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新城内还有多少粮草呢?”我问道。
“已不足二十日了。”
“那高统领是否有信心击退金军呢?”我奇怪地问道,看着高翔不惊不乱的样子,完全不像是深陷重围的人应有的表现,真不知他到底是有大将风度呢,还是有白痴风度。
高翔摇了摇头道:“高翔自知没本事退敌,不过郑公子放心,只要郑公子不离开新城,高翔可保公子安至于其中的道理。”高翔扫了一眼郭朝进等人道:“只因事关重大,高翔不便明言,还请郑公子见谅。”
“哦,是吗?”见高翔如此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但却又不便再问,也就只得就此作罢。
“既然如此,我便四处逛逛,高统领请自便,告辞。”说完我便带着众亲卫径自出了沈府。
走在新城宽敞的街道上,心情便放松了许多。看着眼前稀稀拉拉的行人,我实在不敢去想老城那拥挤的样子。刚才的那一顿饱餐,使我们一行人都只能慢慢地往前走,甚至还有一个士兵正边走边痛苦地抚摸着肚子。此时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刚才高翔的奇怪表现,在金军的重重包围他倒底是凭什么能这样毫无畏惧呢?难道他打算投降金军?不怎么可能,要投降金军的话,他完全不用等到这时侯。
不知不觉,一行人已经走到了城门口,由于还在作战,所以城门是禁止行人通行。郭朝进见我还在低着头往前走,忙赶上前来提醒我道:“郑公子,前面就是望洋门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头了?”
望洋门!听到这个名字,我心中一震,同时一阵狂喜涌上了我的心头,我终于知道高翔所持的是什么了,这个该死的高翔,还有那个沈澈,尽然阴险到这个程度。还好有我,楚州有救了。
最新大宋之神箭无敌文字章节阅读尽在!
第三十章比拼
“望洋门楼下有地洞,深不可量,周环丈余,乃创城时建,从地下直达柳浦湾,去城三十里。万历末年,农人浚菊花沟,见砖壁,毁之不穷,即地上量度之,直至新城东门下,始知为藏军洞也。”(注:节选自《重修山阳县志》)
我在现代时曾到楚州游玩过,听到了郭朝进说到“望洋门”,以前导游小姐那娓娓动听的叙便再次展现在我的脑海里:“2000年时,省地震局的专家用高级仪器在地面探测,证明藏军洞仍在地下,而且大部分都保存完好。这藏军洞西起新城望洋门,东至柳浦湾,近十五公里长,其宽度一般为3—4米,里面还有岔道,岔道最宽处有近10米。”
沈澈作为原楚州最高决策人,他肯定知道这个藏军洞,但就算有这个藏军洞,他也没胆子冒险留下。而高翔是沈澈手下的统领,沈澈走时,定是将藏军洞的事告诉了高翔。怪不得当初我计划出城作战时,高翔这个不用出战的人也极力反对;怪不得高翔在这紧要关头也敢不顾老城的安危;怪不得高翔在被金兵重重围困之时还这么胸有成竹。而他们之所以没有将藏军洞的事告诉余玠,完全是在借机报仇。有了这个藏军洞,高翔只要在东海安排几艘船,便可以很轻松地逃出包围圈,但是在楚州的十余万军民……想到这里,我不禁再次为沈澈等人的阴狠自私感到齿冷。还好让我想起了这个藏军洞,现在也许还有得一拼。
“郭朝进。”我以一个军人的口吻大声叫道。现在要做的事,关系到楚州十余万生命,在这个时侯,我再也不想辛苦地装什么鸟子文人了。
“在!”看着我突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郭朝进带着疑惑的眼神望着我。
“我要回老城一趟,你们就留在新城做一些事。”说着,我靠近郭朝进小声地交待了一些话。末了,我还用低沉的声音对他说道:“如果做不到,你就提着头来见我。”
听完我交待他做的事,郭朝进先是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然后轰然应声,想必,他也一定很乐意做这件事。
老城,我也数不清到底踩到多少人的手脚,让多少人发出惊叫咒骂了,但我完全顾不上这些。好不容易才挤进余玠的房子,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余玠正沮丧地座在床沿边,搭拉着个脑袋,一副斗败的公鸡的样子。我心中暗道不好,知道随着越来越恶劣的形势,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位英勇无敌的将军也终于快支撑不住了。
“余将军……余将军……”我上前唤道。
“嗯。”余玠有气无力地抬起头来,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当看到是我的时侯,眼晴里好像恢复了一些光彩,他奇怪地问道:“郑公子怎么回来了?”
“余将军,我们有救了,楚州有救了。”我强压着心中的狂喜说道。
余玠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喜出望外,他只是淡淡地应道:“郑公子说的不会是‘雨夜刺客’之类的吧。余玠现在已经不指望这些了。如今的楚州已是死局,就算是神仙,我看也难有回天之力了。”
唉!看着失去信心的余玠,我此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听说对这样的人就要下猛药,要给他一个当头棒喝。
想到这里,我对余玠伸出右手。我打算给余玠一个震惊。
余玠疑惑地望着我,不知我的用意何在,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之下,他握住了我的手。
一握住我的手,余玠就感到不对劲,我的手坚硬而有力,绝不是一个读书人的手。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我来了一个漂亮的过肩摔,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
余玠咦了一声,难以置信地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惊奇和不服。其实余玠也并不是如此不济的,只是刚才是他意志濒临崩溃的时侯,再加上我也是攻其不备,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