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坊主所居住的中间的小院,要略大一些罢了。每个小院都有门与前面的绣坊相连。大体上,三个小院一字排开。
中院起,有专门给下人们住的院落,还有专门吃饭的厅堂,余下一些用来做重要的库房。
除了这些,就全都用来做绣房了,一直延伸到前院。
那真是,各院有各院的不同,各处有各处的景致,较之北方的院落不同的,这江南的庭院,真的是小巧玲珑,精细可爱,又别有洞天了。
坊里的各处,有假山石,有水池子,弯弯曲曲的小路,迂回曲折,尽头均有那令人意想不到的、豁然开朗的所在。
当真是天下无双啊。也多亏了有个梅香在,在她的带领下,月寒在坊里走动着,一间绣房一间绣房地看了过去。相比之下,这里的条件虽然赶不上“天下第一绣坊”的条件,但以后都是可以逐渐改善的。
此时,绣房里都还没有绣女在,画匠、织工、家丁、杂役,也都还不够,在各处走动着的,也只有韩老板原来的人马。
以那么点儿人手,再加上管家从京城里“天下第一绣坊”带过来的几个心腹,散在这诺大的绣坊里面,简直就如那泥牛入海,瞬间没了踪影呢。
所以,整个绣坊里都静悄悄的,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了。
天空中,有温暖和煦的春风正徐徐吹过。
月寒甚至看过了每一间绣房里的每一个绣架,以及上面绷紧了的质料,连线架上的各色丝线,都一一整理过了,针囊也都挂好了位置。
她觉得,自己未来或许会在这里,待上个三年五载的也说不定,挣下的银子,可以给叔和婶下半辈子养老,这就足够了。
等银子存够了,他们再返回京城去,不知道,那时的自己,又是否会舍得下这里的一切呢?
想着,就不禁痴了……
三十三
第二日,坊门口早早就有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来,那是看了昨日管家派人在城里各处张贴的招募告示呢。
不到巳时中,坊主和韩老板,在管家的陪同下,亲自去了秦家三口居住的小院,正式地邀请秦二夫人,秦月寒两人,到坊门口去,帮着挑选一些可以培养的女子做绣女。
当然,所挑选出来的人,从教会她们做绣活儿,到可以出绣品,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时半会儿的,是不可能有成绩的。
所以,才会从京城,远远地运来许多“天下第一绣坊”的绣品,好抵挡一阵子呢。
就这样,月寒和婶,随着坊主、韩老板和管家他们,都到了坊门口。
管家开始了对家丁、护院和杂役等的挑选,那多是些青壮年男子被挑中了。
一见到月寒出现在坊门口,人群中起了小小的骚动。
有人是识得韩老板的,能在他的手下做工,那可真是不容易得的机会噢,再说,月寒的出现,已抢去了韩老板不少的风头。
江南之地,本就盛产美女。
但,月寒的美,真的是别处的风景与他们本土已经看贯了的风景不同,而令人眼前一亮呢。
那可是另外一种让江南的男子们为之惊叹的美啊。北方来的美女,自有一种豪气与贵族的书卷气从她的身上散发出来,与南方的美女的温婉灵秀所不同。
不单是男子们看得目瞪口呆,就连那些前来应征的女子们,也都叹为观止了,被月寒的美丽和温柔、高贵所吸引着。
一时间,先前还在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们,也都纷纷醒悟过来,抢着加入了排队报名应征的行列里来了。有两大理由使他们选择了应征:
一是韩老板,这自不必说了;再就是月寒。
他们所为的不就是日后与美女共事的机会吗?
韩老板见来应招的队伍越来越长,满意地笑了出来。
面对着如此踊跃的人群,管家和坊主都始料不及。原来,月寒无意中,竟然成了绣坊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坊主见状,露出了一个舒心的微笑来。他看着月寒,心里想着她的魅力,原来不只是对自己才有的啊。
初时,排队应征的女子并不多,主要还是不了解这绣坊里都是做什么事的。后来,看见月寒和秦二夫人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对每一名应征的女子,都极其温柔地拉住了手,细细地研究端详一番之后,又询问几个问题。当然,主要是秦二夫人在问她们,却无非不过是:
“可曾拿过绣针?”
“可会女红?”
“可愿意到绣坊里来做工?”
“身体怎样?”
“能否吃苦?”
“家人是否同意?”
等等诸如此类的。
那被选上的女子,则由月寒在一旁,一一记下了名字、年龄、住址、以及家中几人等个人的详细资料。没有谁,要月寒她这么做的,只是她既然已决心好好为坊里做事,那么,就从这些做起啦。
和梅香一起站在月寒和秦二夫人身后的侍女是菊香,她正悄悄地和梅香小声地说着什么,梅香时不时地上前去为月寒磨墨,拉纸什么的。在此二香的心目中,见月寒年纪不大,却能识文断字的,真如天人一般,二人不由得崇拜起月寒来了,就连看她的眼光都尽是佩服羡慕了。
本来,女人与女人之间,其实都是极易相互吸引和相处的。甚至在她们之间,一旦产生了友谊,往往比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还更加地牢不可破。
渐渐地,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将绣坊前的大街围去了一大半儿,而另一半儿则被排队的人给占了。
那些被录用的女子,纷纷回家去,呼朋唤友、邀姐约妹地来了。
就是没被选上的女子,则可根据她本人的意愿,留下来做绣女以外的其他活计,如厨娘、如浆洗工、如织工,等等不一而是。毕竟绣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