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晚宋第53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约合氲哪茄无知,想一想,他便问道:

“菡妹,你知不知道在宋国做什么买卖最能赚大钱?”

“我极少出门,哪里会知道这种事情,不过我听父王说过,宋国最有钱的就是那些做海外贸易的大商人。”

听了赵菡的话,李思业简直恨不得一头撞死,自己这几天为钱茶饭不思,却忘了大财主蒲寿庚不就在莱州吗?当下李思业心中高兴,晚饭时连吃了三大碗方才罢手,直看得赵菡抿嘴直笑,心中欢喜不已。

一早,李思业便拖着柴焕奔莱州而去。

莱州港正处于火热地建设中,按照和蒲氏家族的合约,不仅要建港,更重要的是蒲氏家族要在山东莱州建立一条完整的军工产业链,包括炼硝、制火药、冶铁、造兵器、造火器,造船,所有的领头工匠都由蒲家去宋国招募,当然成果是由两家共享。

对于流求的发展,李思业并不担心,他当然知道今天的台湾问题,自然不会真让蒲家在那里建国。或许那里会成为自己的另一个基地,现在就让蒲家先替自己做嫁衣好了。宋大有率领八千士兵已经先期去了流求,李思业准备再追加两千。按合约,流求驻兵将是长期性的,一年一换,只要自己牢牢控制住军队,任那蒲家怎么折腾也翻不了天去。

听说李思业想做海外贸易,蒲寿庚不禁哈哈大笑:“与其挣钱不如生钱,我听说金国皇帝为了限制交子的泛滥,已经允许各州自造铜钱,大将军为什么不在山东寻找铜矿苗铸钱呢?还有银、金,有了这三样,从哪里都可以换来所急需的物资。”

“这个我自然考虑过,我已经派人去查看过旧矿山,但几近枯竭,新矿苗尚未找到。就算找到,采矿冶炼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远水难解近渴,或者蒲家能不能先借我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这才是李思业找蒲寿庚的真实目的:借钱。

不料蒲寿庚摇摇头道:“流求建设花费巨大,我们的财政也很紧张,山东这边,除了合约上需要我们支出的以外,确实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借给大将军。再说蒲家财权父亲已经收回去,我现在手头能支配的钱并不多,也帮不了什么忙,不过我倒有一个办法,能让大将军解燃眉之急。”

李思业闻言如一盆凉水当头泼下,心中失望到了极点,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淡淡地说道:“蒲公子请说!”

“铜器为居家用品,几乎家家都有,大将军为什么不发动百姓捐献铜器,再说金国民间藏铜丰富,山东也一样,虽然几十年来人口剧减,但铜却不会凭空消失,所以我估计山东民间藏铜应该不少,建议大将军可以先从民间收集铜器造钱以解燃眉之急。”

这确实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说说容易,做却很难,又有谁愿意把铜器白白拿出来呢?

来莱州几乎就是白跑了一趟,不过柴焕却有了一个很大的收获:他在莱州居然看到了当初死活说不动的阿老瓦丁,负责火炮工场的建设和生产,便再三关照属下,一定不能放他走了。

李思业一路回来几乎绞尽了脑汁,他试想着能不能造一些现代的东西来卖,但事实上他几乎一样都不懂。

他想到造火柴,可造火柴需要磷,但磷是什么样子他都没见过,更不要说提取。造玻璃,他倒知道是二氧化硅,可制造工艺呢?也是一窍不通。

“他奶奶的!早知道当初就应该学理工科的。”

李思业不禁长叹一口气,看来只能用最原始、最直接的办法来解决了。

三天后,山东路总管府献铜令。

“山东路所有州县每户必须献出三斤铜,有多交者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如减租、免劳役、土地优选权等等,有隐匿不交者杖五十。”

卷四第九章货币政策

更新时间:2008…11…2320:29:15本章字数:3089

百姓交上来的铜出乎李思业的意料,本以为能收到一百万斤就不错了,但到最后竟收到了三百万斤,按铸钱一贯用四斤来算,可造七十五万贯,去掉损耗,七十万贯到手是不成问题了,不过李思业心中却有了新的想法。

这天,他把一些军政要员叫来开了个会。

听说收到三百万斤铜,张信之几乎一夜未睡着,他的嘴都笑酸了,脑海里精确地盘算着各种开支,仿佛那三百万斤铜就是他在路上拾的一样。虽说李思业用的手段稍微毒辣了一点,名义上是献,说白了就是抢,不符合儒家的仁恕思想,但百姓交铜的情面却很踊跃、感人,这倒让张信之微微有些吃惊。不过张信之并不是酸腐之人,孰重孰轻,他拎得很清楚。

不等李思业开口,张信之立刻抢过话头说道:“钱监已经将模子送来,即刻就可以开始铸钱,不过我先声明一下,我至少要二十万贯,各位的俸料、司笔费都需要开支,还有黄河北岸的加固、北清河的治理、农田水利的修缮,这二十万贯当然是远远不够,不过我知道军费开支也是当务之急,所以我也只要这些。二十万!大将军看如何?”

李思业微微一笑道:“才要二十万,信之也太心急了一点,本来我是打算给你一百万贯的,刚才说的话不算,信之可重新讲来。”

“什么,一百万贯,思业,你这是唱的哪门子戏?一共才七十万贯,难道你想一文钱扳成两半用?”

“说对了,这就是我把各位叫来的意思,我明着告诉大家吧!我想自己印交子,这三百万斤铜就作为印交子的储备金。”

一句话,将大厅里激起一片嗡嗡之声,李思业扫了一眼大家,这印交子的念头是他从莱州回来的路上生出来的,山东市面上的货币太混乱,且不说让百姓用得太吃力,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伤害,比如买同样的东西,需二贯宋国的会子或三贯金国的交子,但两国对铜钱的官价都是一比一兑换,这里面就存在着极大的投机性,只要有门路搞到铜钱,转眼就会成为亿万富翁,当然最后为之买单的还是普通百姓。所以李思业决定就从货币上着手,以铜或粮食做储备,发行交子,至少先在山东一境内把货币稳定下来,然后再谋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