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最新有一个政策,就是凡是因伤致残的军人,和立过二等军功以上的军人,国家会百分之一百的报销他们一生的医疗费用。不仅如此,对这些军人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这三种关系的人,会对住院疾病报销百分之九十的医疗费用。当然,这个政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一下子恐怕还办不到,所以决定先在少数地区进行试运行。等到国家财政更加强大了,试运行的反馈情况作了分析,再准备推广到全国范围。”
江之寒顿了顿,眼睛扫了眼坐着的人,接着说:“您听明白了吗?幸运的是,在试运行的地区和名单里面,楼哥是符合资格的,我提前把消息告诉他,然后回来给您报个喜。所以,您以后就不用担心医疗费用的问题,如果只出百分之十的话,楼哥的收入还是可以支付的。而且,我们公司也有特别规定,职工亲属需要住院,有重大疾病的话,会给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八不等的医疗补贴。这样算下来,摊到自己头上的钱就不多了。”
江之寒讲的有些复杂,楼母还不太明白,她女儿抹了抹泪,对她说:“妈,这个意思就是,如果看病要圆,我们自己出几块就可以了。”
楼母有些不相信的问:“不是说透析这样的是不能报销的吗?”
江之寒很肯定的说:“我专门帮您们问过了,没问题,一样报销。到时候您们把单据交给楼哥,需要他出面来报销。”
楼铮永深深的看了眼江之寒,如果他不知情的话,他也一定也会有些相信这个说辞吧。特别是江之寒那种肯定的语气,不容置疑的模样,还真有领导的派头。低下头来,楼铮永心里想,这样的恩情,只能一辈子来回报了。
张姐把自己和楼铮永住的房间让给江之寒住,而两夫妻去住客房。江之寒当然推辞,最后还是拗不过她的好意,去住了他们的房间。
到了客房,张姐拿出儿子拿的红包,责怪的对丈夫说:“你怎么不开口谢绝呢?这个钱太多了,里面足有八百块呢。再是老板,挣钱也是不容易的啊。”
楼铮永苦笑着摇摇头,“多十倍的人情债都欠了,也不在乎这点了。”
张姐说:“怎么?你那个报销的名额是之寒帮你争取到的?”
楼铮永说:“这个事情,出我口,入你耳,别人可是谁都不能讲,包括姐姐妈妈。”
张姐见他说的郑重,连忙答应了。
楼铮永说:“哪来什么报销?这钱是他出的。”
张姐啊了一声,张大嘴久久合不拢来,“可是……他……说的”
楼铮永说:“不这样说,父亲难道会接受别人的钱,让我欠着债?”
张姐说:“可是……很多的钱呢。”
楼铮永说:“我慢慢还吧。之寒说,以后的收入还会高很多,把钱还清应该没有问题的。我相信他,你知道,肖哥告诉我,他也是工人家庭里出来的,自己打拼,一年多就挣下这么大的公司,是个奇才!所以,我相信他的判断。”
张姐叹口气,“你这个小老板……哎,他说的这个,我可是一听就信了。真是的,他才多大?”
楼铮永说:“我也事先不知道他这个说辞。要不是我知道真相,我也会信的。你没注意到他讲的细节?是试运行,所以即使父亲在别处听到没有这回事儿,也可以推托说不是每个人都在第一期名单上的。又说需要我出面报账,所有的一切都不会过他们的手,他们就不可能知道真相了。你明白不?”
张姐跟着又叹了口气,“小红我已经觉得比我聪明多了,和他一比,啧啧啧……”
楼铮永说:“之寒说了,定期透析的话,父亲的身体应该会好不少,到时候让你到中州来,不要再两地分居了。”
张姐把头埋进丈夫的怀里,“我难道愿意和你分居?可是……即使爸爸不需要照顾了,还有儿子呢。”
楼铮永说:“之寒说,儿子的题,他也可以想办法解决。肖哥的儿子,现在就在七中附。”
张姐喃喃的说:“遇到好人了呀,也是你的福气。”
楼铮永叹道:“这个情,大概一辈子也还不清了。”
多谢支持)
211体验
江之寒清晨起床的时候,有了下农村的第一次惊险经历。;他绕过猪圈去简陋的茅房的时候,好像惊醒了两只猪。江之寒不是很肯定,他蹲在茅房里,总觉得有四只猪眼睛亮亮的盯着自己,心里有些毛,草草解决了战斗,就跑了出来。路过猪圈,孩子气的秀了秀右臂的肌肉,小声说:“老子不怕你!”
清晨五点的村庄,还被冬日的寒气笼罩着。
江之寒也不敢怠慢,打起精神做了下热身活动,又打了一整套杨家拳几遍,身体慢慢的热乎了。江之寒打的兴起,最后一拳打出,吸口气,对这面前一棵极粗的大树一拳打过去,那树像被大风吹过,使劲摇晃了一下。
江之寒听到一声压抑的惊呼,转过头去,看见卓雪站在那里,捂着嘴,眼里有惊讶混杂着崇拜的神色。
江之寒笑着打声招呼,“卓雪姐姐,这么早啊?”
卓雪顿时红了脸,想起昨天自己闹的笑话。她跺了跺脚,终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心,问:“你会功夫啊?”
江之寒微笑道:“借我师父的话说,三脚猫的功夫,就是锻炼一下身体而已。”
卓雪眼睛亮晶晶的,“打的很好看。”
江之寒玩笑道:“以前偷看人家练功,可是江湖大忌哟。”
卓雪脸又红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江之寒说:“和你开玩笑啦,我这功夫,求人看还没人来呢。对了,你起这么早在学习?”瞥见她手里拿的语文书。
卓雪点点头。
江之寒走过去,看见她翻开的课本上的古文,问:“在读古文?”
卓雪纠正他说:“背。”
江之寒惊讶道:“这篇古文大纲不要求全文背诵的呀?”
卓雪说:“我们老师说,所有古文都要全文背诵,好些现代文我们也背的,虽然不在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老师说,要和城里的重点中学的人竞争,就只能依靠愚公移山的精神,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