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随后问道:“你们都是用什么法子跟老五联系?朕想拜托你们传句话……”
黄大有慌忙道:“老奴不敢,拜托二字当不得!”
朱元璋淡淡笑道:“有什么当不得的?换做常人,把手都伸到朕的身边来了,朕早就下旨灭族了,也只有老五……罢了,不提这话!你们去皇后寝宫里寻几件皇后生前的东西送过去,算是给老五留个念想,告诉他,朕已经命人在朕和皇后的寿宫里绘上了他的画像,让他生生世世陪着朕和皇后,朕这辈子欠他太多,将来连太庙里也不能摆着他的牌位,只能做到这些了……”
黄大有闻言,恭敬领命。
朱元璋点点头道:“起来吧!该临朝了……老四病了,今天的朝会不太平了……”
………………………………………………
“四哥病了……”柳飞儿将手中的信笺递给蓝翎,愁眉苦脸道。
蓝翎看了看信,摇头叹息道:“可惜允炆太不明白事理,四哥一病,就上疏褫夺四哥的军权……唉,其他人尚可,却把英儿跟世杰得罪了!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
“英儿的脾气我懂的,他不争这个!”柳飞儿淡淡道,“倒是世杰,人在安南,又不奖赏军功,又不下旨班师,就这么半吊子撑着,这倒罢了,怎么还参世杰擅启边衅?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世杰占着安南那么大片儿地方这么久,你们苗民起码十年没受过安南人的骚扰了,无论如何也该有个说法的!还私自下令去把世杰追回来,难不成是想让西南局势糜烂么?”
蓝翎有些愤恨道:“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想的!比起标儿来差得远了!不行,苗民可不能再遭灾了,咱们得有点儿动作!”
柳飞儿看了蓝翎一眼,问道:“你能如何?”
蓝翎冷笑道:“派锦衣卫抓世杰?到了我的地盘上,由得着他们?给芷儿去一封书信,让这些个人消失好了!”
“然后呢?总不能就这么拖着吧?世杰好歹是二哥的儿子,应天不给个说法,实在说不过去。”柳飞儿颇玩味地说道。
蓝翎想了想,说道:“要不……请四哥上疏,给世杰一个越国公?不不,世杰占着的是安南的国土,封公就小了,干脆来个越王最好!”
柳飞儿耸耸肩道:“主意倒是个好主意,可是这还得云哥说了算。”
蓝翎有些气恼道:“还指望他!也不知道这些天他怎么就魔怔了,跟一个倭国来的和尚谈天说地,难不成他想参悟佛法出家?”
柳飞儿微微笑道:“这和尚不过是搭老古的船来中原游历半载便要回去,也是道衍那个家伙推荐来的,云哥正好借着机会了解一下倭国的风土人情而已,哪里会出家?”
这时候,云霄与一个老僧并肩走了出来,手上还牵着一个五六岁大小的小沙弥。柳飞儿和蓝翎见状连忙起身行礼道:“大师……”
老僧躬身合十道:“贫僧就此别过……”
云霄躬身行礼道:“大师保重……”说罢从怀里掏出一枚铁牌递给老僧道:“执此令可让大师归程方便许多。”
老僧躬身接过,复道:“与上国侯爷畅谈数日,贫僧方知中原人物如九天之龙,敝国不过井中之蛙……”说着,招呼小僧到自己身边,又说道:“这孩子命苦,有幸得侯爷指点数日,此生已经受用不尽,既然与上国侯爷有缘,还请上国侯爷不吝赐名……”
云霄想了想,点头道:“原名为何?”
“千菊丸,”老僧恭敬道,“贫僧入我门后,贫僧曾赐名周健。”
云霄沉思了一会儿,道:“大师曾言,倭国僧侣或以修行之所为名,或在名中带上佛字,本侯不才,便名之‘宗纯’,如何?”
老僧立刻让小僧下拜,恭敬道:“此名绝佳,多谢上国侯爷!”云霄将老僧送出门,转而回来,看到柳飞儿和蓝翎一脸怪异地看着自己,不禁问道:“你们两个这么看我做什么?”
柳飞儿似笑非笑道:“我们正商议着请姚师傅来给你剃度受戒呢!”
“吓!谁舍得出家了?”云霄没好气道,“我只不过打听打听倭国政局,想替三哥平倭患出点儿主意罢了!”
柳飞儿恍然,问道:“如此,有眉目了?”
云霄叹了口气,坐下道:“眉目算是有了,可这事儿不好办的!我估计倭患能平一时,可将来恐怕还要再犯……”
蓝翎一脸疑惑,坐到云霄旁边问道:“这什么意思?难道那群矮骡子还杀不绝么?”
听了蓝翎创造的名词,柳飞儿“噗哧”一笑:“什么矮骡子!正经点儿!倭国人咱们又不是没见过,个头虽然不高,不过人还马马虎虎,厚道得有点傻而已!”
云霄微微笑道:“也不带你们俩这么消遣人家的!我说倭寇将来还会再犯,那是因为在东南肆虐的倭寇乃是汉人指使的……”
“不会吧?”柳飞儿有些生气道,“谁这么缺德?为了抢点儿钱,还引外族来掠自己同胞?”
云霄无奈道:“还能有谁?想都想得出来!”
柳飞儿和蓝翎顿时恍然。
云霄继续说道:“倭国国制类似中原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不服王化,相互攻伐,前一阵子还分成了一南一北两个朝廷,打了多年的仗,总算打完了,可败了的人却没了生计,只得四处流浪;偏偏咱们中原海商里面有一些个人,手上有了两个钱便起了别样的心思,雇了这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