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早已不堪忍受的唐思思附和着。
常天看了看有些狼狈的两位大美人,哈哈一笑,说道:“今天终于知道什么叫汗如雨下了吧?”
唐思思和樊馨同时狠狠的瞪了常天一眼,搞得公孙纠等人忙低下头去。
来到南面,只见四周有许多木架,木架上横跨着一节节的竹竿,交接处以铁钉固定,一张张天幕般大的布匹便披挂在这些木竿上。
“我知道,这是船帆。好壮观啊。”唐思思兴奋的大叫起来。
“哦,这就是船帆啊。”常天学着思思的口吻开起了玩笑。
羞得思思举起粉拳却又放了下去,但眼神中明显告诉常天:现在人多,给你点面子,等没人的时候再收拾你。
“陛下擦擦汗吧。”眼看汗珠都快流到常天眼帘了,陈庆之提醒道。
常天挥了挥手,踌躇满志的说了句:“不必了,朕就是要天下人知道,我大恒帝国的江山是靠汗水换来的,任何人都必须流汗,哈哈哈。”
“陛下英明。”众人绝对没有商量,同时说出了这四个字。
最后来到的地方就是船钨,也是整个船厂最重要的地方。舰船的龙骨是以铁筋绑束当时联合大陆上最好的樟木而成,另一边的工人则拿着锥子赶制着船橹,熟练的削制着。
在造船专家的指挥下,工人门将厚厚的木板依次堆在龙骨两侧后予以修正,使木板和龙骨完全契合,再用铁钉固定,整个船壳便算是初步完成了。
然后就是立桅杆,高达十五丈材质坚硬的杉木由七、八十名工人扛着,先平放在龙骨旁边,一端绑上绳索,待指挥的手势一笔,一声吆喝,工人们将笔直的杉木腾地拉起,立于龙骨之上,紧跟着就是固定,一根高耸入云的桅杆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当然就是船体内部的装修和外观的绘画等工序。常天突然想起一件事,问越明道:“那些火炮何时能够运到?”
“不用半年,冯大人已经赶到川东加紧督造了。”越明回答道。
“恩。庆之,你要抓紧时间利用原先的海船训练将士,我看兵员就在沿海地区新征,熟悉大海,基础好嘛。有什么难处就请吴王帮忙吧。呵呵”常天转过头吩咐陈庆之,又笑着看了眼公孙纠。
两人齐声应道:“是的,陛下。”
大恒帝国的新造海上战舰后来按照陈庆之的建议共分六种:体积最大的十五艘称母舰,长一百五十余米,宽七十余米,十三道桅,在当时的联合大陆简直就是令人恐怖的大,就算是当时号称海上第一强国神圣查里曼帝国无敌舰队的旗舰也不过长百余米,太阳帝国那些七十余米的战舰在这十五艘巨舰面前相差实在遥远;另外还有龙船、粮船、兵船、水船、战船。
龙船长一百余米,宽五十余米,八道桅,负责运送坐骑;粮船和兵船运送粮食和兵卒,体积比龙船小,大概长七十余米;水船主要装淡水,体积更小一些,只有五十余米长;战船为舰队的战斗主力,长八十余米,略小与龙船,初步计划建造一百余艘。
另外还有一艘长达200米的特巨型战舰,据说是陈庆之提议专门为皇帝打造的坐船,称之为天舰,由于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所需的黑柚木只有大陆极北帕比巨人生活的地方才生长,而且数量极少,所以建造比较缓慢,好在在这块大陆上只要你出得起钱,就没有买不来的货,那些商人有的是办法。
装备这支舰队的耗费是非常惊人的,傅子文早就叫苦不迭,不说别的,将每艘战船都装配齐火炮,就需要将近一千门,再加上配置的水手、兵士需要近十万人,完全成军需要的银两更是天文数字,还有将来舰队的维修、各个地方修建停靠的港口等等还没计算在内。但常天这个皇帝什么都很精,就是怎么花钱不“精通”,挣的永远没花的多,或者是他根本就不想精通吧。为了应付迁都、收复黑土平原的军费等等已经让傅子文焦头烂额了,成立新帝国海军舰队的开销一点也不亚于迁都,这还没算上远期费用。
唐越明和陈庆之哪里知道人家的难处,天天派人追着傅大人要钱,不给就干脆不走。无奈之下的傅子文只好再次向全国的商人高息举债,再东挪西借的,才算勉强对付了唐越明和陈庆之所需。可笑的是,后来只要傅子文一听见炮响,总会自言自语的唠叨一句:“二两。”当时川东兵器厂火炮炮弹的成本是白银二两。可见此人计算之精确。
大恒帝国目前主要的财源还是西川,其次是西北,其他地方因为连年战争,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花钱,推行的新政还没有得到实效。
傅子文这位传奇商人出身的恒帝国财神爷碰上常天这么一位主子,是有苦无处诉,常天好象认为他会变银子出来似的,从头到尾也没有因为经费问题而停止过一刻前进的步伐。所以后世有人评论说大恒帝国的辉煌,傅子文要占三分之一的功劳!此言虽显夸张,但事实上假如常天身边没有傅子文那颗天才的理财头脑,整个大恒帝国的战车绝对驶得没那么快。就连常天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视察完造船厂的常天兴高采烈的邀请大家去安顿常天一行的地方喝一杯,按照玄黄族几千年流传的规矩,皇帝请臣子吃饭,那叫赐宴,君臣是不能同席而坐的。但常天早把那套给废了,想想连后宫三千不要,三呼万岁不要,连跪拜之礼都能取消的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
常天今天确实很高兴,许多年没喝得如此痛快了,酒喝多了,大家也就比较随意了,何况在坐的都可谓是近臣,常天没多久就开始公孙兄、越明老弟,把这些老称呼给端了出来。其他几位在皇帝都喝得这般模样下,情况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唐思思看看不能再喝下去,连着使眼色给众人,公孙纠最知趣,立马起身告辞,其余两位幸亏还留得最后一分清醒,也不管这会皇帝同不同意,纷纷歪歪扭扭的流之大吉了。
嘟囔着的大恒帝国皇帝安寝之前,做了一件令两位女士难堪的事情。皇帝死拉着皇后和贵妃的手不放,非要三人共寝不可,两位女士哪里想到会这样,粉脸羞得通红,唐思思还好点,毕竟对常天的怪玩意知道得多了,樊馨却来了句:“请陛下自重!”
常天半醉迷糊之下也没听得十分清楚,还以为是劝自己少喝点,哈哈大笑了几声,说道:“没事,思思知道,你男人我喝了酒才~~~~~~~哈哈。”思思大窘,樊馨更是羞得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等到樊馨死命要挣脱常天的手,这位喝醉了的伟大帝王才明白人家敢情是不乐意陪寝,狠狠的道:“这是圣旨,淑贵妃与唐皇后陪寝。”并猛的坐起身来,一把扯掉了樊馨身上的外衣,露出雪白的臂膀。
樊馨最是讲究礼仪之人,听闻常天说出了圣旨二字,还当了真,委屈得泪珠儿在眼眶中打转。思思看闹得实在不象话了,一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