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牙痕记第303章(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从基层商业战线的标兵到县城供销社的公司经理,王社知道他父亲在工作上真可谓尽心尽职呕心沥血。七十年代在他的老家当镇供销社主任的时候,开辟了许多乡镇集贸市场。那时,王社印象中的父亲总是显得匆匆忙忙,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的样子。王社觉得父亲的雷厉风行和自己的优柔寡断反差特别强,父亲是干什么都讲究快刀斩乱麻的人,镇供销社的各个代销点的职工都非常敬重父亲,开会时父亲时常对一些有私心的营业员点名批评,但那些受到批评的人总是心服口服。支农时,父亲去一个叫杨庄的地方搞蹲点,帮老百姓干农活居然累得吐血。后来,杨庄的老百姓敲锣打鼓给父亲所在的赵庄镇供销社送去一面锦旗,上书王成勋主任是咱百姓贴心人。父亲十四岁就参加工作,在一个叫桃源糖厂的地方当保管员。后来去了部队,复转地方后在镇供销社当了主任。他对朋友和同事从来都赤胆忠心,一个副手的女人生产时大出血,他知道自己是O型血,二话没说挽了起袖子。那个副手的女人正是因为父亲的献血才得以活命。后来,她却和她男人带头张贴父亲的大字报。八十年代父亲进城当供销社的经理后,他同样遇到一个对他前恭后踞的副手。王社知道不论是商界官场父亲的经历还是他耳闻目睹的一些宦海风波,都令他对所谓的政治前途望而却步。他不想出人头地,只是觉得自己想完成少时的理想。他有时会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潜心写作,那一时期他的创作好象进入一个高峰期。墟城师专给他一个单间,房号叫一二三,在图书馆上班时,他差不多就是白天查阅资料,晚上便焚膏继晷地进行创作。那时,他还把陈冬梅抱有幻想,觉得把渐渐枯竭的内心归罪于别人是自己懈怠灌溉与滋润,抑郁和不欢欣是自己的责任,意志的消沉只不过是自己意志的孱弱。自己的感受和思忖要靠自己感悟,感情是一件永远无法计算投资回气报率的东西,付出跟回报之间有时完全没有关系,甚至成反比。人生就是因为无法随心所欲,所以才有意义。但是,他内心那情爱花朵依然花瓣妖娆,姹紫嫣红,总会不经意间暗香浮动,疏影横斜。那份爱象一块最完美最精致的润玉,晶莹剔透圆润光滑,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具体到形象也在一举一动间,在轻启温柔的唇中,展示着真女人不可比拟地绵绵不绝的韵味和温润的光芒。他喜欢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想一个人,常常会有一种莫名的心动,一个人呆在一二三房子里,在这宁静的夜空里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尽管他知道,漆黑的夜无法将他的心声传得很远。但他总觉得,无论多远,她一定能够听到。一个又一个平淡的夜晚因为想起了她才变得美丽而忧郁。他想象着她会用温柔纤细的手指,轻轻抚平他眼角的皱纹,用她轻柔温情的呢喃,抚慰他驿动不安的心灵。他的心有了柔柔的疼痛和幸福的甜蜜,时常在不经意间会静静地想她的名字,想她的身影,想她爽朗的笑声,想与她相拥在雨中漫步,想与她在幽幽月华下携手相依,然后一起慢慢老去。然而,他知道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文学社里有一个叫周宜春的社员是龙城,有一次他回家,王社让他给冬梅捎去一张贺年卡,上面是一张题名为大回转的滑雪场景图片。周宜春回来以后说,兄弟,不行了,我去找她时,她正在洗衣服,知道我的来意以后她只是笑了笑,旁边有一个男的,看样子很亲昵,人家另有所爱了。王社并不死心,他又一次去了龙城轧花厂。厂子门口一个石桥,王社坐在桥头上抽烟,他在思索着如何把她约出来。一个老者晃悠悠地走过来,和王社搭讪到,你好象要找人,是吧。王社给他递过一支烟点了点头问,你贵。老者说我姓路,叫我老路吧。王社开门见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老路笑了,你们年青人的事情我不懂,不过,你我帮的忙是办得到的。老路帮王社把陈冬梅叫了出来。陈冬梅说,王社,我妈不让我出来,已经给我找好了人家,我就要嫁人了。你给我的一些书,哪天托人给你送去,我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处了。以后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妇女了。王社整理一下自己疲惫的心,然后,默默地转身离去了。几天以后,老路和一个张庆凡的经理来到王社的家。两都是王社父亲朋友,老路说,我是轧花厂的厂长,但是我不能用权压人家。既然人家不愿意咱们的婚事,咱们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张庆凡点头称是,他取开一个包裹对王说,这些都是你在部队时寄给人家的书和照片什么的,我也没有看,你检查一下有什么不对的吗。王社当时把包裹拎回自己屋子,他扯开包裹咬破手指在上面写了两个字:雪耻。静静地望着一堆书信,他点一把火把它们烧了。突然,他看到有一帧自己在部队十八岁生日时书写的岳飞的满江红,他取出打开看了收了起来。那天父亲陪着张庆凡老路喝了好多酒,父亲和张庆凡在桃园糖厂时认识张庆,六零年闹饥馑时,张庆凡把粮食藏在一个地窖里,被人批斗得死去活来,始终没有说出粮食的下落。后来,地窖里的粮食救了全村人的性命。父亲和祖父都在桃园糖厂上班,过馑年时都躲过了一劫。那时的淮北人跟着人家放卫星虚报产量搞浮夸,放着好好的庄稼不让收获。所谓放卫星是指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那是人类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在当时美苏开始争霸,为了和美国对抗,苏联大力开动宣传机器,宣传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巨大体现,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视以为社会主义的无上的光荣与骄傲。