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深深地看了云霄一眼道:“有你这样的朋友,我就知道,我一定死不了!”说罢,调转马头,护着沈家姐妹的马车返回紫金山。沈柔和沈倩揭开马车的后帘,两个脑袋凑到一起,朝云霄望了一眼。看着两女的面容,云霄突然升起了一丝不安:城东的紫金山上,这两天将会发生什么?似乎有些东西被我算漏了……
无暇多想,云霄带着部下策马往狮子山而去。狮子山远远看去一片平静,但云霄明白,这山间埋伏下了朱元璋本部四万多兵马,而整个应天周围,飞字营布下了不少于万人的暗哨,几乎没隔三四里路就有一个哨位。云霄把本部三百人留在山下的林子里,交给朱元璋手下廖永忠部勒,自己则一口气登上山顶。
“老五你看!”朱元璋看见云霄上了山,朝西北方一指。
云霄顺着朱元璋的指向望了过去,大胜关方向烟尘张天,战况似乎狠激烈。
“刚刚老四的探马来报,说陈友谅在大胜关下已经打了两个时辰,问我要不要先派一支兵马支援一下,”朱元璋望着西北方缓缓道,“被我回绝了。”
云霄点头道:“大哥做得对!只有这样,才能让陈友谅误判咱们准备不足,想靠大胜关拖延时间以整顿兵马。现在调人过去支援,恐怕反而会让陈友谅铁了心思吃掉咱们一部。”
朱元璋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道:“就怕杨靖顶不住,他的人太少了!你为何只让他本部兵马派三千人守关,其余都要埋伏在关内?”
云霄回答道:“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杨靖在大胜关的人马不多,放开大胜关不打,在陈友谅看来,三千人奈何不了他的水军;而吃掉杨靖的三千人,以大胜关的地势而言,陈友谅不贴上三万人是不成的,还要拖延不少日子。攻下之后就得留人守卫,又要去掉一两万。算上伤兵,重伤的不谈,轻伤的也要休整个五天左右才能再上战场。陈友谅当真打下大胜关之后,手上的机动兵力就不多了。这样一来,咱们和陈友谅的战局就成了围绕大胜关的消耗战。水师本来就是有攻无守,他攻下大胜关,反而由攻转守,时间拖长了,反而对他不利。这一笔帐,陈友谅应该会算清楚。”
顿了一顿,云霄又解释道:“何况,纵然城破,杨靖将军埋伏在关内的兵马也能重创陈友谅,巷战之时还能拖住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完全可以撑到四哥的援兵赶到。那样陈友谅就亏得更大了。对方水军没什么硬甲,更没有什么重兵器,咱们的步军兵器甲胄远胜他们,就算在陆地死耗下去,赢面也很大。”
朱元璋脸色一松:“如此便好!其他的事情你都安排好了?”
云霄拱手道:“应天已经全部布置妥当。飞字营早就探明情报,几个势力的细作看到大哥不在应天,让标儿执掌,都想着沾点儿便宜。他们也太瞧不起大嫂和英儿了!”
朱元璋呵呵笑道:“秀英是女流,飞儿又有了身孕,这些年来英儿和老六在应天不显山不露水,别人还真以为他们好欺负!我都盼着那些细作赶快搞点儿事儿来,好让咱们一网打尽。”
云霄抬起头看着东方,有些心忧道:“只是紫金山上,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好像我有什么事儿没想得起来,却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怕会坏了大事。”
(又是一周过去了,求票求收藏了!拜谢诸位!)
第二百一十章应天之乱
“你能算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学究天人了,”朱元璋宽慰云霄道,“计策、谋划我不精通,我只知道,就算诸葛武侯都有算差的时候;何况就算你都算到了,我打了这么多年仗,唯一的心得就是,战场上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你算计得再准也有出纰漏的时候。、QunabEN、coM咱们手上不是还有四万兵卒没动么?底子还厚,不怕!”
云霄淡然笑笑,不再作声,脑子里依然紧张盘算着。
应天城里,马秀英和沐英早就披挂完毕,朝着同样一身甲胄、挺着大肚子的柳飞儿笑道:“明公早就传下将令,文武官员的眷属务必谨守门户,操练家丁防备宵小。弟妹你都快临盆了,何苦又来?”
柳飞儿认真道:“云哥上个月就交待过我,一旦开战,必有细作乘机作乱,大嫂和英儿必然前去平乱,只怕会有人趁大嫂和英儿不在府上的功夫潜进来作乱,所以嘱咐我无论如何要守住这里。家中还有影儿主持大局,云哥也在家中布置下了机关陷阱,飞儿还是过来保护大哥家眷的好!”
马秀英叹息道:“真是难为你们夫妻了!这几天怕是要睡不解甲,辛苦你了。”
陈友谅在大胜关下攻了两天,第二天傍晚时分,大胜关方向的烟尘渐渐散去,探马来报,陈友谅的部下全部撤上了船。
“守住了!”朱元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手中的战报朝云霄道,“杨靖守关的三千人只剩下不到两百。”
云霄呵呵笑道:“至少他手上还有一万五千余机动兵力,总攻开始时从陈友谅背后杀出,定能起奇兵之效!”
十二日清晨,三叉江江面上出现了汉军的斥候船只,不多时,大队的水军朝江东桥扑了过来。朱元璋一声令下,朝康茂才和徐达军队驻扎的方向挥动了红旗。一下子,康茂才和徐达的部队就立刻隐蔽起来,就连在山顶的朱元璋也不知道两支部队到底藏到哪儿去了。
“呵呵,老五你教的法子不错!”朱元璋笑道,“我站这么高都看不到了,陈友谅就更别想看到了。”
“大哥过奖!”云霄小声道,“刚刚常将军的斥候来报,龙湾江面上已经看到陈友谅的先锋,领军的正是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
“再等等!”朱元璋沉吟一阵道,“陈友谅的主力还在三叉江。传令给邵荣,抵抗一阵就投降,反攻的时候做内应。”说罢,和云霄一起死死盯着江东桥。
汉军的船队看到东江上连夜搭起的石桥一下子就不动了,一阵大风吹过,江两岸的水草被吹得四处浮动,一节节削尖的木桩彻底出现在汉军水军的面前。这一次没有再犹豫,汉军水军立即掉头,船队又慢慢地驶出了三叉江。
“果然!”朱元璋朝大腿上用力一拍,“陈友谅入彀矣!”
龙湾。
邵荣按照事先的计划,凭借地势抵抗了两个时辰,直到双方都是精疲力竭才宣告投降,而陈友谅的主力船队也是刚刚赶到。天色已经不早,陈友仁收拢兵马之后立即命人伐木建造了一排木栅栏。江上的水军很是迟疑了一番,还是派出了一万余人的增援部队上岸过夜。同时,为了确保完全,陈友谅下令所有大船尽量靠岸近一些,以备夜间被偷袭时能及时增援。多数小船则环绕在大船外围警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