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曼成”
“末将在”身上还裹着简单绷带的张曼成催马来到秦阳马前,躬身候命
“我军预备队还有一万精锐骑兵,步卒五千全交给你了给我中央突破,拿下何进的中军敌军中军一破,定会溃散”
“殿下,但是那些义军……”张曼成眼中闪烁着诧异之色他知道秦阳如此做有多危险,不说此时黄巾军岌岌可危的左右两翼如果秦阳把军队都交给自己,即便是那些从各方赶来的义军恐怕靠着秦阳麾下这两千卫队也无法抵挡
“军令如山张曼成接令”秦阳的语气不容置疑
“张曼成尊令殿下,保重……”张曼成抬起头,望着秦阳有些哽咽的说道此时在张曼成的眼中,秦阳已经不再是一个十六七岁靠着运气而成为黄巾明王的少年,他恍惚间已经看见了曾经的大贤良师张角,那种沉稳如山的气势,那种发自内心的自信无不让张曼成深深折服
“去,天佑黄巾”秦阳没有给张曼成多说的机会
“天佑黄巾明王万岁”张曼成紧握着手中的长枪,大吼一声,对着秦阳深深一拜随后双腿狠狠一打马腹,直奔战场冲去在他身后,一万骑兵,五千步卒呼啸而出,此时已经无需再多言语,黄巾军的信仰,黄巾明王就在身后,他们只有以死效命
“殿下,我们到城头上观战……”张曼成带兵走后,襄城外只有秦阳手下两千亲卫队孤零零站在“黄巾明王”的大旗之下马元义沉吟了一下,轻声说道
“军师……”秦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轻声说道:“如果连黄巾明王都逃进了襄城,那我们这场仗还有获胜的希望么?”
马元义轻叹一声,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实在担心秦阳的安危“殿下,您去城上主持大局,我在旗下誓死不退没有人会知道……”
“元义,算了……,没有明王的黄巾军,就不是黄巾军同样,没有黄巾军的明王,还算什么黄巾明王呢?”秦阳挥手止住了马元义的话,眼中望着烟尘滚滚的沙场作为一个穿越者,秦阳不知道自己是从何时开始改变的
原本,秦阳发现自己穿越后,他本想能够利用自己“未卜先知”的知识,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混下去,高官厚禄,美酒佳人,在两千年前纵情享受一下人间的极致但是秦阳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改变了想法
想起了奄奄一息的张角,想起了憨厚忠勇的管亥,想起了视死如归的张曼成,想起了铁血军师马元义,还有郭嘉,还有张角临终所说过的话语……秦阳发现自己变了,一份沉重的责任感重重的压在了他的心头
秦阳缓缓的闭上了眼睛黄巾军,这个在历史上犹如昙花一般飞凋零的传奇,即便自己早已知道它很快就要消失,但是却为何无法割舍呢?难道是因为权力的诱惑?还是因为张角?想到张角留给自己的最后遗言,秦阳突然有一种极为疲惫的感觉如果我不曾穿越到这里的话,这世界真的会改变么?
秦阳狠狠的摇了摇头,对马元义笑了笑,说道:“军师,不用太悲观现在我和何进,就如同是两个人打架杀红了眼,不是我的刀先砍下他的脑袋,就是他的枪先刺穿我的胸膛这是一场豪赌,没有退路,现在我们拼的就是,谁的度快,谁的运气好了……”
马元义刚刚从秦阳那句“元义”的称呼之中回过神来,他仿佛又听到了张角在自己的身边轻声呼唤马元义怔怔的望着秦阳,虽然秦阳的话语轻松,但是他却听出了其中蕴藏的巨大杀意
战斗还在继续,在张曼成带着秦阳最后的预备军冲进战场之后,官军一方中路的压力陡然加剧在黄巾军大半精锐悍不畏死的一次次冲锋之下,何进麾下的中央阵地已然千疮百孔,即便是有着“断箭之令”同样拼死作战的禁卫军和并州军,依然顶不住来自对面黄巾军疯狂的攻势
此时何进也拼了,在预备军被他派到前线之后,他再一次将所有的督战队也派到了前线他麾下五千近卫担任了督战的职责,五千柄长刀一字排开,冷漠无情的站在大军身后有的长刀之上已经沾满了溃逃的战友的鲜血
相对于黄巾军在中路的披坚执锐锋芒毕露,左右两翼的黄龙黄邵和张牛角韩忠却是狼狈不堪面对曹操、朱隽、董卓和孙坚、卢植的疯狂进攻,在被抽调出几乎一半精锐的黄巾军即便是拼死抵抗也无法阻挡帝国大军的脚步
左右两翼的帝国大军在接到无需回援中路的命令之后,红着眼睛疯狂向前冲杀他们踩着黄巾军的尸体,踩着同伴的尸体一往无前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襄城北门之下那面高高飘扬的大旗斩杀“黄巾明王”,对于任何一个帝国的军人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
这是一场颇为诡异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似乎都已经忘记了防守进攻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主题,一柄明黄色的利剑正在刺向官军的核心,但是两条黑色的长枪却也毫无顾忌的直插黄巾军的两肋度,意志,信念,成为了这场战争决胜的关键
这一天,整个襄城周围的大地都在颤抖,周围山中所有的野兽全都躲在自己的巢穴之内,黑暗之中闪烁着无数惊恐而又贪婪的眼神无边的尸体之上荡出刺鼻的血腥气味,刺激着这些野兽的嗅觉神经它们不明白强大无比的人类为什么还要战争,但是它们却在无意之间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殿下,城头烽火已经燃起,义军要杀到了”
马元义眼中划过一道绝望之色,其实不用他提醒,秦阳早已感觉到了大地的震动那是数十万人奔腾的震动,秦阳仿佛听到了震耳欲聋的怒吼,看到了刀山剑海浓重的杀气,早已在义军大队人马到达之前扑面而来
“军师,准备决战了”
“誓死保护殿下,黄巾明王万岁”马元义拔出长剑,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