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炔荒芄于集中,也不能过于分散。好在安鲁大帝把握分寸的能力甚至胜过他的战争天赋,所以他的帝国再没有出现军政分治的状况。这足以说明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确实是摆弄政治的高手,要不然他也调教不出维多利亚那样的高徒。
十九天,看似短暂,但对于泰坦皇储来说,每一天都是宝贵的历练,每一天都是汲取养分的时刻。这十九天的“执政初期”只是一个标志性的概念。对于历史和今后的泰坦帝国并无重大又或深远的影响,奥斯涅只是照常行军,照常过日子,但这里强调的是他的统治手段,或者说,是他为了统治而培养的精神!
在这十九天里,面对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面对自己并不理解的国家事务,奥斯涅的表现是不急不燥不骄不馁,他虚心地听取意见,仔细地分析得失的成果。他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服务于他的官僚集团。需要更加深刻地掌握国家的日常工作。
这时候,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已经是一位真正的皇帝!十九天,他已想到如何按部就班地经营自己的帝国;十九天。他已想到如何给他的继承人创造一个最为稳妥的统治环境。他将目光放到了长远的未来,为了能让安鲁家族成就泰坦帝国的第三代王朝,他必须将这个开国君主做到最彻底、最完善,如若不然,他也要给自己的帝国培养一个承前启后的继任者。
那么也就是说,奥斯涅到底没有完成他在意识领域构建的那个无敌的泰坦帝国,所以才有了维多利亚一世,他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交给年轻的妻子,在最终确认自己已经了无牵挂的时候,他的心脏就在一次突发性的大面积心机梗塞中停止了跳动。
他是微笑着离开这个世界的。
维多利亚?霍亨沃伦。这大概是最后一次提到她了。
她服侍安鲁大帝走完了后半生,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后,大帝对其宠爱犹甚,两人出入宫廷一向形影不离,到最后,维多利亚俨然是服侍大帝饮食起居的管家班头。她随大帝入朝听政、随大帝入军从戎,大帝处理朝政军务、驾驭贵族阶层和第三等级势力的手段让她受益匪浅,通过与丈夫朝夕相处和这种言传身教的灌输,维多利亚终于成就盖世女皇的伟业丰功。
这里只有一个疑问!
为何大帝在位期间始终不任其执政?
这一点很难解释。以维多利亚的精明和智慧,再以安鲁大帝对她的爱护和信任,于她登基加冕之前的执政应该是必须的,她可以在执政期间实践丈夫教晓她的各种统治策略,在正式成为女皇之后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从没打算让他的妻子在自己还没有踏入棺材的时候执掌国政,任由人们如何猜测也不无法摸清他的真实用意,因为在外人看来,维多利亚?霍亨沃伦甚至不是安鲁家族的嫡系成员,她的外姓身份是她加冕为帝的最重大的障碍,若是没有一段实习经历,她以皇后的身份很难成其大统。
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又一次起到关键作用。他是过来人,他既能以皇夫的身份加冕为帝,就能把皇后的身份改为君主。在他统治泰坦帝国的最后一个阶段,他给妻子的定位相当于不是执政、胜似国主!
一方面,只要不任其执政,在安鲁皇室内部,反对由外姓人接掌皇权的顽固派就没有借口向大帝的家庭发难。在大帝统治末期,他的四个儿子已经瓜分了大陆西方四分之一的领土,而水仙骑士仍有无数分支掌握在他的兄弟子侄手中。妻子面对的反对势力实力雄厚,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帝国政局、避免正面碰撞可能带来的强有力的抵触行为,奥斯涅在家族宗亲面前选择了退让,他绝不会让维多利亚担任摄政;另一方面,只要不任其执政,维多利亚在行使丈夫给予她的各种权利时就得走上许多弯路。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给未来的皇帝设置了许多障碍,诸如文件上的、规章上的、形式上的、意识上的,各种教条看似束缚了皇后的野心和权柄。但实际上,在丈夫的授意和提点之下,维多利亚总是能够成功地避开这些“防范”她的措施,并以皇后的身份对国家事务施加影响,再以丈夫的名义遥控帝国上下百万大军,进而形成对国家真正意义上的操控。
说到这儿,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们不禁哑然失笑,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在干什么?他的做法跟脱裤子放屁不是一回事吗?但具体分析一下,这种逆流而上的布局不但让维多利亚对她掌握的统治学问融会贯通。还极大地丰富了她与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进行斗争的统治策略。
麻烦确实麻烦了一点……既要让皇亲国戚无法干预,又要让妻子得到锻炼,还要让妻子能够服众,还要在无形中奠定妻子的统治基础!将这些人为限定的条件加在一起,奥斯涅办起事来容易吗?
不容易!但安鲁大帝还是办到了!在他躺进水晶棺的时候,泰坦帝国群龙无首,维多利亚皇后只是把自己关在大帝生前的寝宫里不停地哭,结果外面连一个主持丧葬事宜的人都没有。因为除了她,再没人有这个资格。
性急的军人最先坐不住了,伟大的安鲁大帝的英灵不能在他们眼前晃晃悠悠地飘着!在几位最显贵的军队将领的率领下。近卫军和水仙骑士的高级军官团齐齐聚到宫殿里请愿。声泪俱下地恳请英明神武的维多利亚皇后出面主持大局。
维多利亚的戏份很足,她以绝食这种比较极端的手段与军人集团抗争了五天,到了第六天。文臣武将终于走到一起,他们撺掇了大帝所有的嫡亲子女和十几位安鲁亲王一块儿回到宫里,既有大帝的遗诏和一切符合法理的条件,维多利亚?霍亨沃伦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泰坦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