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徐明大元帅发出这声号令后,低下了他那高贵的头颅,他实在不愿意看下去。
无论是帕比人还是可可尔那最后忠于他的十万军队,首先听见的是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呼啸声,那是上千支强弩的齐射,跟着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那是大将军炮在发出怒喉,他们在一起喝问对方为什么非要来伤害自己的皇帝,难道你们真的不怕死吗?最后进攻方突然奇怪,怎么刚才还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突然一下就乌云蔽日了呢?原来那是十万箭雨!
连常天和越清都垂下了眼皮望着地面,只有唐越楚兴奋得圆脸通红,这次出征搬空了恒帝国在燕京城内的武库,他在默念着那些为保护他丢掉性命弟兄的名字。
仅仅是第一轮,帕比巨人和可可尔的骑兵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战力,熬震惊了,但他没有停止脚步,还是往恒国皇帝面前冲去,没有人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
恒国军令旗再展,左右两翼包抄了过来,常天没有和熬接战,而是和越清与徐明往后隐去,八十万大军包围下的六万余人,犹如大海上一艘巨大的战舰,此时大海上掀起了巨澜,战舰在不甘心中挣扎着、扭动着。
可可尔的龙刀举起、落下,再举起、再落下,无数恒国士兵倒在了那口已经砍钝了的龙刀下,直到一支箭矢射入了这位铁血征战一生的大汗胸口。
可可尔最后望了眼天上的太阳,怎么不再那么眩目?而是变成了一个?他瞬间终于领悟了大巫师关于一个太阳和无数个太阳的预言,笑着倒了下去。
可可尔选择了光荣的战死,后世人没有因为他最后的战败而贬低他,无论如何,可可尔是东方的罕见的霸者,如果,如果不是,他一定能打到西方去,用他的龙蹄实现一代霸业,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许多学者曾为可可尔感慨:既生常天,何生可可尔!
东方最后一位君主的倒下并没有停止这场杀戮,熬和他身边的十二位雪龙战士仍然直接往恒国皇帝常天的地方扑来,死在他们棒下的恒国士兵根本就数不清。
巨人们实在太强了,只可惜这是场蚂蚁啃大象的战斗。就在这时,恒国军阵后鼓、角大响,所有恒国士兵退潮般脱离战斗,将整个战场围成了一个很大的圆圈,把对方包围起来。熬奇怪的看着对方,名都的泪水已经流干,他默默地下骑将父亲的遗体驮在他生前的坐骑上。
从恒国军阵中走出哼哈两位巨人,他们代表恒国皇帝要求双方停战,不要将这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杀戮继续下去,提出了优厚的停战条件:一、所有被包围的敌军只要放下武器,都可以回归故里;二、送给帕比人黄金二万两、白银一千万两;三、允许帕比人将来迁移到黑土平原去生活。
熬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结局,他要求和恒国皇帝说话,常天催骑向熬走了过去,挥手制止任何人跟上来。
熬也离开本阵。
“为什么?”熬问道。
“你们缺乏的是生活物质,这一切只要你们愿意归属大恒帝国都很容易解决,我们之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常天含笑说道。
熬点点头,从恒皇的笑容中他感受到了什么。
“我族愿尊您为帝,不过那只是对您一人。”熬如此说道。
“哈哈哈,好,我们一言为定。”常天不想过分逼迫对方,他相信这些巨人感受到大恒帝国的好处之后会真心臣服的。
常天最后也答应了名都要求将其父亲的遗体安葬在故乡温都尔的请求,并拨付白银100万两为可可尔修建汗陵。名都婉拒了恒国皇帝希望他效力的要求,黯然交出自己的射日弓,做出此生绝不再和恒国作对的誓言后驮着父亲的遗体去了,去了,一直隐没在秋天枯黄的草丛中,隐没在夕阳的余辉里~~~~~~~~~~~~。
第七卷第十三章功劳最大
马金星和林沁赶回常天身边与可可尔的最后一战已经结束了,马金星听说耶律齐在两军阵前吐血而亡当即朝北方叩拜了三下,悼念亡友,他知道这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知心朋友是为什么死的,虽然两人之间因为政治观点的不同而分道扬镳,但两人同时站在那个时代巨人的肩膀上所能看到的一切是他人所无法想象的,那种心灵上沟通并没有立场的不同而断绝。最后,马金星向皇帝提出能将耶律齐的夫人接回燕京由自己来照顾她未来的生活,因为耶律齐无后,也没有朋友,和草原各部族首领罅隙也很大。常天同意了这个请求。
关于耶律齐与马金星之间后人根据两人的事迹进行评价,大多数认为不太具有可比性,因为两人后期在各自国内担任的职务相差太远,耶律齐相当于是可可尔半个脑袋,唯一的宰相,而马金星不过是四阁老之一,而且并不主管军事,但这并不能抹杀两人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耶律齐都被当作阻挠历史进程的反面人物进行宣传罢了。
后来马金星临故前对后人曾说过:我这一生是幸运的,但我没什么朋友,如果非要说有,那只有一个半,耶律齐、公孙纠、皇帝常天。
后人猜测马金星之所以认为自己和那三位都只能算半个朋友意思是:耶律齐政治观点不同算半个,公孙纠实际交往甚少也只能算半个,皇帝常天之所以也算半个,那是因为皇帝不可能有朋友。可常天后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