命如烟尘般转瞬逝去,到处都是飞溅的鲜血,横飞的肢体,而惨叫声,呼嚎声,倒地声,钢刀砍入血肉的声音,刹时响成一片。
“敌人退兵了,退兵了。”传讯兵气喘吁吁带来的消息,让整个定远关所有的将领都登上城楼,遥望城下那连天的营帐。
十日前,陈国的大军才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卢东篱乘他们不及扎营时,命令重将领兵去城外冲杀过几阵,斩获颇丰。
但陈军到底人多势众,渐渐稳下阵脚,卢东篱也绝不肯贪功冒进,使鸣金收兵了。
此后,陈军多次组织攻城,都被他们稳稳击退。
转眼间攻防数日,胜负还未分,陈国的八万大军,就已经开始组织退兵了。
众将大多喜形于色:“定是劲节那边得手了。”
卢东篱却神色凝重,面有忧色:“我从没有怀疑过劲节会不能得手,但是……各位不觉得奇怪吗?他们八万大军,如此声势浩大地来袭,可是前几天的攻防,都不过平平而已,即未出尽兵力,也并不特别激烈,甚至还不如以前三四万人马来攻时,那么拼命,倒象是有意保存实力,半点也没有誓死夺城的样子。”
众将脸上喜色渐褪,大家互望几眼,终于有人道:“其实我们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我们城坚军锐,从不松懈。他们被隔在城外,就算有什么诡计,也难有施展的机会啊。”
“是啊,若是他们人数少,有个三四万,我们还猜他们是认定攻不下城,索性随便攻几场,打不赢就走,也好交差,可他们有足足八万人马,我们城中军士加起来还不到三万,在这种绝大的人数优势下,任何有志气的将领,都会尽力尝试一下才对啊。”
卢东篱定定望着城下,那一队队整齐划一撤走的陈军:“还有,他们撤兵撤得太快了。就算劲节截断了他们的粮道又如何呢?他们才刚来没几天,随队带来的存粮最少还能保证再战半个月,他们撤兵撤得这么快,只怕这其中另有我们所不清楚的内情。无论如何,八万大军,绝不可能儿戏般地白白发兵一场。”
他心中飞快地回忆古今战役中,大军临时撤兵的诸般可能,粮草用尽之外,最常见的可能就是主帅战死,和国内有变。
这主帅战死,虽然他们在战场上并没有发现。但就算是最了不起的将军,在战争眼看就要胜利时,被某个毫不起眼小兵的流箭射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若是敌军的主帅在战场上受伤,被亲卫救入营帐,伤重身死后,部将们瞒丧不报,及时退兵,这倒是最正确明智的作法。
可是看那些陈军退兵,井井有条,毫无慌乱之态,后军拔营起寨,前军列阵护卫,一队队整齐划一地离去,若无很多将领沉稳冷静地指挥,绝没有可能做得这么好。
如果主帅身死,将领们还能有这么沉稳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