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鄂东匪事第146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小说塑造了湛人杰、崔奠明、兵痞梁在耕、梅子、李平儿、黄幼红、李金金、陈卉、徐小燕、陈亚玲、寡妇张二嫂、王汉阳、卢黑豹、寨主任金水、秀才丝瓜、郎中舒潇等众多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情节曲折,动人心弦。是作者十年时间呕心沥血写成的一部力作。

众匪的人生经历为旧中国黑暗社会现状缩影,反映旧中国“草根”人物的生存现状,能否达到警世醒世,诸位读者大大请开卷细读吧。

鄂东匪事群号QQ329362217

老百姓讲话,除非万不得已谁上山当土匪。各种无奈,一本《水浒》早就从头到尾细细写过。但《水浒》是借了天罡地煞说事,倒好像上山为寇是宿命理想而与尘世不平无关。其实从南到北,从古到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早就练就一身绝活,不管多狭小的生存空间都能辗转腾挪,只要还能活,不会提“反”这个字,真有一天上了山,必是被社会卡住喉咙,一步也走不下去了。

“官事民事匪事,血雨腥风,自古鄂人多壮士;国仇家仇情仇,贤淑女子,以身许匪报情仇。”一个至今仍在鄂东大地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一部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强行抽丁、抓丁,把贫苦子弟捆绑到军营逼迫当兵。这里简单地说一下国民政府的兵役制度。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实行的是募兵制,即雇佣兵制度,招募年满二十至二十五岁的青年志愿者充当职业军人,按照军阶发给足以养家糊口的薪水,其待遇高于工厂工人和政府公务员。抗战爆发后实施征兵制,即国民义务兵役制度,无偿征集十八岁至四十五岁的男子充任国民兵,平时接受国家规定之军事教育和训练,战时依国民政府之命令服兵役。《兵役法》规定常备兵中的上等兵、特业兵的年限为三年,一等兵、二等兵的年限为两年,辎重输卒为半年。国民兵壮丁以保、甲编制为基础。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推行“管、教、养、卫”制度。所谓管,即清查户口,组织管理壮丁;教即宣传三民主义,教育壮丁提高思想文化水平;养即摊派捐税,扶助孤贫病残;卫即抽选壮丁,编练民团,平时生产、自卫、防匪、剿匪,战时从军打仗。保长、甲长由民选产生,报上级任命。各甲各保按照居民的出生年月,建立户口名册和壮丁名册。各乡(镇)根据各保、甲户籍,按壮丁年龄适合服兵役条件的登记造册,建立国民义务兵档案,送县兵役科备案。每年进行壮丁抽签,谁抽中签,谁就要去当兵。每次征兵数额分配到各乡镇。各乡镇再按照人口比例,责成各保依照中签的号码顺序,将应服兵役的壮丁送到县兵役征集所集中。然后由接兵部队到县兵役征集所会同县兵役监察委员会验收。所谓国民义务兵役制度看起来很严密,实际上,各乡(镇)保甲的户口报得很不确实,于是查报壮丁便成了办事人员徇私舞弊的手段。有钱、有权、有势力的地主豪绅,即使户有数丁,也隐瞒不报,根本免除了调查抽签。贫苦家庭即使是单丁独子,也照样填报。有时县里派员到各乡(镇)视察,各乡(镇)头面人物一请客,二行贿,视察人员就昧着良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乡(镇)、保、甲长随意申报。到开始办理新兵征集的时候,出征的全是贫苦人家的壮丁,甚至贫苦家庭的单丁独子,也不能幸免。然而征兵越征越多,慢慢征到比较有钱的家庭,就一变而为雇买壮丁顶替。起先是由应征的人家自己变卖房屋或东挪西借,自己雇人代替当兵,以后又变为由保、甲长统一雇买,家家都要摊钱。有壮丁应该出征的要出钱,没有壮丁或已经出征的家庭,即使只剩下老弱妇幼,也要出钱。雇买的新兵质量很差,逃跑很多。大致情况是平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吸食烟毒的懒汉二流子之类,没钱花了,就去卖顶壮丁。卖顶壮丁得到的钱,送给交兵的一小部分,再送给接兵的一部分,自己得大部分,上下买通了,就可以在行军途中寻找机会逃跑。又到其它地方再次卖顶壮丁。这样反复不止,成了兵痞,自卖自身,靠此为生。保、甲长见到逃回的兵丁也不过问,等到上级下令再征兵时,就另外雇人补充,他们从中再次谋取利益。从县长、兵役科、接兵部队到乡(镇)、保、甲,层层营私舞弊,敲诈勒索。内战期间,肯卖兵的人并不多,雇买壮丁相当困难,保、甲长只能抓到处抓壮丁。

狗娃路过土桥铺的时候,孙保长他们正在土桥铺抓壮丁,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的。土桥铺的年轻人更是东躲西藏,狗娃这外地人知道这些,正好撞在了他们的枪口上。

就这样,狗娃被他们扔进了阴冷潮湿的地牢里。

在地牢里,狗娃认识了李世雄。

狗娃进去的时候,李世雄正盘腿坐在稻草堆里抓旧棉袄里的臭虫和跳蚤,边抓边往嘴巴里送。

狗娃蹲在地牢的远角里,心事重重地想着自己的命运。

小兄弟,卖了多少钱?李世雄显然把狗娃当成卖兵的小混混了,开口问道。

狗娃说什么卖了多少钱?我是给孙保长他们抓进来的。

你呢?狗娃问。

我是自己进来的。

自己进来的?进来干什么?

他们给钱,我就进来了撒。

李世雄原本是土桥铺一富家子弟,但从小浪荡成性,喜欢吃喝嫖赌,祖上的家业很快让他败光了,而且还欠了一个叫王中秋的一百八十块光洋。王中秋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呆头呆脑的,是个哈卵。《兵役法》原本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可是到了下面就成了“两丁抽一”。抗日战争爆发那年,王中秋让他顶替小儿子去服兵役。因为没钱还人家,他只好立下了“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合约。上前线打仗就是堵枪眼,十有**要丢命,去往前线的路上,远远听到日本鬼子的枪炮声,他的屎尿就来了,后来到树林里屙屎撒尿,他想办法开溜了。树林里有个石洞,他把一块石头往山下一推,然后躲进了石洞里。石头往山下滚去,把树木弄得唏哩哗啦的,接兵部队的那些家伙听到响声,以为人跑了,他们朝山下的树林里放了一通枪,扔了几枚手榴弹,然后骂骂咧咧地走了。没想到一百八十块大洋,眨眼的工夫就算还清了。尝到甜头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卖兵生涯。卖兵的生意蛮好,十几年下来,他卖了四五十次,每次都能拿到一笔钱,或者七八十担谷子。卖兵得钱后,他就去逛窑子睡寡妇,大吃海喝,没钱了,又去卖,日子倒也过得逍遥快活。

说得兴奋了,李世雄半闭着眼睛,晃动着脑壳,哼起了小曲——

家有千顷住高楼,

不如扛枪在外头;

不种稻谷吃大米,

不种芝麻吃香油。

腰里有钱胆子大,

吃喝嫖赌不发愁;

寡妇的床任我睡,

媳妇的掰任我抽。

孙保长把狗娃们关进地牢里,也不管饭,甚至连水都没人送。

黄昏时分,李世雄一觉醒来,见狗娃捂着个肚子蹲在那里,便问狗娃是不是饿了?狗娃“嗯”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