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自然是王坚,兄台为何会如此问。”王坚疑惑地看着我问道。;
“哦,没什么!”我忙掩饰道:“只因为我有一个朋友也叫王坚,所以,呵呵……”
“原来如此。”闻言王坚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苦笑一声道:“既然兄台如此信不过王坚,就当王坚多事好了,告辞。”
“兄台请留步。”我见王坚起身要走,慌忙说道:“郑……郑强不是有意相瞒,只是……只是郑强犯下之事……”
“哦,原来郑兄是位犯事之人。”闻言王坚愕然转身说道:“不过郑兄放心,王坚虽不是什么好汉,但也不屑做报官领赏之事。王坚见郑兄也是条硬汉,是以生出了结交之心。却不知兄台今后有何打算?”
“并无打算。”我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想必郑兄所犯之事却是大事?”王坚说道。
“王兄又何以得知?”我不禁愕然。
“这又有何难猜的。”王坚失笑道:“半月前,吾皇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罪外,余罪皆被赦免。而我看郑兄也并不是坏人,想必是犯了十恶中的‘不道’吧。”
“又让王兄猜中了,王兄真是历害。”我尴尬地笑了笑,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我知道“不道”指的是杀了三人以上,想想在金国,我杀的人又何止三人,虽然我在宋国的罪名应该是十恶中的“谋叛”。但比起“谋叛”来“不道”这个罪名还得通些,所以我这么说倒也并不全是说谎。
“王坚只是侥幸猜到而已。”王坚被我夸口一赞,顿时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抓了抓头说道:“其实王坚以前也杀过人的,只不过还没到三个,在这乱世之为了防身不杀几个人便要被人所杀了。不如郑兄和我一起去投军吧。”
“投军?”闻言我不禁愕然。
“难道郑兄还要去占山为王不成?”王坚吃惊地望着我说道。
“占山为王?”我再一次被王坚的话惊得呆住了。
“对啊。”王坚不解地说道:“犯了十恶之人,便只有这两条路了。在边疆投军,便和死刑相差不大,自然没人管你是否犯罪。占山为王便可等待朝廷招安,除此之外,便只有四处逃亡,最后让朝廷捉住砍头。郑兄不会选第三条路吧。”
“哦,原来如此。”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在宋朝就算犯下滔天大罪,却至少还有两条生路可走。又想起水浒传中的宋江等人,他们犯的可都是十恶之首的“谋反”啊,而且梁山好汉个个都身背重罪,但最后还不是得到了朝廷的招安。这对朝廷来说也未必不是好事,把“强盗”招安,然后在战场上把他们消耗掉,却是一箭双雕之计。
其实我也知道宋朝的罪犯是有很多逃罪的机会的,因为再也没有哪个朝代的“大赦天下”比宋朝多了,宋朝的皇帝只要一高兴,便会来个“大赦天下”。以至于每平均两年,便会有一次大赦。当初我看到这段历史的时侯,还开玩笑地如果我到宋朝,便要每两年杀一人,然后就躲起来等“大赦”。呵呵,只不过现在真的到了宋朝却把这事给忘了。
只是我现在所“犯下之事”,却是在大赦的范围之外,那便果如王坚所只有那三条路了。四处逃亡肯定不行,我可不想下半辈子就这样一边逃亡,一边看着宋国灭亡。占山为王也行不通,我一没钱,二没人,占个山也要饿死我这个光杆司令。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了。
想到这里,我无奈地对王坚说道:“过几日待郑某伤好些了,便与王兄一同前去投军。”
最新大宋之神箭无敌文字章节阅读尽在!
第三十六章忠顺军
呵呵,各位老兄,不好意思。士兵这里一有打雷下雨,就停电,所以这几日的时间就变得没有规律了。但只要有可能,士兵都会的,各位老兄放心。
******
忠顺军是孟珙的父亲孟宗政组建的,约三万余人。这支军队专收从邓州、唐州和蔡州逃难出来的轻壮汉人,这些壮士的家人多被金兵迫害,所以个个身无牵挂且作战敢于用命,他们在抗金的战争中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大宋少有的精锐之师。但由于忠顺军中的军士地区观念强,军中逐渐形成了邓、唐、蔡三大势力。
孟宗政在世时,他权以本身的威望将三大势力强压住。孟宗政死后,朝廷派江海统辖忠顺军,却没想到原本又忠又顺的忠顺军,却渐有作乱之像。迫于无奈,朝廷只好改派孟宗政的儿子孟珙统辖此军。那时,孟珙已随父抗金六年之久,在忠顺军内已有了很高的威望,他一上任,立时得到三大势力的支持。孟珙当心军中内乱再起,便将忠顺军根据原属地,分为邓、唐、蔡三军,军情遂得以稳定。当时孟珙只有二十八岁。
现今七年已经过去了,忠顺军在孟珙的带领下,击退了无数次金军的进攻,使得宋国百姓中留传了一句话:但使大宋孟珙在,不教胡马渡江南。
我知道的却还不止这些,在我心孟珙一直是我的偶像。如果说拖雷是蒙古的军神,那么宋国这时代的军神便是孟珙。在以后的抗蒙战争宋国组成的对蒙防线主要由余玠,赵葵,和孟珙组成。余玠在四川靠的是保垒战,赵葵在淮河流域靠的是坚城和良田,而在这两者之间的孟珙却完全是凭着实力。放眼整个大宋,也只有孟珙的忠顺军能与蒙古的骑兵面对面地打硬战,而且还是胜多负少。只可惜,这只劲旅在孟珙被气死后,也就跟着烟消云散了。
这日一早,我和王坚一路打听下,终于来到了忠顺军的招募处。由于忠顺军只招邓、唐、蔡三州的难民,所以王坚便让我作了他的老乡,只说我和他是一起逃难到枣阳的,却也蒙混过关。我们又声称自小以打猎为生,所以在经过简单的射靶测试后,我俩都如愿以偿地领到了一身弓箭兵的装备。
我很难想像我这么顺利便“当了兵”,体检时只是看看上身的肌肉。至于户籍,只是随口问问是哪里人。我想这主要是为了区分是哪一州的人,因为到后来我才知道,邓、唐、蔡三军的军营是隔开的。
如果是其它军队用这么宽松的招募条件,我还不觉得奇怪。因为宋朝的人本来就是以当兵为耻的,在这个朝代流行着一句话,叫做“好男不当兵”。甚至有很多人犯罪后,就是直接被充军的。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招募对像多为灾荒饥民,招募条件如此宽松就不足为奇了。但这是忠顺军啊,是让金国和蒙古都闻名丧胆的忠顺军啊,如此宽松的招募条件又怎能保证军队的素质呢?
我一边想着这个问题,一边皱着眉头抚摸着左手微肿的刺青。新兵入伍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手臂上刺字以标明军号,所以宋朝的招募也叫招刺。靠,真是旧伤未愈伤又起啊。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