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暂居的中台禅社后,孙武把六本金钟罩秘笈全部摊开,一一细读里头的文字。
金钟罩的首关到第六关。孙武早已练成,秘笈中的文字也背得滚瓜烂熟,记得再清楚也不过,特别从藏经阁借出秘笈。只是为了作一次详细比较。自己从小修练金钟罩,但所练的秘笈明显被窜改过,之前自己曾经花时间研究。想找出修练口诀中哪些部分是另行添加,进行归类,分析出无孔不入掌的口诀,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
被编入秘笈里的武技太多也太杂,以孙武的能耐。要一一分折,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若得到慈航静殿的秘笈正本,那就是另一回事,两相一对照,什么地方多出了文句,完全一目了然。
“……果然……就觉得这个地方有问题。当初练的时候总是练不过去,花了三个多月才过,原来根本不是在练金钟罩……”
孙武翻看着秘笈,一字一字细读,心里又是激动,又是兴奋,最后完全沉浸在武学世界里。浑然不觉时间过去,当他因为视线不清而短暂歇息,赫然发现窗外早已日落,满空繁星点点,竟然己经过了大半天。
白天读书,孙武待在中台禅社的禅房里,就连晚上睡觉,孙武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带了铺盖就睡在藏经阁门口,让苦觉大师半夜巡逻时大吃一惊。
“掌、掌门人,你怎么睡在这里?”
“这个……当然是有原因的。”
搬出掌门所住的禅房,移居到中台禅社,孙武一来是为了把香菱带离寺中,至于小殇,行踪一向神出鬼没,但起码也是跟着自己跑,不会随便在寺中随处出没吓人;二来,此处距离藏经阁最近,方便自己翻阅查书,顺便也把守藏经阁大门,不让宵小闯入。
“掌门人多虑了,禁地一向有本寺武僧把关,岂容外人任意出入?
便是其他门派的一流高手,要闯禁地也要付出惨痛代价,若窃贼这么容易便可出入藏经阁,数千年来本院的武经不是早已传遍天下?“
苦觉大师向打铺盖睡在藏经阁门口的孙武解释,并且指点各处暗桩布防的位置给孙武看。
“老衲接管禁地保安已三十七年,这些年来,意图私闯藏经阁窃书的贼人,平均每两晚会有一起,江湖局面乱的时候,一晚甚至有十几起,几乎从不曾有人成功过,任窃贼如何手段通天,依旧铩羽而归,只是本寺秘而不宣,保全这些别派高手的颜面,所以,掌门人大可放心,无需亲自把守藏经阁了。”
苦觉老和尚是一名责任感极强的僧人,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上,闪着自豪的信心,摊开纪录薄,想让孙武了解禁地内的保安是何等严密。
孙武一页一页翻看,只见上头一笔笔列着某月某日何派高手闯关,被哪个僧侣所发现,双方如何激战,如何将敌人或擒或驱,写得清清楚楚。这些密密麻麻的纪录,正是慈航静殿长年来屹立不摇,稳居江湖砥柱中流的实力证明,令得少年肃然起敬,对慈航静殿生出无比敬意。
只不过,敬意归敬意,孙武还是不相信苦觉老和尚的保证,因为在他对孙武作出种种自信保证的同时,身后藏经阁的大门无声打开,一大一小的两个黑色人影从里头摇摇晃晃地走出。
戴着大头佛头套,遮掩住面容,这一高一矮两名窃贼的手上,分别捧着高高一叠书,全都是慈航静殿的重要秘笈,蹑手蹑脚地从苦觉大师身后走过去,尽管他们刻意不发出声音,但那种夸张的大动作,看在孙武眼中,根本就是一种旁芳无人的炫耀。
“大师,你背后………”
“哇!小武你好没良心啊,叔叔辛辛苦苦拱你当掌门,你得势不认人,利欲薰心,过河拆桥,出卖我们。”
“啊!你们两个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怎么进来的?”
苦觉大师大惊失色。仿佛看到慈航静殿创派以来未有之奇事,在一场短暂的喧闹后,两名堂而皇之出入藏经阁的窃贼被擒,所窃的秘笈全部归还藏经阁,而进行调查的结果,把守后山重地的警戒武僧,没有人发现这两名窃贼是如何侵入。而在藏经阁内把守的僧人,则是异口同声指称,这两人出现在藏经阁内,手持掌门碧玉杖为证。说自己是奉了掌门之命,搬书去给掌门查阅,留下碧玉杖作为信物。搬走了大批的武经。
“什么?连碧玉杖也失窃了?”
苦觉大师这一惊非同小可,但这却不关孙武的事,虽说碧玉杖是方丈所拥有,不过孙武以自己是暂代掌门为由,早就将碧玉杖归还寺方。
由寺内高僧保管,究竟藏放在什么地方,孙武全然不知,毫无责任。
窃贼所用的诈术揭晓,苦觉大师像是受到极重的打击,呆立当场,半晌作声不得。
“掌门人。老衲……无地自容,不晓得该说什么才好。”
苦觉大师向少年鞠躬谢罪,孙武本以为他会因为大丢面子而愤怒,却没想到他转身对着路飞扬与小荡一揖到地,长声叹息。
“昨日下午,本寺收到两位的预告书,表明今日此时将来盗经。老衲原本不信,哪知道……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尽多卧虎藏龙之士,老和尚故步自封,多年来实是小觑了天下英雄,惭愧、惭愧……”
苦觉大师坦荡磊落的态庄,不失一派高僧的体面,让孙武很有好感,但却也吃了一惊,讶异于小殇和路飞扬居然事前发过预告书,明白告知慈航静殿何日何时将来盗经。
待苦觉大师一离开,孙武马上向两人询问,“你们……偷东西之前发过预告书?为什么要这么做?”
路飞扬抬头傲然道:“这个当然,盗亦有道,我们是专门干大案子的大盗,可不是偷鸡摸狗的小贼,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