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联合古陆恒天大帝传第3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你们看这里如何?”少年一边指了指面前的这片土地,一边抽出插在腰间的折扇给自己煽了几下。

“公子好眼力啊,这里地势平坦,又有水源。”

“不错,不错。土真肥啊!”

“很好,很好,还是公子会挑地方!”

一帮人极力奉承着被称为公子的蓝衣少年。

“那就选这里吧。你们安排一下,既然军屯,就由裴将军的部队派人管理好了!地方上负责提供农具和种子等必需品。银两由漳州统一支出,不需要地方上负担。”少年笑着说道。

“常公子放心,包在末将身上就是。”被称为裴将军的青年将官叫裴元仁,矮壮的身材,浓浓的眉毛下面一双不大的眼睛很是有神,今年才十九岁,就已是西川军队中最年轻的兵团级将领,此刻拍着胸脯打着包票。

“在下这边~~也都已经~~~安排妥当,就等公子一声令~令下了,呵呵。”一个肥肥胖胖穿着县令官服的家伙大概刚才奔跑过急,喘着气陪笑回答着。

“呵呵,虽然父亲命我为主事,不过小子经验不足,大部分事情还得依赖诸位啊!屯田滋体事大,对西川未来的发展影响甚深,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点、事事费心才是。”少年说完给周围的人施了一礼,慌得众人急忙还礼,嘴里不停地说着:

“公子客气了,客气了!有事尽管吩咐便是。”

“是啊,是啊,这都是下官份内之事嘛。”

“公子发明推行的军屯,既解决了大量流民的衣食问题,又开发了这块肥沃的土地,实在是功在千秋啊!”

“言重了,言重了。军屯古已有之,一千多年前一代枭雄操曹不就在中州以北施行军屯,为后来统一玄黄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吗?常天可不敢贪古人之功啊!哈哈”

常天拜别师傅回到汴梁后,劝说父亲来到西川任太守二年了。那些年由于玄黄西北灾害连年,流民起义不断,大量难民涌入西川。而西川虽然广阔,却并非富庶之地,经济也不发达,一时间难以安顿如此之多的人口,经常有聚众闹事的事情发生,令西川太守常礼头痛不已。常天建议学习古人军屯之法,被父亲接纳,并任命自告奋勇的儿子常天担任军屯主事。

“小乌,我们走。”常天拍了拍心爱的坐骑乌云珠。

“公子、各位大人,下官已略备薄酒,还请赏光啊!”肥县令赶忙挽留欲走的太守公子。

“这,那好吧。”常天毕竟年少,不好拂了当地父母官的面子,答应下来。

肥县令见太守爱子应承了,高兴得屁颠屁颠的,吩咐手下赶紧先回去准备准备。

晚宴极其丰盛,鱼翅、燕窝、猴头等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半只更珍贵的熊掌。这些东西在当时来讲可说是非常贵重之物,即便在常家父子这样的世代高官之家也是难得一见的。

常天当时并不知晓这些东西价值几何,只是觉得新奇,大快朵颐之下赞不绝口,高兴得肥县令脸上的油都快笑滚了下来。

直到第二天,常天在返回漳州的路上偶然问起随从,才知道那餐晚宴至少得花费一百多两白银,把他吓了一跳。别的常天不知道,但父亲担任太守一年的薪俸还是了解的,玄黄帝国太守一级的官一年的薪水是一百五十两白银,县令才七十五两!也就是说常天一顿饭就把那个县令一年半的开销给吃掉了。

这顿在肥县令家的晚饭给少年常天上了很好的一课,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很多,却不得要领,索性决定回漳州问问父亲再说。

常天自小生在官宦世家,常家祖上有德,留下不少产业,而且到了常天这一代已是三代单传,男丁不旺,加之常礼为官清正,所以常天从小既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又对官场的那些阴暗东西不了解,不懂这些也不奇怪。而且,常天无论在父亲还是在师傅那里学到的都是军、政、武等方面的知识,从没真正接触过官场。

常礼听完爱子的故事和疑问,捻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

看着常天疑惑的眼神,西川太守说道:“天儿,你苦学军政没错,不过政以民为本啊,这个政里面可不简单,你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请父亲指教啊。”

常礼想了想,说道:“恩,我们先来算一笔帐。以那个请你吃饭的县令为例,他一年的薪俸是七十五两白银,就按一家六口来算吧。按照现在西川的物价,你知道一个人一年需要多少花费吗?”

常天摇摇头。

“好,那为父帮你简单算算。县令一家六口,平均每年每人有十二两多的收入。按照现在西川的物价,一石大米是半两白银,其他生活必须品都可以大米换取,大概保持比较富裕的生活标准一年八两银子一个人就够了。”

常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可你要知道这笔帐算的仅仅是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还有其他生老病死、孩子上私塾,礼尚往来等等开销都还没算进去。况且,这还是一个堂堂七品县令的状况!往下的官吏呢?”常礼顿了顿,继续开导道:“还有,县令以上主官一般还要请师爷,家里还要请佣人,这些也是自掏腰包。至于招待费用,这里面有两种,一种是官付,就是招待官差的,一种是私付,这是招待那些因私事过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