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嚷嚷,将丞相府门口俨然变成个菜市场,望着一个个肥头大耳的皇亲国戚,李思业心中憋了一股恶气,要是这帮人平时收敛些,体谅百姓和朝廷之苦,金国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他这两天翻看金国的户部资料,才知道朝廷掌握的土地,还不到私人庄园的二成。
“自己早晚要收拾他们!”
心中犯恶,但脸上却笑容不减,突然他在人群里见到了完颜阿虎,哑然失笑道:“老将军,怎么你也来了?”
完颜阿虎脸微微一红,有些难为情地笑道:“我是散步路过这儿,看大家都往这里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便过来瞧瞧!”
“老将军既然来了,就请进来喝杯茶!”李思业拱手对众人笑道:“各位安心回去,忽必烈虽厉害,可我李思业也不是吃素的,我已经从山东又增兵十万,正在赶来的途中,明后日便到。”
众人听他说得郑重,便信了几分,有些不信的却也无可奈何,又叫嚷一阵后,这才逐渐散去。
“驸马真的增兵了吗?”完颜阿虎半信半疑道,他和李思业相交多年,实在是了解他。
李思业哈哈大笑道:“我若不说增兵了,他们如何肯走!我在南京附近本来就部署了十五万大军,何需再增什么兵!”
“可我听说驸马的兵大部都派到邓州去了,这南京的兵力恐怕最多不过五万。”
李思业看了他一眼,却又默默地点点头,新帝即位后,那武仙坚决不承认,李思业便命李思齐率大军前往邓州端武仙的老巢,可刚刚发兵没多久,蒙古军便杀来,紧接着武仙军全军覆没。
“老将军说得不错,振威军主力都去了邓州,我已经派人火速前往传令,大军很快便返回,我想那忽必烈虽善用奇兵,可到底还是个谨慎之人,我断定他决不会贸然进攻南京。”
“在我印象中,驸马好象并没有和那忽必烈交过手,但听你的口气好象倒知他甚深,这却是为何?”
李思业突然不语,忽必烈,一部南宋史上写满了他的名字,掩盖了汉人被屠杀过半的历史,一群摧毁了汉文明的蝗虫的头领,他李思业能不了解吗?何况,还有多少年前,内乡那惨烈的一幕,让他这一生也无法忘怀。
“那忽必烈用兵如神,加之蒙古骑兵骁勇善战,驸马切不可轻敌啊!”
李思业自信地一笑,斩钉截铁道:“我一定会击败他的!”
他起身推开窗,历史已经改变,此忽必烈已非彼忽必烈,他山东兵强马壮,人才济济,武器先进,工商业发达,如此,他还惧什么!——
我的新书已经开篇,自我感觉要比《晚宋》好许多,还是以我最熟悉的中唐为背景,应该也是严谨历史型,不过不是争霸类书。估计本书结束在9月中下旬,届时新书也积攒了不少字,正式上传,希望朋友们到时收藏,新书我有信心上架,大家要支持啊!
到一定时候,我会给大家先睹为快。
卷六第七章风起云涌(七)
更新时间:2008…11…2320:36:54本章字数:3389
就在蒙古军迎战武仙军的同时,振威军的十五万大军正在邓州一线扫荡武仙军的老巢,闻武仙失利,李思业急将主力撤回,又任命大将余阶为邓蔡团练使,继续剿灭武仙余部。
这日是新皇即位后的第五次早朝,太后抱着年幼的皇帝,高高坐在龙座之上,朝会刚刚开始,新任知政事、六部尚书元好问突然抛出了二十项改革措施,这也是他与李思业事先商定的策略,此次改革暂不碰土地,当务之急先要把朝廷和地方的军政大权抓到手。
“一、统一军权,加强枢密院的调控,改各路元帅不服朝廷调度的局面,枢密院使可在战时或紧急状态时自动获得军队的全部调配权。
二、增设度支使,独立于户部,负责财政预算及收支,预算由六部尚书、左右相审阅后通过。
三、设税监,
四、在各大州府设团练使,负责地方治安及民团操练,由枢密院任命、并向其负责。
五、设立爵制,以改变职官、虚官并存的局面,理顺官员职能。
......
“太后,各位大臣,此我金国生死危亡之际,若还死守祖制不变,不思改革,不下猛药医治,那就算尧舜再世,也救不了我金国灭亡的命运,这二十条改制,正切中我金国积弊,势在必行,各位大臣可有意见?”
虽是当众宣读,但既无事先照会,也没有提前发稿,只在朝堂上念一遍,便要众人表态,恐怕这征求意见之说,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朝堂里一片寂静,几经战火幸存下来的官员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
“近来学得乌龟法,能缩头时且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