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阅读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牙痕记第252章(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征发、军队调动乃至军令政令传达,都离不开驿路和驿站。窝阔台大汗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正是在他的提议下,“为使诸王或合罕陛下的急使能够不断到达,以利于办理重要事务,在各地设立了驿站”。他要求诸王要分别派出负责官员,在各自的管辖范围之内,分开道路,分拨站户。窝阔台则进一步将这类军队部署在已经征服的各个地区,负责对各地的占领和镇戍。从此探马赤军成为镇戍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建立后,各种军队的驻防地区大体上与民族分布区域相一致。开基元德在蒙古政权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耶律楚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尤其是在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掌权之时,耶律楚材利用自己在蒙古汗廷的特殊地位,对蒙古最高统治者的政策施加影响,促使蒙古政权由游牧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对蒙古政权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耶律楚材认为,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要想治理好天下,必须重用儒生。成吉思汗在世时,虽然采取了一些重用道士、禁止杀掠的措施,但并没有重用儒者来治天下。只是在窝阔台责成耶律楚材负责征收赋税工作时,才给他提供了一个提拔重用儒生的机会。十路征收课税所的正副长官悉用士人,并且都是宽厚长者,极天下之选。当时共选用了20名天下著名的儒生,其参佐也全部任用熟悉封建制度的省部旧人。那是蒙古政权第一次大规模起用汉族知识分子做官,正是由于这些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才使耶律楚材征收赋税的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窝阔台才在中央正式设立了中书省,将更多的权力交给耶律楚材,从而出现了蒙古宗王、将领掌军权,大断事官掌司法权,中书省掌行政、财政大权的三权分立的局面。耶律楚材才由掌文书、管占卜的必阎赤变成了蒙古大汗名符其实的亲臣、重臣。军政分立,互相制约,削弱地方,中央集权,这是唐宋以来汉族封建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窝阔台上台的第二年,耶律楚材就向他提出了18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郡宜置长吏牧民,发万户总军,使势均力敌,以遏骄横。使军政与民政分开,由文臣牧民,万户总军,互相牵制。耶律楚材被任命为中书令之后,又一次重申了这一主张,建议窝阔台:凡州郡宜令长吏专理民事,万户总军政,凡所掌课税,权贵不得侵之。同时推举熟悉汉族封建传统的畏兀儿人镇海、女真人粘合重山均与之共事同握鞑柄,耶律楚材提出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县非奉上命,擅行科差者罪之。主张征收赋税应由中央统一规定,反对地方违反上命,擅行科差。同时还提出应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报,然后行刑。主张将刑法大权收归中央。律楚材的建议,无疑对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大作用。耶律楚材上奏说,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窝阔台同意了耶律楚材的主张说:可官其人。第二年,蒙古汗廷派出宣课使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

忽必烈也在怀想当初先人业绩的辉煌,见忽必烈呆立不语,姚枢与子聪和尚对视一眼,子聪和尚身披袈裟,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如此,一应祭奠之事,容臣等速做筹办。

忽必烈铺开一张宣纸,奋笔疾书一篇饱含母子之情的祭文祭圣母太后唆鲁和帖尼文继年月日,儿忽必烈谨以清酌遮羞之奠,祭于圣母皇太后唆鲁和帖尼之灵:嗟嗟母后,而至然耶,自古莫不然,吾又何嗟,人之生世,似梦一觉,其间利害,竞亦何校,当其梦时,有乐有悲,及其既觉,岂足追维。凡物人生,不愿为材,栖樽青黄,乃木之灾。子之中弃,天脱帚羁。玉珉琼琚,大放厥词,富贵无能,磨灭谁纪?母之自著,表表愈伟。不喜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问。母之文思,而不用世,乃令子孙,掌帝之制。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复,群飞剌天。嗟嗟母后,今也则亡。临终之音,一何琅琅,遍告诸嗣,以寄哀思,不鄙谓余,亦托以死。今凡亲情,观势厚薄,余岂可保,能承母托,非我知母,母实命我,犹有鬼神,宁敢遗堕,念母永归,无复来期,设祭灵前,矢心以辞。呜呼哀哉。

