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牙痕记第374章(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诘墓阄魍进。在途中,他攻下了长沙,到了第二年的4月,他已经一路打到了广西北部。他显然对忽必烈的命令了然于胸,因为在他的军队占领广西几天之后,他便设立了官署,开始着手恢复该地区的经济。与此同时,在东部战场,蒙古军队在唆都的指挥下,一路追击南宋皇室残部,直到中国南部沿海一带。1275年,唆都占领处州港之后,迅速向南推进。到1276年底,他的队伍开始在福州会师。宋幼帝赵?刚刚逃到这里避难。蒙古大军只需几天就将到达这里,于是宋廷高层再次决定撤退。他们摒弃了任何投降的建议,沿海路向南航行,最后停泊在繁忙的口岸城市泉州。他们一到达,便立即开始与蒲寿庚谈判。蒲是一位卓越的沿海贸易管理者,出身于阿拉伯富商之家,其祖父最初定居广州。蒲寿庚因协助消灭为害泉州的海盗有功,被授予泉州市舶使。他的位置为他提供了迅速致富的机会。商人和官员的礼物,以及贿款和贪占,使得蒲寿庚腰缠万贯。他的实力使得他成为忽必烈和逃亡中的宋王室争相拉拢的对象。双方都想获得他的效忠,因为双方都认识到,蒲寿庚所掌握的船只将在未来决定胜负的海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宋朝残部到达泉州之后,他们立刻四处寻找船只和物资供应。但是蒲寿庚发现他们的态度非常傲慢,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模样。他们好像是在要求,而不是请求所需要的一切。蒲寿庚强抑着愤怒,邀请他们在泉州多待些时日。同时,他加快了与蒙古人结盟的行动。张世杰和其他宋廷官吏对蒲寿庚的意图和忠诚表示怀疑。有一位学者认为,很可能当蒲寿庚请求宋帝留在泉州城时,就打算扣押宋帝。于是,宋廷在1277年初从泉州出逃。在4月或者更早之前,蒲寿庚正式决定与蒙古人合作,并且把他的意图告知忽必烈的元廷。忽必烈自然喜出望外,因为蒲寿庚的效忠将大大增强蒙古海军的实力。他立即与这位阿拉伯裔官员结盟,任命他为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忽必烈确信,用这种方法将能够得到蒲寿庚的优良船只。但是蒲寿庚在该年年末遭遇了一场危机。张世杰组织了一支由精良战舰组成的舰队,封锁了泉州港,蒲寿庚似乎处境非常艰难。两个月后,忽必烈派遣蒙古援军增援蒲寿庚,张世杰被迫退往南方。宋军残部仍在不断地转移。在离开泉州以后,他们从一个港口转移到另一个港口,首先停留在潮州,然后到了惠州。127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待在广州,但他们无法安心地苟延残喘。唆都决不会放弃粉碎南宋最后抵抗势力的终极目标。每当遇到抵抗,他便会用穆斯林发明的石弩和其他武器粉碎他们。1277年11月他试图与宋廷谈判,但是张世杰断然拒绝了他的提议。于是,唆都发兵攻占了广州,1278年2月,他的队伍也挺进到了潮州。当宋廷再次出逃时,他们在1278年1月6日遇到了一场巨大的风暴。宋帝的船只沉没了,他和张世杰几乎殒命。压力、严酷的生活以及气候和环境的不适应,使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再也无法承受,就在他十岁生日到来之前的5月8日死去。