作为中国一方面高兴一方面焦急,焦急的是中国也要展现咱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其实就是急于求成的一场不幸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在大跃进中浮夸风盛行,各地虚报夸大宣传粮食产量,比如在广西的一个生产队就把亩产水稻吹到了一两万斤,人民日报称之为放卫星,得到人日报的肯定后,各地的吹牛比赛达到了高潮。1958年3月成都会议讨论农业合作社小社并大社的讨论中,前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在会上表示,河南今年能搞个丰产年,增产几百亿斤粮食不成问题,河南粮食很快就过关了。上面根本不信,给他顶了回去,并说:试试看,这种人表面上左实际上是形左实右。在吴芝圃吹牛说大话的影响下,夏收中,当时在?岈山人民公社坐阵的遂平县委副书记赵光将一块亩产四五百斤的小麦虚报成3200斤,另西平县城关公社则出现了亩产小麦7320斤。后经调查那两个公社的亩产数字是谎报。正当信阳地委准备纠正时,继河南日报之后人民日报大登特登亩产几千斤的消息,还发了号外。从此浮夸风愈刮愈大,大到犹如12级台风,一些大搞浮夸的人把这种虚报产量美其名曰放卫星为高指标浮夸风呐喊唱赞歌,与其说推波助澜还不如说是谎言制作厂。有人到山东省寿张县视察,报导说领导同志参观了台前社,社干部向他汇报说:玉米谷子亩产3万斤至5万斤,地瓜30万斤;宏伟社汇报说:籽棉亩产1.5万斤,领导同志听了赞扬说:你们打倒了科学家,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一个革命。讲话被报导后,全国各地的实验田纷纷地把原来几千斤的牌子换上了几万斤,大田亩产几千斤的报导也跟着改变了腔调,变成了亩产数万斤。各位看官如果不信可查阅1958年8月4日的人民日报。那年8月,上面派人到山东寿张县进一步了解那里的高额丰产情况写回的调查报告说:今年寿张县的粮食单位产量,县委的口号是确保双千斤,力争3000斤,但实际在搞亩产万斤粮的高额丰产的指标,一亩地要产5万斤10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高产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8000斤7000斤,提5000斤指标的已经很少,至于亩产一两万的根本没有人提了。当时流行语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上面的人去河北省徐水县视察,当听到有人说给山药灌狗肉汤,亩产可以收120万斤时,即说:那么做真有效果吗?哈哈你们可以养狗啊,狗很容易繁殖吗。徐水县其浮夸风之严重是全国之最,那里一棵白菜可长500斤,1亩棉花产皮棉去掉棉籽5000斤,一亩小麦产12万斤,一亩红薯产120万斤。在常熟县和平人民公社参观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事实证明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不可能的,有人吵吵嚷嚷,说到底还是中国人把浮夸风刮起来的。真理就是真理,撒谎的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春风杨柳万千条,新社会的建设如火如荼,高天滚滚寒流急,万花纷谢一时稀,独有英雄驱虎豹,峥嵘岁月已过,艰苦斗争尤为风雷激荡波澜壮阔,过了馑年以后的中国更是艰苦卓绝,但是,中国人的豪情却令世人皆惊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面对内忧外患,民族英雄们做出了件又一件感天地而泣鬼神壮举,古往英雄煮酒笑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军万马战犹酣,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国人真的敢叫日月换新天,那时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到处是风调雨顺,那时的六亿神州尽舜尧,到处是国泰民安。真的是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几个人喝酒时怀念着他们的过去,张庆凡说,如果不是我,一个村子的人都饿死的。那年月,人虽然穷一些,但都能勒紧裤腰带活出个精气神,领袖的民族气节让咱们骄傲,老百姓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真是空前绝后呀。老路说,那时候没有什么偷盗抢劫,如果有一个小偷,他会成为过街老鼠的。现在,如果有谁喊一声逮小偷,众人却会给小偷让开一条道儿。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呢。王社回来时听着父亲和张庆凡还有老路谈论着逝去的岁月,听他们吟着伟人的诗词,他知道那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蕴涵于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美更是丰厚无比,令人心动神摇,激情洋溢。是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建设美好家园,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王社在那天一直陪着父亲和张庆凡还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