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出发的时候,天色忽然昏暗起来,艾希儿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司徒郑伯友,上卿虢石父等出来谏止,希望改日再去。幽王也有退意,褒姒却坚持请行,艾希儿想不通她为何忽然如此坚持,队伍最终还是出发了。
这一天,风很大,一路之上,不少车马被掀去了顶棚,更有甚者连人带车一齐落入了路旁的沟谷,到处都透着不祥。
艾希儿让卫兵唤来伯盘。对他吩咐道:“从今天开始。你一步也不要离开我。”伯盘不解。艾希儿也懒得解释。他倒没有深问。只是有些担心地望着队伍。即便是他。恐怕也捉摸不透母后地心思了。
队伍到达驻地地时候。天色已经很晚。幽王下令在附近背风地山上扎下营帐。就地埋锅造饭。
艾希儿站在骊山之上。俯视着这座在传说中出现了无数次地名山。心下一片唏嘘。
“真不明白母后为何坚持要来。看这情形。恐怕要大雨了呢。”伯盘在她身后抱怨道。
艾希儿也不明白。按说没有理由地。一向镇定沉稳地褒姒这次为何会这么反常?两人还在困惑地时候。围绕在幽王褒姒身边地人群再次向着骊山山顶地烽火台行去。
褒姒。你就连一顿饭地时间都等不及么?艾希儿无奈。只得招呼盘连忙跟了过去。陪同在一起地只有几个大臣。另有几个士卒拿着火把照明。人人脸露难色。看样子都不情愿。
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艾希儿也只能和他们一样闭口不言。到了山顶,一众人等登上烽火台,幽王举目四顾,骊山远近尚有二十多座,一有边患,同时点起烽燧,远近诸侯立马便可望见派兵来救,如此还须担心什么西戎?
艾希儿看着他那志得意满的笑容,心底更加担心了。即使诸侯们看见,如果不派兵来救,那也是一场徒劳啊。
也许是日间的艰苦跋涉太累了的缘故,从方才开始她便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更是身心俱疲昏昏欲睡。
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啊,她在心里祷告着,勉强支撑着。伯盘发现了她的状况,扶着她肩膀问道:“姑姑,要不我们下去吧?”
艾希儿摇了摇头,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到了烽火台自己一步也不能离开幽王和褒姒。
“就是这些东西么?”褒姒望见了用以点起烽火狼烟的那些燃料,问道。
“是的。”管理烽火台的官员小心应答着。
“哦?”褒姒似有意似无意的望了一眼远处的天空,忽然向幽王问道:“大王,你说,如果点起狼烟,诸侯们会来相救么?”
“!!!”
“不可以!”
艾希儿突然喊了出来,话一出口,也仿佛耗尽了她全部的心力,体内的力气快速的流逝着,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
“我只是说说而已,妹妹你又何必这般急切?”
褒姒冷冷的看着她,直到这时艾希儿才发现,她的两根手指并在一起,一直藏在袖内指着自己。从一上烽火台便中了她的暗算!
艾希儿身体一酸倒了下去。
“姑姑。”幸好伯盘眼快及时扶住了她。艾希儿倚在他的身上,有些怨恨的望着褒姒,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片刻后她转过头去把脸贴着伯盘的肩头无力的闭上了眼睛。
大臣们面面相觑,但傻子也看得出来,艾希儿与褒姒似乎并不像传言中的那么和睦。
“点狼烟!”幽王命令道。
“不可啊,大王。”
大臣们纷纷跪下。有些事情可以试,有些事情无论如何都不能试,幽王不明白,可大臣们清楚,但有一件事即使是他们都不知道,艾希儿也直到现在才晓得,那就是,幽王只会听褒姒的。从一开始,他们就输了。
已经阻止不了了。
“带我下去。”
艾希儿轻轻的呻吟着,随即沉沉的睡去了。
醒来的时候,她仍然在骊山大帐。伯盘听了她的吩咐始终没有离开过半步。
“什么时间了?”艾希儿问道。
“已经过去了一天。”伯盘看了看她的脸色,“好些了么,姑姑?”
这一回她是被褒姒强制沉睡的,因此脸色一直不太好。
“没事了。”艾希儿略微笑了笑,“有诸侯派兵来么?”
“还没,到明天应该就有了吧。”伯盘说道。
明天么?也许还有补救的法子。艾希儿想了想,道:“伯盘,可以去请司徒大人过来么?”
伯盘点了点头,也没问原因,出帐寻找郑伯去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是幽王的叔叔,似乎是个可以信任的人。
不一会,伯盘领着郑伯进了大帐。艾希儿迎上前去,深深的行了一礼。郑伯当时便愣住了,显然没有料到艾希儿会如此待他。
“事出突然,小女有事劳烦王叔,还望王叔答允。”
“何事?”郑伯皱着眉,艾希儿和褒姒母子走得很近他是很看不起她的,能来已经给足了伯盘还有艾希儿面子。
“大王点起烽火,诸侯必来相救,届时如果发现只是一场试探必然心冷,小女之意,想王叔辛苦一趟,立即派人迎上诸侯知会一声,那样或许还可挽回少许。”说时,扑通一声艾希儿便跪了下去。
“姑姑。”伯盘过来拉她,也被艾希儿拽住一起跪了下来。
郑伯望着艾希儿,判断着她话里的真假。
“你真的这样想?”他问。
艾希儿点了点头。
“为什么呢?点烽火试诸侯那可是王后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