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相互碰撞的声音是绝对不应该有的。
“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更是必须要遵守。
食用的顺序要依循礼仪的要求,端着盘子地姿态也必须足够优雅。
都说女人吃东西地时候是最容易陷入丑态之时。所以。食物送入嘴中时,定要双手并用。左手用宽大的袖子掩住嘴,右手将食物送进口中。
菜式是极简单地。一盘炖肉,一盘素炒的青菜,一例浓汤,一碗加了百果地米饭。
不知是宫中的传统,还是故意,那盘炖肉是非常淡的,一点盐都没有放的样子,其他的作料更是没有,只有一股肉的腥臊味儿。有不少人闻着味儿,便不想吃,只拈了一筷,便专心去吃那青菜。倒是减肥了。
但许多人不知,这竟然也是考验的一环,那味道极淡的肉,是至少要吃了二分之一的。因为,此时进餐中诸位待选女子是以客人的身份出席,出于尊重主人的目的,是断然不能舍弃任意一种食物的。
青菜是一根根细细摆好的,呈金字塔状。按照取食的顺序,也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这并不难。
食用过那份没有加任何调料的肉之后,许多人尝了那青菜精烹细制之后的美味儿,都忍不住要夹第二筷子。哪知第二口刚入嘴,顿觉得像吃了一把盐在嘴里,却是咸极了。
苏蓝眯着眼睛强将那根青菜咽了下去,匆匆夹了块儿无味的肉放进嘴里。这才看清仿佛所有人在吃到那第二根青菜的时候,表情都有些奇怪。
“哐啷!”
她身边的一个女孩子筷子一摔,站了起来,对着那女官嚷道:“我要换!”
她指着看起来吃得正香的苏蓝,脸上颇有些不平之色。
苏蓝抬眼看她,再看望了眼女官。
那女官只是看着,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
苏蓝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餐桌移到她面前,“请慢用。”然后躬身朝那职位最高的女官行礼道,“今日的晚宴别有一番滋味,不知能否请再给我上一份。”
“当然。”女官微笑着点点头。
新的晚餐端上来,在众目睽睽之下,苏蓝怡然自若地将那些菜品都吃了。看她吃得香甜,旁的人也不自觉地多添了两口。
女官也忍不住笑着问她:“这饭菜的滋味儿真有那么好吗?”
苏蓝咽下最后一口汤,优雅地抹抹嘴,躬身答道:“回禀娘娘,在一个饥饿的人眼中,萝卜便是佳肴。”
听她这么一说,旁边的人都松了口气,有的甚至偷偷嗤笑两声,还当她有什么秘技呢,原来是饿了啊,真是个实心眼儿。
台上的女官听罢,也笑得合不拢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苏蓝,你这回饱了吗?”
第140节苏蓝的回忆(十八)
夜沉如水,月色怡人,云雾般模糊的微光在湖面上闪烁,远处台榭楼阁的黑色倒影在水中幻出奇特的影子。湖岸沿线都有绛纱宫灯照明,一溜过去,延伸到很远,和湖中的倒影相映成趣。
几个无聊的贵妇坐在湖边石舫中纳凉。
风舞轻纱,舫头处有一个伶人轻调雅乐。那乐声映着湖水的微涟,更显清灵、雅致。
石舫中灯火通明,绣着金线的黄纱幔帐层层地落着,影影绰绰,看来热闹非凡。
“都说苏家的女儿聪明,我怎么就一点都不觉得?”宜妃掩嘴轻笑,一双可爱的单眼皮,却看来很有精神。
她刚说完,立即就有如妃应和一声:“可不是吗?我也听说了。”
梅妃听了也连连点头:“就是,听说她可是将那些没有加盐的肉、放了许多盐的菜,还有那腻得要命的汤都吃了的。那三十六个候选太子妃中,就属她最实在了。”
一旁的淑妃轻笑,露出颗小虎牙:“还说什么人饿了的时候,萝卜便是最好吃的。当真笑死人了。这哪里像是名门出来的小姐,分明就是乡下丫头啊。”
坐在上首的皇后却一声不吭地笑着嗑瓜子,自己的外甥女参选太子妃,自己总是不好表太多态,免得人家说自己是任人唯亲,但是其他候选佳丽的闲话听一听也是无妨的。
几个女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得正欢,却不知皇帝已经悄悄地降临。
“诸位爱妃,你们在聊什么?”
听了这话。几个女人立即起身行礼。
皇后将皇帝扶在主位上。自己在他身旁坐定了。这才道:“回陛下。没什么。我们姐妹只是闲聊些今日选太子妃之事。”
“哦?那定然是有什么有趣地事发生了?”
“是苏家地女儿。”宜妃反应最快。
“哦。她地事?刚才已经在母后那里听说了。不知诸位爱妃怎么看?”皇帝眯着眼。轻抚长须。环视一周。问了一句。他心中却想:这苏家地女儿是自己钦点地。她有几斤几两。朕还能不清楚?倒是要借此好好考校考校这几个妃子了。
“我们都觉得这孩子本性太直。倒是不像苏家族长地女儿。恐怕与皇家地体统不合。”梅妃抢先笑着道。
“你们都这么想?”皇帝看向平时最受宠地宜妃。
宜妃望着皇帝,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心思,迟疑了一下,忽而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