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鄂东匪事第243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山虎大爷,你现在就去吗,”一枝花上前问。她对座山虎那番深明大义的话

很赞同。

“嗯。”座山虎点下头,把信接过来揣人棉袄内,“这小子打什么地方猫着,

只有我能码着。”他又偏身瞅瞅双龙说:“等我从座地虎那块儿回来,我再把老双

城的话传给你,咱们要共同打鬼子!中国人不能受外国人欺负!”

“行!”双龙答。他恨透了日本人。

“郑三炮呢?”座山虎戴上貉壳毡帽才发现郑三炮不在屋。

“嫂子,他和蝴蝶迷没上你那屋去?”一枝花问洋戏匣子。

“没有。”洋戏匣子摇一下头。

“山虎大爷,你和他有话说?”一枝花又问座山虎。

“没话。我看这人穿马裤,梳分头,抹得贼亮,不带好人样儿。俗话说:画龙

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小心点。”座山虎望一眼双龙,提醒说。

“没事。”双龙一瞪眼睛,“他要有外心,我插了他!”

“大意不得啊!”座山虎说着撩起棉门帘出屋……

下章预告:第179章山虎夜行书喃大家看也看了,还希望各位给我扎起,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收藏。只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才是我更快更新的巨大动力三。

上传一篇外篇:

文曲简介

詹玮/文

文曲,亦名曲子、文词、调儿,因其曲牌(文词牌)而得名。流行于湖北黄梅、文济、蕲春、黄石等地和邻省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安徽叫文南词,江西九江叫清音、江北文词,南昌、赣州称北词。

黄梅地处吴头楚尾、荆扬交会之区。北部为高山峻岭,中部为丘陵地带,南部濒临长江,地势低洼,江河变易,旧时常闹水灾,民多离乡背井,将渔歌、小调、打硪歌等配以连厢、花鼓、彩船、道情筒沿门演唱,借以维持生计。文典就这样孕育、发展起来,据有关资料记载:文曲源于黄梅南部平原湖区的渔歌、小调和打硪歌。文曲中的《文词调》就是由渔歌和打硪歌的音乐衍变而来的,而文曲中的小调则多系黄梅的民歌小调。黄梅县的文曲班社,也绝大多数分布在南部的的平源湖区和濒江地带。

文曲历史久远,艺人黄志鹏(1980…1870),于1840年前后,用胡琴自拉自唱,授徒聂炎保(1862…1923)和柳容妹(女),聂又传艺与继子王元林(1980—?)。与王元林同时期知名艺人还有闵金保(1885…1956)。王元林授徒李玉堂、翁习龙、邢八仙、许海尔、胡老十、陈尚启、严南陔、严锦坤等;闵金保授徒殷玉阎、蒋尊火、蒋老五、张桂枝、吕腊梅、郭三贵、袁海要、何神保、施味香、朱根青等。

有文字记载的文曲演唱约在清乾隆年间。流传先于记载,没有记载而流传的时间,当远在清乾隆以前了。

文曲的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无论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庭院居宅,用一条板凳就可以演唱,有一人清唱(或自拉自唱)、二人对唱(一男兼奏胡琴、一女兼操牙板)、三四人或五七人兼操乐器分角色演唱。在多种形式中,以二人演唱最为常见。

一般演唱文曲时多用黄梅方言,在长江沿岸港口演唱,则吸收下江语音。文曲的唱词是按地方方言合辙押韵的,其句式有五字四句、七字四句、五、五、七、五句,七、七、五、五句,五、五、十、十句;还有五、五、七、五、五句,八、八、六、十句,七、七、五、五、七句等等。歌谣体与诗词体的,以七字四句为多。

文曲的演唱曲目,多为一旦一丑,或一生一旦,如《打花鼓》、《双下山》、《怕老婆》为一旦一丑,而《云楼会》、《秋江》、《湘子化斋》则为一生一旦。也有独角色和多角色的曲目。在一般多角色的曲目中,有少量的插白,也有唱腔与说白交替的曲目。

