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二
大好了的月寒和那尚需加强调理医药、膳食的大管家,已于某日,被公子斯远护送着出了长安城,在渭水之东的一个小镇里静养着。
消息封锁得很严密。
一同去的只有梅香和家丁王锦红,他是王家的家奴。旺儿和惠儿都留在了“天下第一绣坊”里了,月寒不在,惠儿做替身在坊里出没。
是日,公主出嫁之日,举国同庆,皇上大赦天下。
“天下第一绣坊”歇工一天。
宫里再度有飞鸽传书来: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天下第一绣坊”里,坊主留书一封给管事的,就带着旺儿在街上最热闹的时候,悄悄出了长安城,向东而去,与管家和月寒等人会合以后,便不知所向了。
到了晚间,管事的从外面回来后进内院去看坊主,却见房门紧闭,想是坊主没有什么要安排的,就自去做其他事情去了。
次日,坊里继续开工,管事的一如既往,忙里忙外,忙出忙进的,就这样一直到了正午,吃饭的时候也不见旺儿,心里也没太怎么在意。
以往,在晌午的时候,旺儿会找管事的问一下,有没有什么要让坊主知道的事,可到了晚饭都要开了,却还不见旺儿的人,管事的想着定是出了什么事,心惊肉跳起来,忙进了内院,却见坊主的小院里冷冷清清、鸦雀无声的。
伸手推了推坊主的房门,门没锁,向里开了,管事的见里面没人,自己走了进去,见桌上放了封信。
管事的见是写给自己的,急忙伸手拿起来拆开来看,信里,坊主交代他,今后一段时间里,“天下第一绣坊”就叫给他打理;坊主带管家和秦小姐去遍寻天下的名医,不把管家的病治好了就不回来,多则半年一年不一定,少则也许三五个月的光景,他们就会回长安城里来了。坊主嘱咐管事的,当尽心尽力,若遇到什么事做不了主的,可去找公子,啊,不,是驸马爷;若宫里再有要“天下第一绣坊”做绣品,管事的可以自己定夺,不必等坊主他们回来了;若是撑持不下去了的话,管事的亦可自作主张,把绣坊或卖、或改行或关,除了遣散坊里一干人的费用以外,余下的银两他可提走一半,另一半就着人送去江南给秦二爷夫妇或韩老板;若管事的撑得下去,坊主他们终有一日会回了5,总之,信任他殷明,才将“天下第一绣坊”托付给他。坊主最后嘱管事的一切小心从事,随机应变,相机行事了。也不必派人去找他们,只要病好了,自然就会回来了。
管事的读罢坊主留给他的信,只觉眼前阵阵的发黑:
“怎么又将绣坊留给我你们自己却走了,这还不得把我给累死掉?”
无可奈何,抽身出来,让人回家去通知秀秀,让她收拾些随身的衣服送进来,自今儿起,就得住在这坊里了。
然后,又去帐房找先生,还差人去柜上请掌柜的速速过来,三个人对坊主一行外出就医的事,猜测了一回,无非不过是说他们大约是借外出看病之名,实际是到外面去游玩罢了呗。
三人叹息一阵,只有互相安慰,少不得打起精神来,好好照看着“天下第一绣坊”的一切,等坊主他们回来啦。
又过了些时日,管事的派人去了一趟江南,想请韩老板得空北上进京来。可是,那派出去的人竟然再也没有回来,音信皆无。
管事的知道事情可不那么简单了,正要亲自去拜见驸马爷,宫里却在这时来人,传皇上的旨意,召坊主进宫。
管事的只得战战兢兢地将坊主等人外出看病,不知何日才回的话,告知了传诏的公公,请公公回宫去向皇上禀明一切。
从此,皇上时不时地又差人来“天下第一绣坊”里看了几次,结果很是失望,见始终找不到那要找的人,慢慢也就不再差人过来了。不过,却留了话给管事的,坊主回来,一定要到宫里去面圣。
管事的只有遵命的份。
见皇上冷了对“天下第一绣坊”的心,那些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们,也就不再迫切地与之打交道了。但是,市井里已有了一些不同的传说,关于皇上要封才人遭拒绝,皇上恼羞成怒,当场斩杀了那些不识抬举之人,鲜血染红了大殿的地板;皇上欲夺人所爱,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场自裁,等等流言菲语,空穴来风,越传越玄乎。
总会有人听到,便总会有人去传播。到了后来已面目全非了。
待管事的听过一些谣言之后,他确信了他的坊主,是因为得罪了皇上,所以这才要远走他乡去避祸的呢。而且,肯定是因为那个秦月寒而获的罪。
还有,何以进宫去送绣品,回来以后,一向身体结实的大管家,竟然会一病不起。他们那次进宫去,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无论怎样,如果真的象传说的那样,那他们这就是跑路了。
现在,“天下第一绣坊”是开罪了当今圣上,说不定哪一天,圣上一个不高兴了,就会拿“天下第一绣坊”出气,到时候,所有留在绣坊里的人,就会被连累到,这杀身之祸可是坊主他们惹下的,替罪的羔羊可全都是坊里上上下下几百号无辜的生命啊!
情势如此,那么作为管事的他,到底该怎么办呢?何去何从?
管事的就这样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绣女们也依稀在传说着什么,有胆小怕事的,自己就不来上工了,这倒省下了管事的一比遣散费了。再加上少有人来预定绣品,库房里渐渐多了积压,从前预定的那些已经叫货,而货款有一半已被坊主他们带走了,余下的一半,那些爷们是想给还是不想给,还没个准数呢!
日子开始不好过起来。
和秀秀商量了几次,最终他们还是决定留在绣坊里,支撑着绣坊,要实在支持不住的时候在做打算,毕竟,在坊里还有好几百号人要吃饭的呢,他们留下,会稳定军心的。
管事的想到了只有压缩开支,开源节流,对一些技术不好的绣女进行劝退,其他人员也尽量缩减;再来,就是把内院完全地赁出去,也好增加一点收入,还减少了相应的开支。本来坊主他们出走了,就没人住了,空着也是空着,那倒不如赁出去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