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要公开向老百姓开坛**,按北唐国留下的传统,胡未需得去那天坛**,而这天坛则位于上京城中心。
按大罗教规矩,胡未这一路上也得徒步而行,不得骑马或者坐马车,借用任何交通工具,以示对大罗神的尊敬。
所以胡未也是带着戒戒,一路上根着皇甫英他们,老老实实的步行而去。
只是这一路上,他也是心事重重,几乎没怎么说话。
那空续和绝清也一路跟着胡未,空续依旧是一脸风淡云轻的表情,一副得道高罗的模样。
过不多久,胡未他们来到了上京城中心,也就是那传说中的天坛。
这天坛听着神圣,其实也没有什么太过特殊的地方,平常都是北唐国王室祭天的地方,说起来也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场,不过与普通广场不同的是,这天坛还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区域,并不是一片平坦之地,从外面到中间,地势由低到高,有着许多的台阶。
而在天坛中心,也就是最高处,已经用木头等东西建起了一个巨大的高达十多米的台子,台子呈四方形,长宽都为六米,正是用来给胡未**的坛子。
这高坛自然是皇甫英安排人连夜搭建起来的。
对于北唐国王室来说,现在已是刻不容缓,现在那南楚国伏虎尊者已开坛**两个多月,南楚国上下群情激昂,对北唐国虎视眈眈,北唐国内则是人心惶惶,甚至民间开始出现各种各样预言北唐国要覆灭的歌谣,所以皇甫亮才命令皇甫英连夜搭建高台,请胡未这位降龙尊者开坛**,以挽回北唐国日衰的气运。
当然,按道理来说,这样子也确实有些仓促,以前的时候,那阿罗汉和大阿罗汉降世,一般也会向百姓开坛**,不过在开坛**前,都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且不说阿罗汉和大阿罗汉降世之后,都得重新修行,因此也不可能一降世就向百姓开坛**,另外一般来说其在开坛**前还要至少斋戒一月,而在同时,这天坛也是要早早布置,所以本来的话,也绝不会只有一个高台这么简单。
不过现在情况特殊,也是顾不得这么多了。
在胡未他们到达天坛的时候,那皇甫亮居然已是亲自等在了那里。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皇甫亮便亲自迎着胡未登上了中心处的高台。
只是胡未看了看四周之后,却不由有些讶异和茫然。
只因除了皇甫亮皇甫英合皇甫悠,还有空闻和阿姨,以及空续和绝清外,这天坛上只来了不到几十个老百姓。
而且来的这些个百姓也都是对这胡未指指点点,面露质疑之色,并没有多少尊敬之意,似乎也根本没有在意胡未是什么降龙尊者降世一般。
第二十章出其不意
(六千字大章,呵呵。Www!)
虽说胡未也知道这一个月下来,他这所谓的降世尊者的声誉已是被莫名其妙败坏得差不多了,老百姓对于他,可以说少有尊敬,而是更多嫌恶,甚至说憎恶,但胡未还是没想到自己开坛**了,居然只来了这么几个人。
而且在这几十个老百姓之中,还有一小部分是小孩子,正在到处追逐玩耍,只怕他们单纯就是来这天坛玩的,其他的百姓也是对胡未指指点点,一脸好奇,有得还显得有些不以为然,因此他们究竟是不是来听胡未诵经**的也实在有些怀疑。
或者说这些人就算确实是来听胡未诵经**的,但只怕他们对于这位降龙尊者也没有多大的敬意,应该更多的是抱持着好奇和怀疑的心思。
胡未也不由有些感叹,怀疑自己这所谓的降世尊者的人品是不是已经降到了负数,原本这大罗教降世神明向百姓开坛**是百姓最向往的事情,结果到了他这里,百姓却是根本不买账了。
而胡未原本就有些心虚,毕竟他这降世尊者其实是个冒牌货,这大罗教中得蛊经也就只会念念最基础和浅显的心平经和气和经,其它那些高深的经文他根本就不会,如果不是因为空续他们直接欺到了他的头上,想把他当成傀儡一般控制,他才被激起了脾气,否则的话他自己宁可整日宅在大罗寺中混吃等死,还真不愿意出来开坛**,以免到时候丢脸。
现在因为种种原因,他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正式向百姓开坛**,结果就来了那么几个人,也一下子浇熄了他的热情,使得他更是心虚起来,站在台上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等在这里的皇甫亮早就是一脸铁青,沉声问皇甫英为什么来的人这么少,该不会是没通知百姓。
皇甫英则是一脸难色,将皇甫亮拉到一边,说自己昨天离开大罗寺后,便马上安排工匠过来搭台,一边也派人出去,向百姓告示今天降龙尊者将在天坛公开诵经**,只是昨天决定之时到现在不过一天时间,这准备工作也实在有些仓促。
不过皇甫英除了委屈外,也很是有些疑惑,说他也是分派了许多人出去通知上京城的百姓,按理来说,就算百姓们憎恶这降龙尊者,对于降龙尊者的诵经**也不感兴趣,来的也应该不止这么几个人。
正说着,皇甫英一手下亲卫跑了过来,跟皇甫英报告说,他们去通知老百姓过来听降龙尊者开坛**时竟然遭到了大罗教一些年轻弟子的阻扰,那些大罗教的弟子说这降龙尊者连斋戒都没有做,便来开坛**,完全违背了大罗教的教规,玷污了伟大的大罗神的形象,也是对大罗神的不尊,百姓们如果去听降龙尊者诵经**的话,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只怕还会引来那大罗神的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