文曲曲目的内容,多以人民生活、爱情、婚姻、家庭为题材,有民间传说故事,也有宫廷史语。其传统贡目甚多,据已收集到的资料和艺人的记忆,其中联曲体的有《秋江》、《金莲调叔》、《大调钱塘》、《秦香莲》、《平贵回窑》、《打金枝》、《苏文表借衣》、《继桥会》;《祭塔》、《云楼会》、《赵颜求寿》、《拷打春桃》、《白牡丹点药》、《王先生算命》、《安安送米》、《红绣鞋》、《卖油郎》、《二妹下书》等。单曲体的有《孟姜女哭长城》、《报花名》、《数麻雀》、《八段锦》、《四季相思》等。

文曲共有一百多个曲牌,分为主调与小调两个部分。

主调有(文词)、(平板)、(南词)、(摇板)、(一字)、(二流)、(数板)等。

属于小调的有(满江红)、(秋江调)、(算命调)、(瓜子仁)、(玉美人)、(白牡丹)、(杂货调)、(绣荷包)等。

(文词)是文曲的主要唱腔曲牌,又有(文词)与(车文词)之分,是文曲联体曲体的唱段中不可缺少的曲牌。

文曲的主调在演唱中常循反复,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唱腔速度也变化,以表现迥然不同的情绪。

伴奏是文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文曲伴奏乐器,只有云板、二胡,后来加进了三弦、琵琶等弹拨乐器。在以不同的弦式伴奏时,二胡用两把,分正调与反调(正调5…2弦、反调2…6弦)。正调二胡的外弦音高等于反调二胡内弦的音高,正调随腔,反调点奏,正反两把二胡伴奏起来抑扬和谐,珠联璧合,大大增强了演出效果。三弦定弦固定为(525)随二胡调弦,二胡演唱者的嗓音高低定弦。

文曲的伴奏音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前奏,二是间奏,三是唱腔伴奏。前奏对唱腔起引示作用,给演唱者以情绪上的准备。间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音乐既活泼而又富连贯性。

文曲曾于民间初年搬上舞台,并逐渐形成戏曲。

第180章采茶热闹(长篇连载詹

第180章采茶热闹(长篇连载詹玮著)

温馨提示:在看本书前请先点击拙作《鄂商家族》、《**的旗帜》、《鄂东情事》、《风骚的雷池》、《大别烽烟录》、《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黄梅挑花论》、《黄梅逍遥游》、《风流探花帅承瀛》、《红色间谍梅龚彬》、《日军军妓》、《异域烟花散墨》、《飞向天王星天堂》、《黄梅戏祖邢秀娘》、《雷池往事》、《红尘魔王张宗昌》、《慰安妇1938》、《雷池三部曲之丰乳肥臀》、《花道》、《名伶与迷恋她的风流才子们》、《抗日1943》,顺便推荐本人另一拙作《谍战黄梅》

鄂东匪事内容简介

描写的是;解放前发生在鄂东大别山区的匪患故事。小说通过湛人杰和梅子的风流故事,展开了一场情仇恨怨。湛人杰被迫当了土匪,引起了大别山座山虎、孔垅座地虎、张家河平原虎,三虎争雄。抢地盘,争山头,烽烟四起;美人计,连环计,计计相连;夺妻恨,杀父仇,仇深似海。争斗中,湛人杰救了李平儿,二人结为患难夫妻,又被座山虎强占为压寨夫人。李平儿与仇人朝夕相处生不如死;为了爱,湛人杰卧薪尝胆,铲除座山虎;为了爱,湛人杰单枪斗众匪,以身殉情。小说三条线索同时展开:一是三省通衢的水码头孔垅镇,各色人物竞相上演,也是土匪掠夺的对象;二是千里大别山藏龙卧虎,多股土匪盘剧,官匪猫捉鼠,土匪抢地盘,争山头;三是鄂东平原典型村落张家河,封建家族势力、农民长工与地主、地下党与保安团矛盾四起,演义了一幕幕血与火,灵与肉,情与恨的动人故事。

本书三个重要人物简介:

——座山虎许光头因情杀人,从此混入大别山林海之中。

——平原虎费正卿本是老实农民躬耕孔垄,因失地杀恶,成为平原悍匪。

——座地虎王焕庭是富家子弟,因身怀异能从军,因沟引军阀姨太太召来杀身之祸,避祸入山寨,成为风行张家河的土匪。

还有诸如女匪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