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军士引几名老者入内,元好问刚要说话,却一眼瞥见那高瘦老者,眼中惊讶之极,半天方才道:“我正奇怪,这些百姓怎么如此快就组织起来,原来弃官逃逸的开封府判官在,难怪!难怪!”
那高瘦老者是二年前弃官而逃的开封判官李禹翼,他也识得元好问,便拱拱手冷笑道:“想不到此事竟将六部尚书大人也惊动了,不过这位刺史大人有言在先,此事不追究百姓的责任,我们放火,也是他们杀人在先,不得已而为之。”
元好问却微微一笑道:“我几时说要追究百姓的责任?”
李禹翼一呆,又急道:“既然如此,那又为何出兵看住百姓,不放他们回家。”
“不急!我自然会放他们,不过你须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李禹翼追问道。
“你再选一些青壮百姓,按我的要求去做!”
他声音不大,旁边的黄宗耀心中却掀起了万丈狂澜,原来上层的所思所想,竟然是和自己一致,那就是从下而上,利用百姓来推动变革——
新书起名《唐朝富家翁》,确实俗了些,不仅平庸,而且也不能完整表达我新书的思想,赚钱做富翁,只是主角的最初理想,可他身在天宝年间,不可能逃脱安史之乱,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也不可能置之度外,所以本书的核心思想,还是放在安史之乱上,所以我决定改书名,这两天,新书的名字我冥思苦想,昨夜梦有所思,醒来时突然想到一句诗: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对!就是它!我决定了,新书的名字就叫《大唐万户侯》,感谢读者夕渡,下面就请各位试阅第二章,在作品相关里,我已经上传。
在新书里,你可以读到一个现代人,是怎样慢慢适应那个朝代,怎样学会保护自己,怎样开始赚钱,没有奇遇,真实的性格,仿佛就是你我,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艰难创业,终于富甲一方,可他又怎样被卷进大唐政治,身不由己,但又逆流搏击、自强不息;他拜将入相,他手段狠辣,却又胸怀天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随我一起走进波澜壮阔的唐朝,请看老高用来证明自己的新书《大唐万户侯》,9月中旬正式上传,渴望大家支持。
卷七第三章吞噬金国(三)
更新时间:2008…11…2320:37:29本章字数:3712
第三章吞噬金国(三)
许州民乱,金府被烧为白地,次日便有大量官兵进驻,许州的大户们微微松了口气,纷纷额首相庆,庆幸躲过这一劫,金府有朝廷背景,官府不管才怪,不过只过了三天,近半官兵便逐渐撤离许州,已经平息的许州民乱似乎又开始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有消息传来,郭家田庄遭到二千多乱民包围,只是幸亏郭庄主反应快,及时将一百多名奴隶还籍,才逃过灭门之祸,明明还有部分官兵驻扎,却袖手旁观,大户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赶到州衙讨个说法。
州衙里已经乱成一团,从各县先后赶来的数十名大户家主闹翻了天,拍桌踢凳,狂叫怒吼,就差揪着刺史黄宗耀大声咆哮,就只起因于黄宗耀的一句话:矛盾自己解决。
黄宗耀一声不响,只在几十名衙役的护卫下冷冷地看着这群大户地主的闹剧表演,直到他们都乏了,一个个坐回椅子安静下来之时,他才慢慢走下台阶,看了看闹得最凶的张千户,这是一个长相与猪有某些共性的猛安大户,原姓颜盏,改汉名为张,世袭其祖上留下的千户之爵,故人称之为张千户,是仅次于金府的另一个许州豪强。
张千户见刺史目光冷峻,下巴的肥肉剧烈地抖了一下,又想起金府惨祸,顿起兔死狐悲之痛,也毫不让步,怒气冲冲道:“乱民造反,黄大人作为一州父母官不但不管,反而任其发展,请问官德何在?我等都是良善之人,生命却得不到保障,请问天理何在?金国已经千创百孔,黄大人却不建设、不安抚,反而任暴民乱上添乱,这官名又何在?”
“良善?官德?”黄宗耀一阵冷笑,“金国千创百孔是为何,还不是你们这帮土绅强占土地,逼农为奴所至吗?你们哪一家不是粮满仓钱满柜,可你们谁又向官府交过一粒粮、一文税,张千户你交过吗?”黄宗耀又盯着另一名瘦子道:“陈员外,适才你吼得最凶,那你呢?你又交过吗?”
“可这是祖制所定,我们女真人不用交粮纳赋,这并不能作为官府不管我们的理由!”一胖一瘦两个人几乎同时吼了起来。
“是吗?”黄宗耀淡淡一笑,转身朝中堂走去,“那你们就请你们的老祖宗来救你们吧!”
“大人!”数十名大户慌了神,一齐上前拦住他。
“可是大人,以前的事怎好现在来算”一名姓马的猛安大户躬身施礼道:“若大人肯保护我们,我们以后愿意交粮纳税。”此人有些见识,从黄宗耀的态度暧昧,便隐隐猜到民众闹事恐怕背后不是那么简单。
自此,黄宗耀也不想再装了,他索性撕下面具,赤裸裸地道:“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我也就明说了,我可以要求军队保护你们生命财产安全,但条件只有二个:三天内,把你们手上的奴隶全部还籍,将你们的土地地契交给官府,否则民众闹事,愈演愈烈,你们就自保吧!”
大户们面面相视,均被他的后一个条件惊呆了,“大人!奴隶还籍可以,可土地地契交给官府又是什么意思?”
“实话告诉你们,我已经听到风声,限田令马上就要施行了,我只是想先核准你们手上具体的土地数,并不是要没收你们的土地,早做晚做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