他的死对南宋残部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张世杰仍设法把他们集合起来,做最后一搏。他把刚刚驾崩的皇帝赵?的同父异母兄弟赵?扶上皇位,然后与陆秀夫一起,代宋幼帝行政。在此之前,宋军残部一直在中国的最东南方避难。实际上,他们是在雷州半岛外一个名叫?洲的海岛避难。他们明白,他们这样做只能是在蒙古袭击的威胁下苟延残喘。陈宜中提议皇帝前往占城寻求避难。既然许多占城人最初都是汉人,而且他们也很害怕蒙古的入侵,他们也许会欢迎年轻的宋朝国君,或许还会为自己有幸保卫一个伟大帝国的君主而沾沾自喜呢!陈宜中远航到占城,希望占城国王会接纳宋幼帝来此避难。在等候陈返回时,南宋残部发现已经无法在?洲继续待下去了。蒙古军队占领了雷州,以防止宋廷逃往占城。宋军再次起程开往海上,并逃往崖山临时避难。此处离已落入蒙古人手中的广州不远。蒙古大军已经准备好对被围困的南宋军队发起攻击。1279年初,各路蒙军向崖山合围。张世杰知道他无法抵抗蒙古人的火力,于是便试图设法逃出蒙军对崖山的封锁。但是在3月19日,他的舰队中只有十六艘船冲破了蒙古舰队的包围圈。南宋皇帝的船只被摧毁。当陆秀夫意识到船在下沉时,便把宋幼帝抱在手中,跃入大海。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葬身大海,大宋江山从此落入了蒙古人的手中。南宋残部或投降,或自杀,但一些人决心继续斗争,其中最著名的领袖是张世杰,他自称在占城或越南找到了宋朝皇室的一个后裔,此人可以被立为皇帝。抱着这个乐观的想法,他起程前往东南亚。可是,时运不济,1279年6月他的船遇到了一场飓风,他本人在风暴中丧生。陈宜中到达了占城,但是当他获悉宋幼帝死后,就再也无法返回了。他留在了占城,为随后而来的南宋难民铺路。当1283年蒙古军入侵占城时,他逃到了暹国并居住在那里,直到去世。文天祥被蒙古兵俘获,但他拒绝与南中国的新主人合作,最终因敌视蒙古人而被处决。到1279年为止,忽必烈粉碎了南宋王朝的残余势力。南宋刚刚覆亡,忽必烈便竭力防止他的军队疏远当地百姓。1278年9月,他命令唆都和蒲寿庚必须尊重当地百姓,并且告诫他的军事将领,允许当地百姓在新征服地区从事农业和商业经营活动。他警告,决不可随意没收他们的财产。在他执政的头几年,他就新征服地区的管理多次发布过类似的宣告。这些政策是相当有效的。叛乱很少发生,大规模的起义也不见诸史书记载。有许多富有才华的南人服务于蒙古政权。当然,一些南宋官员和学者拒绝被蒙古人征召,宁愿致力于非政治性的事业,还有不少人在内心里保持着对亡宋的忠诚。但是,忽必烈既然能够统治世界上最庞大帝国的庞大人口,他也就能够在南宋土地上建立蒙古人的统治。而这是最为了不起的。在蒙古人征服的地区,没有哪个地方像南宋那样人口众多,富庶兴旺。我们看到,忽必烈的政策使得蒙古人能够有效地治理这片广袤的土地。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尽管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世纪便结束了,但我们不应该因此而贬低忽必烈所取得的成就。与他同时代的人,无论是蒙古人还是非蒙古人,都异口同声地认为,他对中国南方的治理是非常成功的。

