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担当起攻城的重任,甚至不惜拿出了中书右丞相的身份。
收到信的扩阔心里一阵冷笑:你忠君就见鬼了!攻陷汴梁,就是攻陷敌人的都城,这属于灭国之功,是要封王的!谁不抢着上?别说你,就连我的部下就求过我几次了!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敌军都城里面可以发多少财,你小子在甘陕过了几年穷日子,就指望着到汴梁洛阳来发财了吧?你要打就让你打!我走了都快大半年了,刘福通就算再没本事,也足够把汴梁的城防修成铁桶一样了,不死个七八万精锐能拿下来么?再算上洛阳,哼哼,你的部下没发财就先死一半!不过也好,你手上的家底儿耗光了,也能省掉不少麻烦!
想法虽好,可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扩阔又提笔写了一封情辞恳切的书信送了过去,并且告诉部下:不是我不让你们打,右丞相要抢功。这一下扩阔的铁杆部下急红了眼,三天两头就派斥候去孛罗帖木儿的大营前面找茬,孛罗帖木儿也知道自己理亏,索性不搭理,直截了当地请到了一道圣旨,直接撂在了扩阔的面前。
正中下怀的扩阔抑制住满心的欢喜,捧着圣旨在部下们面前摆出一副哭丧脸:没辙了,咱不能抗旨。义愤填膺的部下们很快就按照扩阔预先设想的那样,纷纷表示:不打了,撤兵!咱们打死不渡河!
扩阔只得装模作样地劝慰了部下几句,然后急急忙忙地给孛罗帖木儿“报喜”:我的部下接到圣旨之后差点哗变,你自己先动手吧,这功劳我不要了。
孛罗帖木儿果然“大喜”,原本担忧扩阔不鸟圣旨的的那颗心登时放了下来,立刻示意扩阔按兵不动,防止兵变,也不知道是处于愧疚还是别的什么缘故,还特地给扩阔送来几车金银,让扩阔安抚部下。
又得了人情又得了金银的扩阔立刻回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涕零”,并发誓,不约整顿好军队绝不南下。接到回信的孛罗帖木儿这才放心大胆地发出了渡河攻城令,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就此拉开序幕。
准备充足的刘福通当然不是省油的灯。孛罗帖木儿还没碰到汴梁和洛阳的边儿,周围的中牟、杞县、封丘、通许、偃师、孟津、登封已经打成一锅粥。刘福通早在几个月前就抢收了秋粮,又用大把大把的财物――刘福通自己也知道,若是守不住汴梁,再多的东西也是便宜了鞑子――从应天那儿换取了尽可能多的战略物资,整个汴梁和洛阳的周边,凡是能换来粮食兵器的,几乎统统运到了应天。接下来便是坚壁清野,洛阳和汴梁方圆几百里内的乡野几乎连老鼠都找不到。就连乡间的房屋都被拆得只剩下土坯,砖石木料统统运上了城墙。
最可恨的,那些小县城里居然连民房都拆了,在城内挖出了小湖泊,湖泊周围也开垦起来准备种粮!小县城尚且如此,汴梁城又如何?孛罗帖木儿登上黄河大堤俯瞰汴梁的时候,气得几乎吐血,刘福通更本就是把城墙当作河堤来修!本来就宽大高耸的城墙又被加高了两丈,城墙后面堆满了成袋成袋的泥土,和城墙一起垒成了大堤模样,这架势,就算你掘开黄河,淹死的只能是自己。回回炮?笑话!就算能轰开城墙外面的砖石,可也同样把城墙后面几丈厚的沙土夯得更结实!
孛罗帖木儿的手下看着大大小小的县城和空荡荡的旷野几乎连哭出来的心思都有了,这哪里是守城啊,分明是钻进耗子洞里过日子!远远地看着红巾军将士站在城头充满嘲弄地看着自己,孛罗帖木儿不禁悲从中来,自己怎么点子背到这种程度!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这么个大功,却碰上了刘福通这个硬货!
第二百三十七章攻城难题
孛罗帖木儿从行军图上仔细地看了半天,实在是拿不出一点办法。、
他也明白,以自己的实力,攻下洛阳和汴梁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可是问题就在时间上!一年?两年?
拼的自己多损失一些,强攻洛阳和汴梁吧?周围的那些县城怎么办?这些县城的驻军相对汴梁和洛阳的几十万人来说不多,三四万人,自己若是权力攻打洛阳和汴梁,这些县城里出来个三五千人,虽然没什么大祸害,可这些小苍蝇绝对会让自己恶心到家;万一七八个县城的部队合成一股,在自己屁股后面来这么一下,自己找谁哭去?
把这些小县城挨个拔了?可三四万人守一个小县城,加上不必顾忌后勤补给,天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攻下!围困,就更不指望!这么多小县城,要搭上自己多少机动兵力?围困的人若是少了,那还不是自己送上去给人家当点心?自己的部下虽然不少,可撒到汴梁和洛阳之间的土地上,连个水花儿都溅不起来!
拖下去的结果就更糟了,人家又不是汴梁又不是孤城一座,淮西路还有大把大把的城池,只消半年,就能组织起不下五十万规模的援军,到时候谁打谁?
孛罗帖木儿有些后悔自己硬要抢扩阔的功劳了,这样的坚城,就算扩阔南下也讨不得半点好处,等他打到精疲力竭的时候,自己再过来捡便宜不是更好?再看看扩阔传来的消息,他的营中因为不能渡河已经哗变若干次了,大规模械斗都有了,为此扩阔还惩处了几个心腹将领,为了安抚部下,扩阔已经把部队撒出去到其他县城里发财去了,现在就算自己肯拉下这个脸面来求他,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