忽必烈叩祭壬子年八月癸丑日,在一块巨大的白绫上,用蒙古文墨书一奠字,祭坛中央供奉着唆鲁和帖尼的灵位,灵位两侧依次是香炉一、牛二、羊三、马、酒醴、红织金币及裹绢各三匹。兀良合台偕萨满巫觋,据地为坎,焚火烧饭,马肉马骨发出剥剥的爆裂声。蒙古巫觋口念祝语,以国语盛赞皇太后辉煌业绩以祭焉。

蒙古巫觋祝祈已毕,忽必烈率众将士跪拜灵前,口诵祭文,凄凄切切,情感长生。苍山为之泣噎,碧树为之落泪,气氛訇然。一个星期以后,忽必烈率他的幕僚赶回哈刺和林。万里晴空。万安宫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忽必烈双膝跪在藏青色的地毯上,脱掉帽子,将腰带搭在肩上,向蒙哥汗行九叩拜大礼。

蒙哥眼中布满了哀伤,情绪显得很低落。母后身体原本就虚弱,又偶感风寒,病势日沉,终致溘然长逝。许国祯说,母后是积劳成疾、心力衰竭而崩。母后何时出殡,望大汗训谕。忽必烈依然跪拜不起,一则为面见新君,二则是寄托对母亲的哀思。起来吧。蒙哥指指在忽必烈身边放好的一把扶手椅,你一路鞍马劳顿,且坐下谈话。忽必烈扼要地向蒙哥汗禀报了兵发六盘山诸事,特别提到他遣使邀请萨迦派新任教主八思巴为萨班舍利塔举行开光仪式一事,之后,八思巴便离开凉州,前往朵甘思。原来,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军事、政事之后,立即向驻扎在凉州管辖吐蕃地区的阔端王子发去令旨:有名萨迦喇嘛之殊胜尊者抵达凉州,应作我之上师。但由于法主萨迦班智达年老体弱,旅途患疾,未能奉命前往忽必烈的潜邸。阔端丝毫不敢懈怠,立即派长子蒙哥都带兵护送八思巴应命前往。

第九十四章

在金莲川的忽必烈非常重视和八思巴的关系,后来,八思巴大喇嘛在朝中的官职称作被称为大住持,忽必烈还通过八思巴的举荐,任命了总管西藏事务的官员为萨迦本钦。八思巴喜爱的弟子桑哥,因通晓藏、汉、蒙、回几种语言,开始由八思巴任其为译史。忽必烈看中桑哥的才华,将其从八思巴处召来,委以各种官职,他与八思巴潜邸会晤不久,教主萨迦班智达不幸病逝凉州,弥留之际遗嘱将法帽及衣钵传给八思巴,同时将自己在吐蕃地区的弟子也全部托付给他。这样,年轻的八思巴在萨班去世后即按萨迦派教规成为该教的新任合法教主。

无论阔端还是八思巴都不敢违背掌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忽必烈亲王之命,阔端便向忽必烈派出使者,告之,萨班大师幻灭归天,今由他的侄儿和忠实弟子八思巴承继衣钵。待处理完大师后事,八思巴将再次拜会亲王。法主萨班遗体火化,阔端派人护送其舍利子到位于城东南的幻化寺安葬,次日,蒙哥都便亲自陪同八思巴赶往忽必烈行宫会见这位蒙古亲王。