第一一三章

第一一三章

第一一四章

在狱中受尽折磨的郝经经北还时已经身染疾患。后人看他的著述续后汉书歌曰:身充信使被拘留,两国恰逢建计投;愿附鲁连未遂志,空言思托著书酬。郝经在真州被囚期间有诗论说、辩解、书、传、铭、序、记、碑志、祭文、宏辞、表奏文数百篇传世,在元延祜年间得以印行。

被贾似道囚了十六年的郝经辞世了。

一年后,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并挺进江西,在雩都大败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响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文天祥号令可达江淮一带,这是他坚持抗元以来最有利的形势。

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寡不敌众率军北撤,败退庐陵、河州,损失惨重,妻欧阳氏及次子佛生、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兵掳获掳走。公元1278年二月,文天祥领兵进屯丽江浦,在海丰士族首领范良臣、庄应祥、郑复的帮助下克复碣石、甲子等沿海重地。之后休整练兵,上表崖山新帝自劾兵败罪状,请求入侍崖山行朝,合力抗元。不允,行朝拒绝了文天祥西行之路,而是诏加他少保衔,封信国公。此时,湘粤抗元义军风起云涌,颇有声势,元廷授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帅,下闽粤平湖广,并命西路主将阿里海涯向广东进军,形成合围夹攻之势。四月,文天祥留其弟守惠州,以少量兵力及其母和长子驻丽江浦,带邹?、刘子俊等部属挥师东进潮阳,征剿已投元的宋都统陈懿兄弟及刘兴等地方逆贼。十一月,文天祥率部击败陈懿,诛杀刘兴,进驻潮阳,欲借山海之险屯粮招兵,以期兴师。但形势难随正义,南宋气数不振。十二月,元军水陆并进向广东宋师残部大举进攻,陈五虎借熟谙潮汕地区军事地理之优势导元军反扑,文天祥大败,率麾下西撤。

宋廷的士气遭受了沉重打击。

文天祥在潮阳的兵营里仰天长叹,他知道宋军兵败至此,多因当初贾似道这个奸贼误国。当实,宋军的一个重要防御被忽必烈冲陷落,贾似道作为主要战略家和政府决策者,一下子变得灰头土脸,受到普遍怀疑。他想设法挽回一些失去的声望,于是亲临前线督战。他还要筹措额外的资金,以应付急剧增长的军事开支,因此不得不首次向佛寺和道观征税。但是,事与愿违,这两项举措使得他腹背受敌。本来支持他或持中立态度的佛教和道教领袖,现在开始反对他。他的军事冒险以惨败而告终。襄阳陷落后,蒙古人必将向南宋首都临安挺进,贾似道决定在该城的西北边迎战正在向前推进的敌军。在成吉思汗时就为万户侯的明安坐镇西京,郭仲元红袄军忽必烈亦渡过长江哪肯接受贾似道条件,恰那时忽必烈为夺汗位无暇伐宋率兵北返,宋理宗闻蒙古兵退,以为贾似道有再造之功,遂封其为少师,晋卫国公。忽必烈北返后在开平称汗,打败阿里不哥后迁都燕京改名大都,改年号为中统元年,后又建国号为元,忽必烈在巩固汗位后,遣翰林侍读赦经为使节,赴宋要贾似道践诺。贾似道得知消息,唯恐和议之事败露,将赦经幽禁真州忠勇军营。忽必烈久不闻赦经消息,情知已遭不测,一怒之下挥师攻宋。贾似道即瞒了和议之事,索性将前线战事一概隐瞒,不让宋理宗耳闻。钓鱼城顶住了蒙军无数次的进攻,直至1279年守将王立开城投降,钓鱼城才落入蒙古之手。蒙古人铁骑骁勇,却在此无可奈何,前后共计进攻上千次,围困三十六年也未能攻下。至元十二年七月,元东川行院以一部兵力佯攻钓鱼城,以其余兵力会同西川行院全部兵力进围重庆,并在三江口架设浮桥以阻宋援。数月后重庆粮尽,元军不断劝降,情况危急。张珏一面派勇士潜入重庆协助守将赵定应防守,一面遣军袭扰元军,谋划赴援。宋景炎元年春,张珏采取攻其必救之策,遣军奔袭东川行院治所青居城乘东川行院总帅汪惟正率军回援之机,遣勇将张万以巨舰载精兵突破封锁,入重庆增援,时宋廷已在临安降元。张珏乘西川行院治所空虚之机,遣兵与义军里应外合收复泸州杀守将熊耳、安抚梅应春,俘元将眷属多人,迫使元军回师救援,重庆围解。继张珏接任钓鱼城守将的宋将王立,此人非常勇武,曾伪装蒙军传令官仅率一骑孤身冲进敌城,诈城夺回了城池。蒙宋两军在四川的战线互相犬牙交错。忽必烈向四川增兵,以西川行院使不花率军数万复攻重庆,以主力驻佛图关分遣一军驻南城,一军驻朱村坪,一军屯江上。不花遣宋降将李从入重庆招降,张珏不从。副使李德辉至书张珏劝降,再次被拒绝。张珏遣总管李义将兵从广阳出击,一军皆没。不花督总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