在金莲川,忽必烈对八思巴一见如故,欣喜之余,赐给凉州蒙古马军一百,留下八思巴结为施主与福田。

金莲川并未给八思巴留下美好的记忆。

八思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是藏族历史上继松赞干布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人物,同时他在元代历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倍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与推崇阔端信使送来急报,阔端大王去世。八思巴悲痛欲绝,恳乞西还凉州。他不得不返回离开旬日的萨迦北寺,因为他担心阔端的去世将导致一场事变,尤恐危及自己的同胞弟弟恰那多吉。此外,作为萨迦派惟一的传票接代者,他还必须回去筹备八月为萨班灵塔举行的开光仪式,并考虑自己受比丘戒之事。八思巴虽然顺理成章地成为萨迦派一代新教主,但因时局变化,加之自身资历尚浅,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前藏、后藏地区严峻的政治形势和增强自身实力这样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他要寻找坚实的政治靠山,另一方面他又必须确保自己及本教派的崇高地位。

面对风云突变的形势,八思巴镇定自若,夜以继日诵读参悟佛法大要,加强自身佛法修养,同时坐待政治时机。他的弟弟恰那多吉则悉心学习蒙古语文,以备未来之需。尽管法主萨迦班智达临终前曾嘱咐侄儿回故乡萨迦跟萨迦派萨班弟子伍由巴索南僧格大师受比丘戒,然则八思巴权衡的结果,选择了噶当派高僧涅塘巴札巴僧格担任了他受戒之堪布。佛教僧人一向将受比丘戒视为人生之一大幸事,通过受戒可确定师徒关系,而广请授戒上师则可弥补八思巴远离家乡造成的与吐蕃佛教各界各派高僧缺少接触的不足。两天之后,八思巴在萨班示寂致吐蕃地区高僧大德书中,重申了蒙哥汗对萨迦派领先地位的承认,并且积极遵照蒙哥汗之命,派遣格西多吉周和格西松巴周带人前往蕃地,协助蒙古在吐蕃的括户和安抚藏区人心等事宜。八思巴已离开了凉州,吐蕃地区的括户工作搞得很有起色。蒙哥汗说,如果顺利的话,他已抵达朵甘思。这是他离开凉州时送来的两封信函的副本。忽必烈双手呈上八思巴的信札。

蒙哥汗先拆开其中一封,仔细地研读起来。

八思巴致涅塘巴札巴僧格授比丘戒书。祈愿吉祥,向上师及矽殊菩萨顶礼。向与三世如来所有佛意无别之上尊者、智慧本性之法主虔诚顶礼。谨以诚敬之心奉书如下:具足福德智慧二部资粮,具七种殊胜功德而降生,依先进誓愿之力而身具三学圣德之上师,犹如以智慧之舟渡往海岛觅取善分别之宝物之舵手,以功德之宝为严饰而慑服诸学者众生而为众生所悦服之伟人、天畀人世之导师扎巴僧格尊者,释迦牟尼之沙弥僧持金刚洛追坚赞贝桑波八思巴弃却傲慢之心,虔诚祈祷:具有无边慈悲之法主,为利益此世间之外的有情众生,明显如来佛之无垢吉祥,结大法印,示无数神幻而入于寂灭。但彼遗言谓:汝等不论何事都将得到善果。现今皇帝安居于索申地方,汗王以当前事物铭记于心,下诏对僧人、方士等敬神者叶概免除兵差,使之安居乐业,并命萨迦派管理所有执事和众僧。为赍送此诏书,清查人口及迎请上师,已派遣格西多吉周和格西松巴周前来。法主在世时,经常去皇子阔端驾前,吾一时无福,故未能听授满足心愿之教法。所以曾经论向您学习经论,并请您任传授比丘戒之上师,法主亦表同意,并致书予您,吾亦尝致书蔡恭请,但您未能前来。如法主在世之时您能前来,他定会高兴。法主曾日:他若故世,有上师您在他就可以放心等。多方邀请您仍未前来,不知何故,颇令我失望。而今法主已故,又别无上师,帮仍寄望于您,愿向您学习戒律、般若、因明等诸多教法。法主临终时嘱吾日:你未受比丘戒,令我不安,其余并无挂念。当时,身边诸人俱言:请不要如是说,当作法事,祈愿长寿。法主答此事甚难。未准。吾问万一法主不在,当请谁为上师。法主答当今卫、藏、康三地尚无有如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